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奋力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先锋、北方样板、山东龙头”——

工业立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024-05-31 作者: 董卿 从春龙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从春龙 报道   国家管网龙口南山LNG项目现场。
  ◆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国家管网LNG、中石化LNG等一批引领未来的“战略级”项目建设高歌猛进;高端铝材产业批量向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商供应铝材料部件;华为大数据产业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东海生命科学产业园等新兴产业园区全面起势……作为山东县域经济的龙头,龙口市以实体经济为主体,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加速成势,进一步锻造经济行稳致远的新优势,奋力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先锋、北方样板、山东龙头”。
  □ 本报记者 董卿 从春龙
   本报通讯员 卢晓

项目为王挺起产业“脊梁”
  近日,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一期)岛外罐区项目顺利投用。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7万平方米,承担着原料储存及成品油陆运装车的重任,建设内容包括20台原油储罐、12台成品油罐及相关配套设施。
  岛外罐区项目的率先建成投产,为世界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的建设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加速山东高端石化产业蝶变升级,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石化、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业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国家管网龙口南山LNG项目建设现场,正争分夺秒赶工期,6座巨大储罐拔地而起,成为龙口市加快建设清洁能源产业链的生动缩影。该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将通过配套外输管道与区域内主干管网有机联通,形成进口LNG与陆上天然气资源协调互补的供气格局,每年可为环渤海地区供气超70亿立方米,有效提高区域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多年来,龙口市依托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1.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8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县第八位、山东省首位,连续五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龙口县域经济的腾飞靠的是制造业,也要靠先进制造业走向未来。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成为龙口进一步夯实发展根基的重要发力点。
  龙口市统筹用好“岛、园、气、港”四大招商载体,先后出台发展“四新”经济、强化招商引资等“含金量”十足的招引政策,推动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华为“一体一园”、国家管网LNG等一大批千亿、百亿级重大项目相继落户。目前,全市重点项目达到203个,总投资4460多亿元。其中,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2024年将全面投产,届时年可实现产值超过1100亿元、销售收入超过1200亿元、利税达到280多亿元。
优势产业向“新”向“绿”
  南山航空材料产业园高品质再生铝轻量化铝板带项目现场,多条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废弃的易拉罐、回收铝罐以及铝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边角料,经过破碎、磁选、涡旋、脱漆、熔炼等工艺流程处理后,熔炼出高品质铝水。
  “项目采用先进的废铝保级再生熔炼工艺实现废料循环再利用,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固体废料、废液和废渣的排放,具有节能减排优势。”南山铝业板带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孟双表示,项目以10万吨再生铝替代原有的电解铝工艺,年可节约34万吨标准煤,减少约90万吨的碳排放。
  高品质再生铝轻量化铝板带项目由南山铝业投资建设。为响应龙口市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南山铝业通过设备更新、分类处置,实现废铝保级还原利用。
  在南山智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新材料项目生产车间,聚乙烯材料经过多道工序变身为一种具有超强、超轻、高模、高抗等众多优异性能的纤维。
  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继碳纤维、芳纶纤维之后出现的新一代高性能纤维,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人体与装备防护、高性能绳网、海洋工程与渔业开发等众多先进材料领域。
  从羊毛精纺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南山智尚“双链驱动”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以“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为突破口,在加快传统业务板块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同时,重点发展新型化纤材料领域,着力打造“羊毛面料服装与新材料双产业链互动”的发展格局,逐步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铝业、纺织业都是龙口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龙口市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创造“绿色驱动”引擎:高标准建设龙口高端低碳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加速推进国家管网LNG、中石化LNG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发展,龙口经济开发区成功获评国家绿色工业园区,隆基机械、中集来福士等企业先后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龙口铝产业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2023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目前,龙口的工业体系涵盖29个大类,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海工装备等4条“百亿级”产业链,高端铝材料产业链突破“千亿级”规模。全市重点产业链链上企业数量达到471家,总产值超2000亿元。
新兴产业“拔节生长”
  招引齐鲁卫星、熙正数智科技等80余家企业、1000多名员工进驻,同时超百家企业正在排队进驻,数字经济集聚效应已然形成……华为大数据产业园的落地,为龙口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龙口市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存在产业结构过“重”的问题。为推动龙口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2019年开始,龙口市政府与华为公司开展战略合作,依托华为公司强大的研发、技术和生态能力,规划建设华为龙口城市智能体和大数据产业园(简称“一体一园”)。
  项目的落地,推动了大数据、物联网、能源供应链、跨境电商等相关产业的落地,也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积极赋能,成为龙口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招。在由国家信息中心举办的“2023中国智慧城市评选颁奖典礼”上,龙口荣获“2023中国领军智慧县级城市”荣誉。
  与数字信息产业一样,生物医药产业也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新产业。新筹建的龙口东海生命科学产业园项目是该现代医药产业的标志性工程。产业园重点发展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等科技前沿板块,着力构建从研发中试到规模制造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实现“从0到1”的突破。
  目前,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1亿元,建设进度达到60%,园内规划道路全线贯通,总投资2.3亿元,配套园区产业的生物科学检验检测中心已建成投用;总投资50亿元的派诺生物、爱士津生物项目(一期投资10.5亿元)已完成投资3亿元,建成后年产疫苗约2.1亿剂。目前,一大批生物医药项目正在加快落地,力争到2028年,园区产值突破300亿元,打造龙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生产方式。龙口市积极推进龙口科学技术创新中心、赛迪科创成果转化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烟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高校院所、知名孵化器和科技领军企业合作,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全域推进“助才成龙”计划,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加快龙口国际科创人才港、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年内,争取新引育各类人才6000人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600人以上,为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国家管网LNG、中石化LNG等一批引领未来的“战略级”项目建设高歌猛进;高端铝材产业批量向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商供应铝材料部件;华为大数据产业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东海生命科学产业园等新兴产业园区全面起势……作为山东县域经济的龙头,龙口市以实体经济为主体,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加速成势,进一步锻造经济行稳致远的新优势,奋力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先锋、北方样板、山东龙头”。
  □ 本报记者 董卿 从春龙
   本报通讯员 卢晓

