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集成化服务

泰安经营主体数量突破61万户

2024-07-05 作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赵栋栋 朱同川

  “留住青山,赢得未来”。目前泰安市经营主体数量突破61万户,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底气和韧性所在,也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座座“青山”。
  培育保护发展好经营主体,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水供氧”。近年来,泰安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为经营主体集成化服务的政策,激发了经营主体发展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实施“歇业一件事”改革
  近期,经营装修公司多年的泰安市民曹先生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经营主体服务窗口,咨询注销公司的业务。工作人员了解到曹先生经营公司已有10多年,因为暂时资金周转困难要将公司注销,他内心十分不舍。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向其介绍了“歇业一件事”相关政策,并为其办了歇业服务。
  “歇业一件事”改革,是给经营暂时困难的经营主体在“存续”状态和“注销”状态之间提供一个缓冲期,帮助经营主体以更低成本、更低能耗度过歇业阶段,为后期重新焕发生机提供一个机会。
  实施“歇业一件事”改革,是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经营主体“稳存量”上下功夫的一个缩影。同时,他们推进经营许可资质休眠延续省级试点,率先在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先行先试,最大限度保留企业原许可资质;全面落实电子印章与电子营业执照免费同步发放,推动电子印章在多领域多场景应用。这些硬核措施都成了稳住经营主体存量的“压舱石”。
自助服务10分钟领到营业执照
  “本想来咨询下办理流程,没想到直接在自助机上完成申请并领到了营业执照,真是太方便了。”净如新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安女士说。近日在泰安市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她通过“商事登记智能审批”2.0系统,不到10分钟就领到了营业执照。
  近年来,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围绕经营主体注册登记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目标,稳步推进集成改革,加快数智赋能,推动服务升级。深化企业服务“1545”模式,全面推行经营主体登记智能审批,通过“线上提交—智能审批—证照自助打印”,实现个体工商户、自然人独资有限公司“7×24小时”全程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
  “高效办成一件事”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对“四新”经济提供包容审慎登记许可服务;推广“宅营合一”登记模式,试点推行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多个生产经营地址“一证多址”改革。出台落实工作规范,发挥登记指导职能,助力政策红利落地。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质量,推动经营主体队伍壮大。
200余家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
  截至2024年5月底,泰安市实有企业(含农民专业合作社)18.37万户,占经营主体总数的30.05%;个体工商户42.77万户,占比69.95%。从经营主体的分布情况来看,个体工商户占比较大,促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优化经营主体结构是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
  为持续做好“个转企”工作,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实施个转企改革,制定“个转企”工作规范,建立与税务等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重塑办理模式。对具有升级意愿、具备升级条件的个体工商户,通过直接变更转型为企业,无需先注销原个体工商户,转企后继续沿用原字号、原成立日期、原经营地址,并可自主调整、扩大经营范围。
  同时,强化注册登记、许可审批、公章刻制等多方面服务,精准助推“个转企”工作。截至目前,已助力200余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赵栋栋 朱同川

  “留住青山,赢得未来”。目前泰安市经营主体数量突破61万户,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底气和韧性所在,也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座座“青山”。
  培育保护发展好经营主体,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水供氧”。近年来,泰安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为经营主体集成化服务的政策,激发了经营主体发展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实施“歇业一件事”改革
  近期,经营装修公司多年的泰安市民曹先生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经营主体服务窗口,咨询注销公司的业务。工作人员了解到曹先生经营公司已有10多年,因为暂时资金周转困难要将公司注销,他内心十分不舍。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向其介绍了“歇业一件事”相关政策,并为其办了歇业服务。
  “歇业一件事”改革,是给经营暂时困难的经营主体在“存续”状态和“注销”状态之间提供一个缓冲期,帮助经营主体以更低成本、更低能耗度过歇业阶段,为后期重新焕发生机提供一个机会。
  实施“歇业一件事”改革,是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经营主体“稳存量”上下功夫的一个缩影。同时,他们推进经营许可资质休眠延续省级试点,率先在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先行先试,最大限度保留企业原许可资质;全面落实电子印章与电子营业执照免费同步发放,推动电子印章在多领域多场景应用。这些硬核措施都成了稳住经营主体存量的“压舱石”。
自助服务10分钟领到营业执照
  “本想来咨询下办理流程,没想到直接在自助机上完成申请并领到了营业执照,真是太方便了。”净如新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安女士说。近日在泰安市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她通过“商事登记智能审批”2.0系统,不到10分钟就领到了营业执照。
  近年来,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围绕经营主体注册登记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目标,稳步推进集成改革,加快数智赋能,推动服务升级。深化企业服务“1545”模式,全面推行经营主体登记智能审批,通过“线上提交—智能审批—证照自助打印”,实现个体工商户、自然人独资有限公司“7×24小时”全程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
  “高效办成一件事”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对“四新”经济提供包容审慎登记许可服务;推广“宅营合一”登记模式,试点推行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多个生产经营地址“一证多址”改革。出台落实工作规范,发挥登记指导职能,助力政策红利落地。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质量,推动经营主体队伍壮大。
200余家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
  截至2024年5月底,泰安市实有企业(含农民专业合作社)18.37万户,占经营主体总数的30.05%;个体工商户42.77万户,占比69.95%。从经营主体的分布情况来看,个体工商户占比较大,促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优化经营主体结构是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
  为持续做好“个转企”工作,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实施个转企改革,制定“个转企”工作规范,建立与税务等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重塑办理模式。对具有升级意愿、具备升级条件的个体工商户,通过直接变更转型为企业,无需先注销原个体工商户,转企后继续沿用原字号、原成立日期、原经营地址,并可自主调整、扩大经营范围。
  同时,强化注册登记、许可审批、公章刻制等多方面服务,精准助推“个转企”工作。截至目前,已助力200余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