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产业为基村企联动多方共赢
广饶:村企联建铺就共富之路
2024-05-3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明
本报通讯员 谭芳
“车辆已就位,开始吊装设备。”近日,在广饶县大王镇东张庄村的兴晟强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维修车间内,董事长张百强忙着指挥工人起吊两台“翻新”密炼机,准备发往原轮胎企业进行再利用生产。
张百强是东张庄村党支部书记,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在今年3月份竟然当上了“CEO”。“东张庄村不算小村,人口有1000余人,但村集体收入却不足20万元。”张百强说,村两委一直在寻找发展致富的路子,但是长期以来收效不大。今年,广饶县成为东营市整县域共富乡村建设试点,探索推进各具特色的共富公司、共富工坊等共富联合体建设,东张庄村也迎来了发展契机。
“东张庄村有自己的优势,村内有闲置的厂房、设备,有劳动力,附近轮胎企业也很多,设备维修的市场需求比较大。”大王镇延集社区党委书记徐俊强说,东张庄村联合附近两家轮胎企业,共同成立了“强村公司”——兴晟强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为周边轮胎企业提供通用设备及电气设备维修等业务,张百强被任命为董事长,具体负责公司运营。不仅村集体可获得共富企业的收益分红,参股企业也能拓展新的业务板块,实现共赢。
成立公司容易,接下来该怎么干?身兼数职的张百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日子也变得更加忙碌了。“其中一家出资企业虽然规模不大,却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设备再制造能力的企业。特别是像密炼机的再制造工艺,非常专业、精细,但由于前期专注技术研究、市场开发不足,导致维修设备、厂房等资源利用率较低。”张百强说,因此,开拓业务是第一件“大事”。
张百强带头,先从村庄邻近的轮胎企业“下手”,既打“服务牌”,又打“专业牌”,很快就迎来了首单业务。“原来像密炼机这些设备维修都需要返回厂家,花费的时间长、成本高,现在,在兴晟公司就能够完成高精度的再制造工艺,不仅缩短了60%的维修周期,而且通过再制造升级后的设备,具有近乎新设备同等的性能和标准,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的投入成本。”得到实惠的山东三泰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子江说。
目前,兴晟强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已与中一橡胶、三泰橡胶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针对这些客户,我们准备引进更多智能化设备,招引返乡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公司业务精细化管理、专业化运营,预计年收入可达500万元。”张百强介绍。手里有钱了,村“两委”谋发展的底气更足了。村集体收益将用于为60岁以上老人缴纳保险、村内设施修缮、绿化提升以及群众场所打造等,让集体经济增收反哺民生服务。
“强村公司”的运营,不仅壮大了“共富”产业,也带富了村民。在公司负责配件管理的东张庄村村民徐会香告诉记者,由于村民土地全部流转,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到企业务工。如今,村里有了自己的公司,让她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每天能挣100多元,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企业制订了技术工和普通工的双重选择,并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应聘。”张百强说。
广饶县发挥产业基础好、企业数量多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新模式,找准村企联建最佳结合点,推动项目到村、就业到户、技能到人,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为基、村企联动、多方共赢的共富乡村建设路径。目前,全县培育建设“共富工坊”76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2600余人,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真正推动村级工作由“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共同“跨”上乡村共富之路。
本报通讯员 谭芳
“车辆已就位,开始吊装设备。”近日,在广饶县大王镇东张庄村的兴晟强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维修车间内,董事长张百强忙着指挥工人起吊两台“翻新”密炼机,准备发往原轮胎企业进行再利用生产。
张百强是东张庄村党支部书记,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在今年3月份竟然当上了“CEO”。“东张庄村不算小村,人口有1000余人,但村集体收入却不足20万元。”张百强说,村两委一直在寻找发展致富的路子,但是长期以来收效不大。今年,广饶县成为东营市整县域共富乡村建设试点,探索推进各具特色的共富公司、共富工坊等共富联合体建设,东张庄村也迎来了发展契机。
“东张庄村有自己的优势,村内有闲置的厂房、设备,有劳动力,附近轮胎企业也很多,设备维修的市场需求比较大。”大王镇延集社区党委书记徐俊强说,东张庄村联合附近两家轮胎企业,共同成立了“强村公司”——兴晟强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为周边轮胎企业提供通用设备及电气设备维修等业务,张百强被任命为董事长,具体负责公司运营。不仅村集体可获得共富企业的收益分红,参股企业也能拓展新的业务板块,实现共赢。
成立公司容易,接下来该怎么干?身兼数职的张百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日子也变得更加忙碌了。“其中一家出资企业虽然规模不大,却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设备再制造能力的企业。特别是像密炼机的再制造工艺,非常专业、精细,但由于前期专注技术研究、市场开发不足,导致维修设备、厂房等资源利用率较低。”张百强说,因此,开拓业务是第一件“大事”。
张百强带头,先从村庄邻近的轮胎企业“下手”,既打“服务牌”,又打“专业牌”,很快就迎来了首单业务。“原来像密炼机这些设备维修都需要返回厂家,花费的时间长、成本高,现在,在兴晟公司就能够完成高精度的再制造工艺,不仅缩短了60%的维修周期,而且通过再制造升级后的设备,具有近乎新设备同等的性能和标准,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的投入成本。”得到实惠的山东三泰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子江说。
目前,兴晟强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已与中一橡胶、三泰橡胶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针对这些客户,我们准备引进更多智能化设备,招引返乡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公司业务精细化管理、专业化运营,预计年收入可达500万元。”张百强介绍。手里有钱了,村“两委”谋发展的底气更足了。村集体收益将用于为60岁以上老人缴纳保险、村内设施修缮、绿化提升以及群众场所打造等,让集体经济增收反哺民生服务。
“强村公司”的运营,不仅壮大了“共富”产业,也带富了村民。在公司负责配件管理的东张庄村村民徐会香告诉记者,由于村民土地全部流转,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到企业务工。如今,村里有了自己的公司,让她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每天能挣100多元,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企业制订了技术工和普通工的双重选择,并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应聘。”张百强说。
广饶县发挥产业基础好、企业数量多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新模式,找准村企联建最佳结合点,推动项目到村、就业到户、技能到人,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为基、村企联动、多方共赢的共富乡村建设路径。目前,全县培育建设“共富工坊”76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2600余人,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真正推动村级工作由“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共同“跨”上乡村共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