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余亩废弃矿区修复整治迎小麦丰收
2024-06-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邢金钰
本报通讯员 潘丹丹
近日,烟台市福山区小杨家村的麦子迎来丰收。这片1200余亩的土地,在2022年以前,还是一处坑洞遍布、满目疮痍的废弃砂石矿,经过治理后,重现福山八大景观之一——“芝阳麦浪”。本次收割共使用5台大型专业收割机、10余辆粮食装载车,于当日完成全部收割工作,累计收割约650亩,收获小麦约50万斤。
作为烟台市首个成功案例,小杨家村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为烟台矿区修复整治、恢复耕地提供了转型思路。
站在田间望去,麦田呈梯状层叠起伏。“身旁的良田,在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之前,都是沟壑纵横、岩石裸露的原石矿坑。”福山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付继强表示,这里原来是废弃露天采石矿山,用于开采建筑用砂岩,矿山已于2016年关闭。但因开采造成约1200亩的损坏地貌,一直如一块“伤疤”烙印于此。
2022年1月,福山区创新性探索“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模式,引进香山红叶集团有限公司,投资9000多万元,对1200亩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
原来千疮百孔的矿山,进行了数次“整容手术”,实施削坡消险、缓坡续坡、修建排水系统、砌筑防护墙等治理工程,消除了废弃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并重塑了地形。修复工程采用废料回填和挖高填低的方式,平整恢复废弃矿坑地形地貌,达到了连片成方、起伏流畅的自然效果。
“你得有资金投入,还得让企业算上账、乐意出资做这个项目。福山利用国家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经第三方整理土地后,变成良田,政府通过指标收益平衡工程投入。”付继强介绍,政府负责项目方案组织实施、投资审核与监管;企业负责项目投融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以及修复后土地的开发利用,形成权责清晰、收益共享的政企合作格局。
“去年年底,顺利通过全国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报备入库,入库耕地占补平衡指标553亩。”香山红叶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阳介绍,目前恢复的耕地上,已种植冬小麦680亩,按照今年市场价格每公斤2.4元计算,预计收入60余万元。此外,按照“绿色农业为基底、科技农业为发展、休闲农业为流量”的经营理念,聘请第三方专业运营公司,签订了10年期流转养护协议,可为老百姓直接创收600余万元。
“以往这一带遇到刮风天气,就会尘土飞扬,今年俺村老百姓也能开窗通风了。”这是项目实施给福新街道小杨家村村民带来的最直观感受。据悉,矿坑二期修复项目正在进行中,福山区因地制宜、全力规划打造“丘陵花海+滨水休憩”农旅休闲形式,预计二期建成后,将呈现水韵花海,绘就乡村文旅新画卷。
本报通讯员 潘丹丹
近日,烟台市福山区小杨家村的麦子迎来丰收。这片1200余亩的土地,在2022年以前,还是一处坑洞遍布、满目疮痍的废弃砂石矿,经过治理后,重现福山八大景观之一——“芝阳麦浪”。本次收割共使用5台大型专业收割机、10余辆粮食装载车,于当日完成全部收割工作,累计收割约650亩,收获小麦约50万斤。
作为烟台市首个成功案例,小杨家村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为烟台矿区修复整治、恢复耕地提供了转型思路。
站在田间望去,麦田呈梯状层叠起伏。“身旁的良田,在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之前,都是沟壑纵横、岩石裸露的原石矿坑。”福山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付继强表示,这里原来是废弃露天采石矿山,用于开采建筑用砂岩,矿山已于2016年关闭。但因开采造成约1200亩的损坏地貌,一直如一块“伤疤”烙印于此。
2022年1月,福山区创新性探索“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模式,引进香山红叶集团有限公司,投资9000多万元,对1200亩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
原来千疮百孔的矿山,进行了数次“整容手术”,实施削坡消险、缓坡续坡、修建排水系统、砌筑防护墙等治理工程,消除了废弃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并重塑了地形。修复工程采用废料回填和挖高填低的方式,平整恢复废弃矿坑地形地貌,达到了连片成方、起伏流畅的自然效果。
“你得有资金投入,还得让企业算上账、乐意出资做这个项目。福山利用国家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经第三方整理土地后,变成良田,政府通过指标收益平衡工程投入。”付继强介绍,政府负责项目方案组织实施、投资审核与监管;企业负责项目投融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以及修复后土地的开发利用,形成权责清晰、收益共享的政企合作格局。
“去年年底,顺利通过全国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报备入库,入库耕地占补平衡指标553亩。”香山红叶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阳介绍,目前恢复的耕地上,已种植冬小麦680亩,按照今年市场价格每公斤2.4元计算,预计收入60余万元。此外,按照“绿色农业为基底、科技农业为发展、休闲农业为流量”的经营理念,聘请第三方专业运营公司,签订了10年期流转养护协议,可为老百姓直接创收600余万元。
“以往这一带遇到刮风天气,就会尘土飞扬,今年俺村老百姓也能开窗通风了。”这是项目实施给福新街道小杨家村村民带来的最直观感受。据悉,矿坑二期修复项目正在进行中,福山区因地制宜、全力规划打造“丘陵花海+滨水休憩”农旅休闲形式,预计二期建成后,将呈现水韵花海,绘就乡村文旅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