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滨海区创新拓宽硝酸钾产品应用领域

老树发新芽 产业焕新生

2024-05-29 作者: 石如宽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张欣斐 报道
  本报潍坊讯 日前,位于潍坊滨海区绿色化工园的天隅新材料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该项目新建5.5万吨硝酸和5万吨硝酸钾,总投资3.5亿元,预计今年10月份完成建设,达产后年可新增产值约5亿元。
  硝酸钾作为一种传统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化肥和工业生产。近年来,潍坊滨海区不断加大科研力度,进一步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将硝酸钾作为熔盐储热材料用于储存和释放热能,在新能源储能领域阔步前行,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形成具有滨海特色和优势、带动力强的支柱产业,老树发新芽,产业焕新生。
  凭借“数字赋能+产业转型”,潍坊滨海区创新拓宽硝酸钾产品应用领域项目进展迅速。近日,记者走进山东天一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中控室看到,监控大屏幕上显示硝酸通过生产线送往硝酸钾车间。
  “我们公司通过全过程数字化监控和集成在线工艺优化体系,提升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升建设数智化应用场景,建成后信息化、自动化程度将更高。”山东天一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茂桉说。
  眼下,依托产业基础优势,潍坊滨海区凯龙化工、裕瑞化工、骊潍新材料等一批骨干企业纷纷上马硝酸钾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硝酸钾产能将达到每年70万吨左右,潍坊滨海区将成为国内硝酸钾重要产区。“我们依托滨海区企业家协会这个平台,由天一化学牵头发起,联合产业链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高校成立硝酸钾产业联盟,联盟内企业抱团发展,合作共赢,聚力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硝酸钾产业集聚区。”滨海区经济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江晖说。
  不仅如此,潍坊滨海区还不断拓展产业链,完善上下游配套,在稳定现有稀硝酸产量基础上,适度新增产能。通过企业集中采购等方式,不断降低氯化钾、氧化镁等原材料采购成本,进一步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产业链下游,依托区内新能源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熔盐储热材料,打通新型储热全产业链条。同时,不断拓展高端柔性屏、氯盐类融雪剂、有机复合肥料及镁系列产品的综合产业链,实现了新能源和新材料两大产业的绿色循环、优势整合。
  “我们将继续深耕硝酸钾产业领域,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发挥滨海产业基础优势和要素集聚优势,持续膨胀规模,放大资源优势,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着力打造全国硝酸钾产业发展新高地。”潍坊滨海区管委会二级专员、绿色化工园开发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刘邦锋说。
  □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张欣斐 报道
  本报潍坊讯 日前,位于潍坊滨海区绿色化工园的天隅新材料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该项目新建5.5万吨硝酸和5万吨硝酸钾,总投资3.5亿元,预计今年10月份完成建设,达产后年可新增产值约5亿元。
  硝酸钾作为一种传统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化肥和工业生产。近年来,潍坊滨海区不断加大科研力度,进一步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将硝酸钾作为熔盐储热材料用于储存和释放热能,在新能源储能领域阔步前行,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形成具有滨海特色和优势、带动力强的支柱产业,老树发新芽,产业焕新生。
  凭借“数字赋能+产业转型”,潍坊滨海区创新拓宽硝酸钾产品应用领域项目进展迅速。近日,记者走进山东天一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中控室看到,监控大屏幕上显示硝酸通过生产线送往硝酸钾车间。
  “我们公司通过全过程数字化监控和集成在线工艺优化体系,提升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升建设数智化应用场景,建成后信息化、自动化程度将更高。”山东天一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茂桉说。
  眼下,依托产业基础优势,潍坊滨海区凯龙化工、裕瑞化工、骊潍新材料等一批骨干企业纷纷上马硝酸钾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硝酸钾产能将达到每年70万吨左右,潍坊滨海区将成为国内硝酸钾重要产区。“我们依托滨海区企业家协会这个平台,由天一化学牵头发起,联合产业链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高校成立硝酸钾产业联盟,联盟内企业抱团发展,合作共赢,聚力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硝酸钾产业集聚区。”滨海区经济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江晖说。
  不仅如此,潍坊滨海区还不断拓展产业链,完善上下游配套,在稳定现有稀硝酸产量基础上,适度新增产能。通过企业集中采购等方式,不断降低氯化钾、氧化镁等原材料采购成本,进一步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产业链下游,依托区内新能源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熔盐储热材料,打通新型储热全产业链条。同时,不断拓展高端柔性屏、氯盐类融雪剂、有机复合肥料及镁系列产品的综合产业链,实现了新能源和新材料两大产业的绿色循环、优势整合。
  “我们将继续深耕硝酸钾产业领域,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发挥滨海产业基础优势和要素集聚优势,持续膨胀规模,放大资源优势,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着力打造全国硝酸钾产业发展新高地。”潍坊滨海区管委会二级专员、绿色化工园开发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刘邦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