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成果转化、企业发展、居民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务

起步区加快打造完整产业社区新范式

2024-05-24 作者: 申红 胡沥中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申红 胡沥中

  运营“中科汇智邻里”,配建1370套高标准国际人才公寓,启用孵化器、众创空间,打造成果转化中心……作为济南起步区首批成形并投入运营的园区,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在起步区管委会、济南先行投资集团的重点培育下,正加快形成功能更加完善、形态更加完整的产业社区新范式,为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入园企业发展壮大,以及周边居民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相比于传统产业园区更加重视“生产功能的发展”,产业社区则更注重集聚产业、资源、生活服务等各类功能的融合发展,也就是更注重与“城”的融合。具体来看,产业社区拥有空间更开放、服务更多元、产业链更聚焦等特点。
  走进中科新经济科创园便可发现,该园区打破了与周边城市建筑的界限。在其周边,两处商业楼盘、一处在建安置房项目仅与园区有一到两条道路的间隔,附近居民可自由进出园区,共享优质服务。
  园区致力于打造服务企业、人才以及周边居民的“共同空间”,营造了人人可参与的社区环境,从而进一步激发产业人群的创新力。涵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商业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的“中科汇智邻里”已于去年全面运营,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的复合式供给模式。
  5月20日上午,记者在园区见到,不少居民来到园区内的便民服务大厅办理业务。此外,旁边的银座超市、智慧餐厅、老胖串店也已成为附近居民购物、聚餐的好地方。在银座超市楼上,泉城书房在提供阅读、学习环境的同时,也可举办多种类型的公益服务活动。在中科汇智邻里体育中心,去年园区举办首届运动会,吸引了园区内乃至周边比亚迪园区、济阳区约400人报名参加,今年计划于秋季举办第二届。
  “新开了一家很近的快递代收点,银行也越来越多,公寓楼下还新开了家居、家电超市。”在园区工作的庞珍珍租住人才公寓已经一年多,她告诉记者,一年多来看到了园区服务愈发完善,自己也住得越来越舒心,现在常常会使用公寓里的健身房、共享厨房和电竞室。
  在中科新经济科创园,面向企业和人才的公共服务空间占比不小,梳理下来有园区运营中心、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银座商业中心、启迪之星(济南·起步区)、国际人才公寓、中试车间等,通过整合资源,园区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从落地开办到发展壮大全流程的陪伴式服务。
  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很多初创型科技企业人员少、业务架构并不完善,中心融合“泉惠企”企业服务驿站功能,可为入园企业提供工商信息注册变更、政策咨询、税务财会、科技型企业申报等服务。去年3月,起步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一楼揭牌运行。此外,在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二楼、三楼,还设置有大型会议室、路演厅,可供入园企业使用。
  当前,起步区正在建设济南山东省大学科技园,中科新经济科创园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启迪之星(济南·起步区)为其核心功能区,其中60%以上使用面积可用于孵化企业,拥有众创孵化、公共服务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功能。
  走进启迪之星(济南·起步区),一间间面积并不大的办公室成了科技型企业干事创业的新起点。佳固士(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哥白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已进驻孵化器办公。据悉,启迪之星(济南·起步区)作为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众创空间运营以来,已累计招引30多家科技企业进驻。
  “孵化器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管家式的服务,涉及技术咨询、项目申报、合作伙伴寻求、后勤服务、财务咨询指导等各个方面。”邦迈智能技术(济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为告诉记者,去年进驻以来,在孵化器和园区的帮助下已招聘高学历研发人员8名,当年公司产值达到300万元。
  作为一个新建成不久的园区,产业仍然是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的立身之本。精准聚焦主导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为代表的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以济南中科泛在智能计算研究院、济南先行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产业生态。
  目前,IGBT缺陷X射线三维检测设备在园区中试车间实现生产并已形成市场化订单。据悉,该设备为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的产业化项目,该项目从无到有再到生产销售均在园区内完成。“园区提供办公室、代建实验室等,为我们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扫除了不小的障碍。”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推动创新功能、产业功能、城市功能在空间上的有机结合,探索形成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创新发展高效统一的新模式;建设一批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空间集聚的新型产业社区,吸纳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支撑高端高效新兴产业发展。
  下一步,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将持续打造更为完整的产业社区,进一步围绕园区产业定位,精准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招引,同时,随着人口逐步导入,更大程度上发挥“共同空间”服务人才、服务社区居民的功能,加快实现产城互促互兴。
  □ 本报记者 申红 胡沥中

