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项目突破年” 审批服务再提效
2024-05-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吴宝书 报道
本报日照讯 提出申请、项目入库,“项目管家”一对一辅导……日照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聚力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提升行政效能,服务全市重点项目建设。
“东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提供全流程的帮办代办导办服务,让项目审批非常方便,使项目得以快速落地,快速投产,日照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山东浙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道。
今年以来,日照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深入落实“项目突破年”措施,认真锤炼“三提三看”硬作风,以“有解思维”破除项目发展障碍、迭代升级审批举措,切实提升重点项目审批效能,助力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突出一个“优”字,健全审批服务机制。建立包联项目常态化机制,将460个省市重点项目工作任务细化落实到审批服务系统班子成员和有关责任科室,通过现场调研等方式,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邀请优秀企业家进机关、开讲座,面对面交流探讨,有的放矢提供优质服务。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精准发力,从“小切口”入手,在2023年推出22条措施的基础上,又出台了深化信用审批模式、提高项目审批在线服务效能等30条系列措施,进一步破除项目审批服务中的堵点问题。
强化一个“联”字,深化审批服务互动。加强市县(区)对口业务交流,围绕项目服务审查审批要点等内容共同研究堵点、难点和解决措施。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构建重点项目联动协同推进大工作格局。组建全链条、专业化的“项目管家”服务团队,聚焦区县难以解决的手续办理、要素供给等问题,落实好提级会商、提级会办机制,提高项目落地成功率。强化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审管联动,实行审前业务协同、批后管理联动、信息动态共享,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群众跑腿次数,另一方面实现了审批、监管无缝衔接、全程闭环管理。
瞄准一个“快”字,提升审批服务效能。深入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新推出港口经营许可等“一件事”集成办服务场景,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创新环评“打捆”审批。对同类型基础设施项目和同一园区内同类型小微企业项目实行环评“打捆”审批,完成金马工业集团汽车零部件等76个项目的审批服务,平均单个项目降低企业成本约2万元。
同时,按照“深度融合、一次性申请、一次性审查、按时序审批”的办理理念,采取“由点及面、分类尝试、小范围成功后大面积推广”的做法,积极开展环评与排污许可融合审批,完成高新区中石化六十六号加油站等20个项目一体化办理试点,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申报负担,加快了项目建设落地生根的进程。
落实一个“暖”字,优化审批服务保障。深入园区、企业、项目一线开展调研,想在企业前头,跑在项目前面,紧扣园区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规划等,开展政策宣讲解读,及时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解决项目发展难题,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助企纾困解难,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发挥港口服务专班作用,今年以来,会同交通、住建等相关部门,先后为日照港转型升级、裕廊粮食基地、日照港油品码头三期等重点项目,开展政策查询、流程定制等专业化服务50余次,通过“服务清单”把握报批节点,创新“批前”辅导、预约评审等服务举措,保障项目快速落地。
创新建立“送惠企政策、送办事流程、送增值服务”机制。目前已为适配企业发送10万余条政策短信,发布免申即享政策780项,惠及企业7.8万余家。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流程,推动交易平台智慧升级,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已为全市600余个项目提供高效便利交易服务。
项目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基。日照市以“有解思维”破除项目发展障碍、开辟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切实提升项目服务水平,为项目落地建设按下“快捷键”,“项目突破年”活动正在奏响“大上项目、大兴产业、大抓发展”的奋斗强音,处处洋溢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朝气。
本报日照讯 提出申请、项目入库,“项目管家”一对一辅导……日照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聚力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提升行政效能,服务全市重点项目建设。
“东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提供全流程的帮办代办导办服务,让项目审批非常方便,使项目得以快速落地,快速投产,日照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山东浙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道。
今年以来,日照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深入落实“项目突破年”措施,认真锤炼“三提三看”硬作风,以“有解思维”破除项目发展障碍、迭代升级审批举措,切实提升重点项目审批效能,助力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突出一个“优”字,健全审批服务机制。建立包联项目常态化机制,将460个省市重点项目工作任务细化落实到审批服务系统班子成员和有关责任科室,通过现场调研等方式,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邀请优秀企业家进机关、开讲座,面对面交流探讨,有的放矢提供优质服务。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精准发力,从“小切口”入手,在2023年推出22条措施的基础上,又出台了深化信用审批模式、提高项目审批在线服务效能等30条系列措施,进一步破除项目审批服务中的堵点问题。
强化一个“联”字,深化审批服务互动。加强市县(区)对口业务交流,围绕项目服务审查审批要点等内容共同研究堵点、难点和解决措施。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构建重点项目联动协同推进大工作格局。组建全链条、专业化的“项目管家”服务团队,聚焦区县难以解决的手续办理、要素供给等问题,落实好提级会商、提级会办机制,提高项目落地成功率。强化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审管联动,实行审前业务协同、批后管理联动、信息动态共享,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群众跑腿次数,另一方面实现了审批、监管无缝衔接、全程闭环管理。
瞄准一个“快”字,提升审批服务效能。深入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新推出港口经营许可等“一件事”集成办服务场景,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创新环评“打捆”审批。对同类型基础设施项目和同一园区内同类型小微企业项目实行环评“打捆”审批,完成金马工业集团汽车零部件等76个项目的审批服务,平均单个项目降低企业成本约2万元。
同时,按照“深度融合、一次性申请、一次性审查、按时序审批”的办理理念,采取“由点及面、分类尝试、小范围成功后大面积推广”的做法,积极开展环评与排污许可融合审批,完成高新区中石化六十六号加油站等20个项目一体化办理试点,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申报负担,加快了项目建设落地生根的进程。
落实一个“暖”字,优化审批服务保障。深入园区、企业、项目一线开展调研,想在企业前头,跑在项目前面,紧扣园区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规划等,开展政策宣讲解读,及时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解决项目发展难题,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助企纾困解难,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发挥港口服务专班作用,今年以来,会同交通、住建等相关部门,先后为日照港转型升级、裕廊粮食基地、日照港油品码头三期等重点项目,开展政策查询、流程定制等专业化服务50余次,通过“服务清单”把握报批节点,创新“批前”辅导、预约评审等服务举措,保障项目快速落地。
创新建立“送惠企政策、送办事流程、送增值服务”机制。目前已为适配企业发送10万余条政策短信,发布免申即享政策780项,惠及企业7.8万余家。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流程,推动交易平台智慧升级,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已为全市600余个项目提供高效便利交易服务。
项目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基。日照市以“有解思维”破除项目发展障碍、开辟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切实提升项目服务水平,为项目落地建设按下“快捷键”,“项目突破年”活动正在奏响“大上项目、大兴产业、大抓发展”的奋斗强音,处处洋溢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