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宁民俗文化博物馆创新开展社会教育活动

2024-05-24 作者: 胡沥中 刘飞跃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胡沥中 刘飞跃 报道
  本报济南讯 5月18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博物馆协会共同举办了2024国际博物馆日济南分会场活动,起步区清宁民俗文化博物馆“黄河文脉·清宁新篇:民俗文化传承之旅”荣获2023年度全市博物馆优秀社会教育活动案例。
  起步区清宁民俗文化博物馆坐落于历史悠久的清宁村,承载着丰富的黄河民俗文化。博物馆内现配有藏品展厅、书画创作室、国学讲堂等场所,展区面积260平方米,藏品数量221件。馆内常驻书画家、篆刻师、非遗传承人、书画装裱师等各领域技能人才,经常性组织开展儒学体验、非遗技艺传承体验等研学活动以及特色展览活动。
  2023年暑期,清宁民俗文化博物馆与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及周边学校合作开展“黄河文脉·清宁新篇”社会教育活动。活动以“挖掘、传承、创新”为核心,将理论学习与实地调研相结合,让参与者亲身体验黄河民俗文化,深入了解清宁村历史故事。
  该社会教育活动面向6—18岁中小学生及18岁以上成年人,参与者可通过展览、讲座、实地考察以及与当地村民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当地革命历史、民俗风情、手工技艺等,领会黄河历史、地理、文化意义,感受黄河儿女精神风貌。活动突出代际传承,通过跨代交流,将老一辈的智慧结晶传递给年轻人,激发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参与者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起步区首家非国有博物馆,起步区宣传文化部高度重视清宁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发展。下一步,将与崔寨街道联合,按照重现书院、传承书院、活化书院的设计理念,围绕“学、赏、读、养、食、创”六大主题板块,布局建设传统文化体验馆、非遗文化传承合院、清宁驿等功能分区,将其打造成为起步区传统文化研习基地。
  □记者 胡沥中 刘飞跃 报道
  本报济南讯 5月18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博物馆协会共同举办了2024国际博物馆日济南分会场活动,起步区清宁民俗文化博物馆“黄河文脉·清宁新篇:民俗文化传承之旅”荣获2023年度全市博物馆优秀社会教育活动案例。
  起步区清宁民俗文化博物馆坐落于历史悠久的清宁村,承载着丰富的黄河民俗文化。博物馆内现配有藏品展厅、书画创作室、国学讲堂等场所,展区面积260平方米,藏品数量221件。馆内常驻书画家、篆刻师、非遗传承人、书画装裱师等各领域技能人才,经常性组织开展儒学体验、非遗技艺传承体验等研学活动以及特色展览活动。
  2023年暑期,清宁民俗文化博物馆与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及周边学校合作开展“黄河文脉·清宁新篇”社会教育活动。活动以“挖掘、传承、创新”为核心,将理论学习与实地调研相结合,让参与者亲身体验黄河民俗文化,深入了解清宁村历史故事。
  该社会教育活动面向6—18岁中小学生及18岁以上成年人,参与者可通过展览、讲座、实地考察以及与当地村民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当地革命历史、民俗风情、手工技艺等,领会黄河历史、地理、文化意义,感受黄河儿女精神风貌。活动突出代际传承,通过跨代交流,将老一辈的智慧结晶传递给年轻人,激发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参与者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起步区首家非国有博物馆,起步区宣传文化部高度重视清宁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发展。下一步,将与崔寨街道联合,按照重现书院、传承书院、活化书院的设计理念,围绕“学、赏、读、养、食、创”六大主题板块,布局建设传统文化体验馆、非遗文化传承合院、清宁驿等功能分区,将其打造成为起步区传统文化研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