  运营“中科汇智邻里”,配建1370套高标准国际人才公寓,启用孵化器、众创空间,打造成果转化中心……作为济南起步区首批成形并投入运营的园区,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在起步区管委会、济南先行投资集团的重点培育下,正加快形成功能更加完善、形态更加完整的产业社区新范式,为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入园企业发展壮大,以及周边居民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相比于传统产业园区更加重视“生产功能的发展”,产业社区则更注重集聚产业、资源、生活服务等各类功能的融合发展,也就是更注重与“城”的融合。具体来看,产业社区拥有空间更开放、服务更多元、产业链更聚焦等特点。
  走进中科新经济科创园便可发现,该园区打破了与周边城市建筑的界限。在其周边,两处商业楼盘、一处在建安置房项目仅与园区有一到两条道路的间隔,附近居民可自由进出园区,共享优质服务。
  园区致力于打造服务企业、人才以及周边居民的“共同空间”,营造了人人可参与的社区环境,从而进一步激发产业人群的创新力。涵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商业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的“中科汇智邻里”已于去年全面运营,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的复合式供给模式。
  5月20日上午,记者在园区见到,不少居民来到园区内的便民服务大厅办理业务。此外,旁边的银座超市、智慧餐厅、老胖串店也已成为附近居民购物、聚餐的好地方。在银座超市楼上,泉城书房在提供阅读、学习环境的同时,也可举办多种类型的公益服务活动。在中科汇智邻里体育中心,去年园区举办首届运动会,吸引了园区内乃至周边比亚迪园区、济阳区约400人报名参加,今年计划于秋季举办第二届。
  “新开了一家很近的快递代收点,银行也越来越多,公寓楼下还新开了家居、家电超市。”在园区工作的庞珍珍租住人才公寓已经一年多,她告诉记者,一年多来看到了园区服务愈发完善,自己也住得越来越舒心,现在常常会使用公寓里的健身房、共享厨房和电竞室。
  在中科新经济科创园,面向企业和人才的公共服务空间占比不小,梳理下来有园区运营中心、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银座商业中心、启迪之星(济南·起步区)、国际人才公寓、中试车间等,通过整合资源,园区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从落地开办到发展壮大全流程的陪伴式服务。
  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很多初创型科技企业人员少、业务架构并不完善,中心融合“泉惠企”企业服务驿站功能,可为入园企业提供工商信息注册变更、政策咨询、税务财会、科技型企业申报等服务。去年3月,起步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一楼揭牌运行。此外,在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二楼、三楼,还设置有大型会议室、路演厅,可供入园企业使用。
  当前,起步区正在建设济南山东省大学科技园,中科新经济科创园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启迪之星(济南·起步区)为其核心功能区,其中60%以上使用面积可用于孵化企业,拥有众创孵化、公共服务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功能。
  走进启迪之星(济南·起步区),一间间面积并不大的办公室成了科技型企业干事创业的新起点。佳固士(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哥白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已进驻孵化器办公。据悉,启迪之星(济南·起步区)作为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众创空间运营以来,已累计招引30多家科技企业进驻。
  “孵化器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管家式的服务,涉及技术咨询、项目申报、合作伙伴寻求、后勤服务、财务咨询指导等各个方面。”邦迈智能技术(济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为告诉记者,去年进驻以来,在孵化器和园区的帮助下已招聘高学历研发人员8名,当年公司产值达到300万元。
  作为一个新建成不久的园区,产业仍然是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的立身之本。精准聚焦主导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为代表的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以济南中科泛在智能计算研究院、济南先行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产业生态。
  目前,IGBT缺陷X射线三维检测设备在园区中试车间实现生产并已形成市场化订单。据悉,该设备为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的产业化项目,该项目从无到有再到生产销售均在园区内完成。“园区提供办公室、代建实验室等,为我们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扫除了不小的障碍。”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推动创新功能、产业功能、城市功能在空间上的有机结合,探索形成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创新发展高效统一的新模式;建设一批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空间集聚的新型产业社区,吸纳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支撑高端高效新兴产业发展。
  下一步,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将持续打造更为完整的产业社区,进一步围绕园区产业定位,精准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招引,同时,随着人口逐步导入,更大程度上发挥“共同空间”服务人才、服务社区居民的功能,加快实现产城互促互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