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经开区新招引项目含“绿”量足
2024-05-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崔志华 孟令晨 报道
本报齐河讯 眼下,在齐河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齐河经开区),总投资50亿元的年产2万台/套新能源增程式发动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主要生产甲醇新能源汽车增程器和数字化高性能微型发电机组。
氢纯动力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斌介绍:“甲醇发动机排放标准更高,经济成本更低,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争取7月投产。”
近年来,齐河经开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源头把控”,严把项目质量关口,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分级、分类评估,明确重点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全力培育新能源、数字经济和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确保招引含“金”量高、含“绿”量足、含“新”量多的制造业大项目、好项目。去年以来,齐河经开区引进总投资70亿元的新能源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以及超林新能源、南里壹号储能电站、慕尔斯光伏材料等27个绿色新能源项目,云商数字经济产业园完成营业收入近200亿元,税收12亿元。
为推动既有企业转型升级,齐河经开区强化政策保障,全力保障企业改造升级资金需求,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提升。引进海尔海纳云和浪潮等技术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智改数转”。中品智能机械和立威生物等6家企业入选省、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化改造标杆企业,27家企业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去年以来,共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0多个,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8亿余元。
“园区通过优化能源结构,还推动了能源绿色转型,实现‘开源节流’。”齐河经开区综合管理部部长赵军介绍,齐河经开区采取“绿色供电”与“低碳转型”协同推进的方式,推广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园区54家企业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装机总量达到了160兆瓦。围绕“零碳园区”目标,实施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建设“源网荷储”工程和生物发电项目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同时,成立了生态环境医院,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达到23.77%。
通讯员 崔志华 孟令晨 报道
本报齐河讯 眼下,在齐河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齐河经开区),总投资50亿元的年产2万台/套新能源增程式发动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主要生产甲醇新能源汽车增程器和数字化高性能微型发电机组。
氢纯动力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斌介绍:“甲醇发动机排放标准更高,经济成本更低,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争取7月投产。”
近年来,齐河经开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源头把控”,严把项目质量关口,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分级、分类评估,明确重点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全力培育新能源、数字经济和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确保招引含“金”量高、含“绿”量足、含“新”量多的制造业大项目、好项目。去年以来,齐河经开区引进总投资70亿元的新能源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以及超林新能源、南里壹号储能电站、慕尔斯光伏材料等27个绿色新能源项目,云商数字经济产业园完成营业收入近200亿元,税收12亿元。
为推动既有企业转型升级,齐河经开区强化政策保障,全力保障企业改造升级资金需求,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提升。引进海尔海纳云和浪潮等技术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智改数转”。中品智能机械和立威生物等6家企业入选省、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化改造标杆企业,27家企业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去年以来,共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0多个,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8亿余元。
“园区通过优化能源结构,还推动了能源绿色转型,实现‘开源节流’。”齐河经开区综合管理部部长赵军介绍,齐河经开区采取“绿色供电”与“低碳转型”协同推进的方式,推广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园区54家企业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装机总量达到了160兆瓦。围绕“零碳园区”目标,实施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建设“源网荷储”工程和生物发电项目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同时,成立了生态环境医院,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达到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