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双向协作
菏泽携手商丘,当好豫鲁协同发展典范
2024-06-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陈新振
6月12日,菏泽市委书记张伦,率菏泽市考察团到河南商丘市,围绕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协作发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考察交流。考察团先后考察了河南福田智蓝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商丘力量钻石科技中心有限公司,走进生产车间,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听取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当地拓展新空间、培育新动能的经验做法。
去年8月,河南省政府、山东省政府签署了《关于加强交通互联互通 服务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协议》,开启了两省“抱团”发展的新篇章。
“商丘与菏泽地相接、人相亲、文相通,历史渊源深厚、交流交往密切。近年来,商丘聚力打造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各方面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很多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希望两市以此为契机,不断拓展双向协作、全域协作、战略协作,携手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交通互联、产业共建、社会治理,当好豫鲁协同发展新典范。”菏泽市委书记张伦说。
创新,是两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注点和突破点。
在商丘,走进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不同规格的铝箔卷整齐排列着,银光闪闪非常夺目。
“一片铝箔的厚度可以做到0.0045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十五分之一,这是目前全球可轧制最薄铝箔,也是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最有竞争力的铝箔单品。”该公司有关负责人毛昀锋说,企业从10年前年产2.5万吨的上海铝箔厂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高科技现代化绿色铝箔公司。
该公司将铝基新材料作为转型发力重要方向,在新型合金材料、超薄双零铝箔、高端储能电池箔等领域持续发力,走在行业前列。其中年产5.5万吨双零铝箔项目全部采用世界顶级设备,产品质量达到一流水平;年产6万吨的高端铝箔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从传统制造业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高端双零铝箔和电池箔生产企业,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坚持科技赋能,走出了一条低碳、智能、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攻破核心技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商丘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发动机”计划和换道领跑战略,高位嫁接传统产业,抢滩占先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到2025年,初步建成以“能级高、结构优、创新强、融合深、韧性好”为鲜明标识的先进制造业强市。
在菏泽,企业也以创新打开了一片蓝海。
“我们目前在超薄导电布、PVD贵金属镀膜材料等领域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司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山东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庆熙说,公司围绕自己的核心技术,联合国内优秀团队向上延链,孵化的PVD设备制造项目成立一年就接到1.3亿元订单。
天厚新材料在步入高端电子屏蔽材料行业的时候,恰逢国产电子产品刚刚起步。当时,天厚导电布仅能做到50微米,行业内也始终无法突破30微米的难关。通过持续创新,天厚新材料自主研发的20微米超薄导电布一举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并将价格直接砍到了同类进口材料的一半左右,迅速占据了30%的国内市场份额。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商丘和菏泽作为淮海经济区的重要成员城市,双方在经济发展上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商丘市委书记李湘豫说:“近年来,菏泽市抢抓政策机遇,持续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231’特色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菏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商丘和菏泽‘一衣带水’,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巨大。希望两市进一步深化交流,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协作质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携手发展。”
商丘和菏泽两地携手,向“新”而行,不断拓展双向协作、全域协作、战略协作,进一步推进互联互通、交融发展,必将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当好豫鲁协同发展新典范。
本报通讯员 陈新振
6月12日,菏泽市委书记张伦,率菏泽市考察团到河南商丘市,围绕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协作发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考察交流。考察团先后考察了河南福田智蓝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商丘力量钻石科技中心有限公司,走进生产车间,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听取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当地拓展新空间、培育新动能的经验做法。
去年8月,河南省政府、山东省政府签署了《关于加强交通互联互通 服务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协议》,开启了两省“抱团”发展的新篇章。
“商丘与菏泽地相接、人相亲、文相通,历史渊源深厚、交流交往密切。近年来,商丘聚力打造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各方面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很多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希望两市以此为契机,不断拓展双向协作、全域协作、战略协作,携手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交通互联、产业共建、社会治理,当好豫鲁协同发展新典范。”菏泽市委书记张伦说。
创新,是两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注点和突破点。
在商丘,走进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不同规格的铝箔卷整齐排列着,银光闪闪非常夺目。
“一片铝箔的厚度可以做到0.0045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十五分之一,这是目前全球可轧制最薄铝箔,也是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最有竞争力的铝箔单品。”该公司有关负责人毛昀锋说,企业从10年前年产2.5万吨的上海铝箔厂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高科技现代化绿色铝箔公司。
该公司将铝基新材料作为转型发力重要方向,在新型合金材料、超薄双零铝箔、高端储能电池箔等领域持续发力,走在行业前列。其中年产5.5万吨双零铝箔项目全部采用世界顶级设备,产品质量达到一流水平;年产6万吨的高端铝箔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从传统制造业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高端双零铝箔和电池箔生产企业,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坚持科技赋能,走出了一条低碳、智能、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攻破核心技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商丘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发动机”计划和换道领跑战略,高位嫁接传统产业,抢滩占先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到2025年,初步建成以“能级高、结构优、创新强、融合深、韧性好”为鲜明标识的先进制造业强市。
在菏泽,企业也以创新打开了一片蓝海。
“我们目前在超薄导电布、PVD贵金属镀膜材料等领域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司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山东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庆熙说,公司围绕自己的核心技术,联合国内优秀团队向上延链,孵化的PVD设备制造项目成立一年就接到1.3亿元订单。
天厚新材料在步入高端电子屏蔽材料行业的时候,恰逢国产电子产品刚刚起步。当时,天厚导电布仅能做到50微米,行业内也始终无法突破30微米的难关。通过持续创新,天厚新材料自主研发的20微米超薄导电布一举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并将价格直接砍到了同类进口材料的一半左右,迅速占据了30%的国内市场份额。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商丘和菏泽作为淮海经济区的重要成员城市,双方在经济发展上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商丘市委书记李湘豫说:“近年来,菏泽市抢抓政策机遇,持续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231’特色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菏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商丘和菏泽‘一衣带水’,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巨大。希望两市进一步深化交流,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协作质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携手发展。”
商丘和菏泽两地携手,向“新”而行,不断拓展双向协作、全域协作、战略协作,进一步推进互联互通、交融发展,必将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当好豫鲁协同发展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