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

警惕五类高考招生“陷阱”

2024-06-11 作者: 王原 杨帆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王原 杨帆 实习生 李荧 报道
  本报济南6月10日讯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谨防以下高考诈骗套路:
  进入内部系统更改高考分数。自称收取费用后可通过“特殊途径”更改高考分数的信息纯属骗局。考生成绩在发布前已作了多份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发布网站也设立了严密的防入侵系统,以确保考试数据绝对安全。
  提前查询高考分数。通过微信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链接中要求填写身份证、准考证等信息,并交纳查询费用,进而诈骗钱财、窃取个人信息。
  “内部数据”分析志愿。诈骗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收取高额费用,为考生提供“精准”指导。教育部官方网站表示,目前没有与任何招考机构、高校、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合作。
  掌握高校招生“内部指标”。诈骗分子谎称有特殊关系,可获得高校“内部指标”;谎称某高校名额没招满,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引诱花钱“打点”。正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需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都是诈骗。
  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分子通过伪造虚假高考志愿填报平台,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等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获利。考生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记者 王原 杨帆 实习生 李荧 报道
  本报济南6月10日讯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谨防以下高考诈骗套路:
  进入内部系统更改高考分数。自称收取费用后可通过“特殊途径”更改高考分数的信息纯属骗局。考生成绩在发布前已作了多份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发布网站也设立了严密的防入侵系统,以确保考试数据绝对安全。
  提前查询高考分数。通过微信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链接中要求填写身份证、准考证等信息,并交纳查询费用,进而诈骗钱财、窃取个人信息。
  “内部数据”分析志愿。诈骗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收取高额费用,为考生提供“精准”指导。教育部官方网站表示,目前没有与任何招考机构、高校、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合作。
  掌握高校招生“内部指标”。诈骗分子谎称有特殊关系,可获得高校“内部指标”;谎称某高校名额没招满,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引诱花钱“打点”。正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需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都是诈骗。
  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分子通过伪造虚假高考志愿填报平台,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等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获利。考生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