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连续20年开展“鲜花送文明”活动,凡人善举大批涌现——

“这束鲜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的世界”

2024-07-02 作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宋明志

  夏日的肥城,绿树繁茂,满城新景,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美丽画卷愈发明朗多彩。近期,肥城精心组织开展的“鲜花送文明”活动,迎来20周年。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文明新风吹遍桃都大地每个角落。
畅通渠道“发现美”
  20年前,肥城市文明办接到市教体局来电,推荐一名自强不息的学生典型蔡振国。他在不满三岁时被大火烧成重度残疾,满是伤疤的面部出现变形,但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事迹感人至深。
  当地核实后为其送上鲜花,并开展连续宣传报道,蔡振国和母亲笑对人生、同命运抗争的事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习的典型。“这束鲜花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的世界,温暖着我的心灵,把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也是我现在正在做的事。”蔡振国说。
  为畅通反映典型的渠道,肥城市文明办建立“组织推荐+社会推荐+网络推荐+媒体推荐+自我推荐”推荐网络,通过上下联动、各方协作,使推荐活动深入到镇、村(社区)和企业,让百姓身边随时随地发生的好人好事,都能迅速汇集。
广泛宣传“弘扬爱”
  边院镇徐庙村农民王德山的两个儿子通过外出务工走上了富裕路,他们父子主动出资2.6万元硬化了村中心大街,当地为他们送去鲜花后,影响带动了同村的张昌海父子捐款6万余元为村里修缮了危桥。
  凡人善举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这得益于肥城市对于做好事的人,除了送鲜花外,还广为宣传,放大亮点,扩大影响,激发更多的人向善而行。
  通过放大一个个“鲜花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参与“鲜花送文明”活动中。20年来,肥城市组织了道德模范颁奖典礼、身边好人发布仪式、身边榜样故事会、争做文明之星签字仪式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平民英雄”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典型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传播文明“践行善”
  “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更何况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心人在帮助自己。”安临站镇刘家村村民王华说。7岁那年,她的父母不幸相继去世,奶奶已经75岁,弟弟才1岁多。王华自强不息、笑对苦难,通过外出打工、开面食加工店,用柔弱的肩膀担起家庭的重担。
  王华的事迹被“鲜花送文明”活动报道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2009年,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她的弟弟被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王华也受到好心人资助,到泰安一家影视公司上班,开始了系统的主持、影视专业学习,并最终创办了自己的口才培训学校。
  为进一步放大文明资源,肥城市每年选取部分典型进行走访慰问,为模范典型免费体检,组织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困难模范典型,并邀请模范典型到景点免费旅游。
  山东好人、肥城市爱心公益协会会长宋慧东,到今年已走过25个春秋的公益之路,她发起爱心拉面、爱心书屋、爱心助农等系列品牌项目,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乡村环卫工人送去关爱和希望。
  20年来,“鲜花送文明”活动收集各类好人好事线索2万多条,选树文明之星1150名。推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山东省道德模范6人;中国好人14人、山东好人68人。该活动被中宣部列为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典型,获评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案例、山东省服务名牌等。
  “‘鲜花送文明’活动通过不断创新和传承,已经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文明实践平台。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极大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新活力。”肥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孙甲勇说。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宋明志

  夏日的肥城,绿树繁茂,满城新景,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美丽画卷愈发明朗多彩。近期,肥城精心组织开展的“鲜花送文明”活动,迎来20周年。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文明新风吹遍桃都大地每个角落。
畅通渠道“发现美”
  20年前,肥城市文明办接到市教体局来电,推荐一名自强不息的学生典型蔡振国。他在不满三岁时被大火烧成重度残疾,满是伤疤的面部出现变形,但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事迹感人至深。
  当地核实后为其送上鲜花,并开展连续宣传报道,蔡振国和母亲笑对人生、同命运抗争的事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习的典型。“这束鲜花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的世界,温暖着我的心灵,把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也是我现在正在做的事。”蔡振国说。
  为畅通反映典型的渠道,肥城市文明办建立“组织推荐+社会推荐+网络推荐+媒体推荐+自我推荐”推荐网络,通过上下联动、各方协作,使推荐活动深入到镇、村(社区)和企业,让百姓身边随时随地发生的好人好事,都能迅速汇集。
广泛宣传“弘扬爱”
  边院镇徐庙村农民王德山的两个儿子通过外出务工走上了富裕路,他们父子主动出资2.6万元硬化了村中心大街,当地为他们送去鲜花后,影响带动了同村的张昌海父子捐款6万余元为村里修缮了危桥。
  凡人善举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这得益于肥城市对于做好事的人,除了送鲜花外,还广为宣传,放大亮点,扩大影响,激发更多的人向善而行。
  通过放大一个个“鲜花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参与“鲜花送文明”活动中。20年来,肥城市组织了道德模范颁奖典礼、身边好人发布仪式、身边榜样故事会、争做文明之星签字仪式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平民英雄”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典型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传播文明“践行善”
  “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更何况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心人在帮助自己。”安临站镇刘家村村民王华说。7岁那年,她的父母不幸相继去世,奶奶已经75岁,弟弟才1岁多。王华自强不息、笑对苦难,通过外出打工、开面食加工店,用柔弱的肩膀担起家庭的重担。
  王华的事迹被“鲜花送文明”活动报道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2009年,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她的弟弟被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王华也受到好心人资助,到泰安一家影视公司上班,开始了系统的主持、影视专业学习,并最终创办了自己的口才培训学校。
  为进一步放大文明资源,肥城市每年选取部分典型进行走访慰问,为模范典型免费体检,组织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困难模范典型,并邀请模范典型到景点免费旅游。
  山东好人、肥城市爱心公益协会会长宋慧东,到今年已走过25个春秋的公益之路,她发起爱心拉面、爱心书屋、爱心助农等系列品牌项目,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乡村环卫工人送去关爱和希望。
  20年来,“鲜花送文明”活动收集各类好人好事线索2万多条,选树文明之星1150名。推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山东省道德模范6人;中国好人14人、山东好人68人。该活动被中宣部列为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典型,获评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案例、山东省服务名牌等。
  “‘鲜花送文明’活动通过不断创新和传承,已经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文明实践平台。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极大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新活力。”肥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孙甲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