项目为王挺起产业“脊梁”
  近日,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一期)岛外罐区项目顺利投用。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7万平方米,承担着原料储存及成品油陆运装车的重任,建设内容包括20台原油储罐、12台成品油罐及相关配套设施。
  岛外罐区项目的率先建成投产,为世界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的建设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加速山东高端石化产业蝶变升级,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石化、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业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国家管网龙口南山LNG项目建设现场,正争分夺秒赶工期,6座巨大储罐拔地而起,成为龙口市加快建设清洁能源产业链的生动缩影。该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将通过配套外输管道与区域内主干管网有机联通,形成进口LNG与陆上天然气资源协调互补的供气格局,每年可为环渤海地区供气超70亿立方米,有效提高区域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多年来,龙口市依托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1.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8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县第八位、山东省首位,连续五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龙口县域经济的腾飞靠的是制造业,也要靠先进制造业走向未来。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成为龙口进一步夯实发展根基的重要发力点。
  龙口市统筹用好“岛、园、气、港”四大招商载体,先后出台发展“四新”经济、强化招商引资等“含金量”十足的招引政策,推动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华为“一体一园”、国家管网LNG等一大批千亿、百亿级重大项目相继落户。目前,全市重点项目达到203个,总投资4460多亿元。其中,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2024年将全面投产,届时年可实现产值超过1100亿元、销售收入超过1200亿元、利税达到280多亿元。
优势产业向“新”向“绿”
  南山航空材料产业园高品质再生铝轻量化铝板带项目现场,多条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废弃的易拉罐、回收铝罐以及铝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边角料,经过破碎、磁选、涡旋、脱漆、熔炼等工艺流程处理后,熔炼出高品质铝水。
  “项目采用先进的废铝保级再生熔炼工艺实现废料循环再利用,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固体废料、废液和废渣的排放,具有节能减排优势。”南山铝业板带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孟双表示,项目以10万吨再生铝替代原有的电解铝工艺,年可节约34万吨标准煤,减少约90万吨的碳排放。
  高品质再生铝轻量化铝板带项目由南山铝业投资建设。为响应龙口市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南山铝业通过设备更新、分类处置,实现废铝保级还原利用。
  在南山智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新材料项目生产车间,聚乙烯材料经过多道工序变身为一种具有超强、超轻、高模、高抗等众多优异性能的纤维。
  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继碳纤维、芳纶纤维之后出现的新一代高性能纤维,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人体与装备防护、高性能绳网、海洋工程与渔业开发等众多先进材料领域。
  从羊毛精纺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南山智尚“双链驱动”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以“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为突破口,在加快传统业务板块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同时,重点发展新型化纤材料领域,着力打造“羊毛面料服装与新材料双产业链互动”的发展格局,逐步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铝业、纺织业都是龙口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龙口市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创造“绿色驱动”引擎:高标准建设龙口高端低碳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加速推进国家管网LNG、中石化LNG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发展,龙口经济开发区成功获评国家绿色工业园区,隆基机械、中集来福士等企业先后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龙口铝产业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2023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目前,龙口的工业体系涵盖29个大类,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海工装备等4条“百亿级”产业链,高端铝材料产业链突破“千亿级”规模。全市重点产业链链上企业数量达到471家,总产值超2000亿元。
新兴产业“拔节生长”
  招引齐鲁卫星、熙正数智科技等80余家企业、1000多名员工进驻,同时超百家企业正在排队进驻,数字经济集聚效应已然形成……华为大数据产业园的落地,为龙口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龙口市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存在产业结构过“重”的问题。为推动龙口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2019年开始,龙口市政府与华为公司开展战略合作,依托华为公司强大的研发、技术和生态能力,规划建设华为龙口城市智能体和大数据产业园(简称“一体一园”)。
  项目的落地,推动了大数据、物联网、能源供应链、跨境电商等相关产业的落地,也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积极赋能,成为龙口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招。在由国家信息中心举办的“2023中国智慧城市评选颁奖典礼”上,龙口荣获“2023中国领军智慧县级城市”荣誉。
  与数字信息产业一样,生物医药产业也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新产业。新筹建的龙口东海生命科学产业园项目是该现代医药产业的标志性工程。产业园重点发展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等科技前沿板块,着力构建从研发中试到规模制造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实现“从0到1”的突破。
  目前,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1亿元,建设进度达到60%,园内规划道路全线贯通,总投资2.3亿元,配套园区产业的生物科学检验检测中心已建成投用;总投资50亿元的派诺生物、爱士津生物项目(一期投资10.5亿元)已完成投资3亿元,建成后年产疫苗约2.1亿剂。目前,一大批生物医药项目正在加快落地,力争到2028年,园区产值突破300亿元,打造龙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生产方式。龙口市积极推进龙口科学技术创新中心、赛迪科创成果转化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烟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高校院所、知名孵化器和科技领军企业合作,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全域推进“助才成龙”计划,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加快龙口国际科创人才港、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年内,争取新引育各类人才6000人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600人以上,为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