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定18个保护优先区域开展44个生态质量样地监测从严打击涉林违法犯罪

济南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4-05-23 作者: 赵国陆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从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济南的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取得初步成果,目前正在组织开展18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已完成的千佛山—龙洞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调查,共记录各类物种2051种,昆虫山东新记录种281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5种,珍稀濒危植物8种,18种大型真菌疑似为新发现物种。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目前已记录兽类16种、鸟类184种、两栖类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全市共发现野生林木种质资源50种、栽培树种(品种)资源478种。
  据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济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建成,多部门联合制订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划定了18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已于今年开始实施,5月11日,济南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方案》印发,明确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责任分工。
  济南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正在逐步完善,开展了44个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初步构建了生态质量样地监测体系,基本摸清了各类生态系统样地内目标种群的分布情况。在大明湖、小清河等重点河湖开展水生生物群落监测及鸟类、两栖类、蝴蝶类观测,建立本地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图谱库、DNA条形码数据库。济南市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完成建设,初步形成以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为监测目标的长期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2024年,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开展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监测,更新资源数据,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农业农村等部门也将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开展相关领域的生物多样性观测工作。
  目前,济南市共有自然保护地42处,其中自然保护区4处,涵盖了全市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济南市佛慧山生态廊桥”成为省生态环境厅向生态环境部推荐的全省唯一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同时,济南对济西、白云湖、玫瑰湖等7处湿地公园实施保护提升,进行生态补水、疏浚清淤、退塘还湿等修复工程,完成生态修复82.14公顷。
  济南市农业农村部门建成全国首个区域性畜禽遗传材料收集评估储存中心,精准测定38个畜禽和蜂品种,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中,新发现种质资源1个(莱芜黑鸡)。同时,建成了总容量约8万份的济南市农作物种子资源库。
  济南建立了城市绿地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和电子信息平台,普查发现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共计76种。同时,基本摸清了全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发生分布和危害情况。
  济南持续从严打击涉林违法犯罪,尤其是危害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2023年以来,成功破获非法狩猎等破坏森林资源案件2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91人,涉案鸟类等野生动物及时放归自然或收容救护。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从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济南的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取得初步成果,目前正在组织开展18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已完成的千佛山—龙洞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调查,共记录各类物种2051种,昆虫山东新记录种281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5种,珍稀濒危植物8种,18种大型真菌疑似为新发现物种。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目前已记录兽类16种、鸟类184种、两栖类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全市共发现野生林木种质资源50种、栽培树种(品种)资源478种。
  据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济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建成,多部门联合制订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划定了18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已于今年开始实施,5月11日,济南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方案》印发,明确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责任分工。
  济南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正在逐步完善,开展了44个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初步构建了生态质量样地监测体系,基本摸清了各类生态系统样地内目标种群的分布情况。在大明湖、小清河等重点河湖开展水生生物群落监测及鸟类、两栖类、蝴蝶类观测,建立本地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图谱库、DNA条形码数据库。济南市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完成建设,初步形成以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为监测目标的长期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2024年,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开展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监测,更新资源数据,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农业农村等部门也将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开展相关领域的生物多样性观测工作。
  目前,济南市共有自然保护地42处,其中自然保护区4处,涵盖了全市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济南市佛慧山生态廊桥”成为省生态环境厅向生态环境部推荐的全省唯一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同时,济南对济西、白云湖、玫瑰湖等7处湿地公园实施保护提升,进行生态补水、疏浚清淤、退塘还湿等修复工程,完成生态修复82.14公顷。
  济南市农业农村部门建成全国首个区域性畜禽遗传材料收集评估储存中心,精准测定38个畜禽和蜂品种,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中,新发现种质资源1个(莱芜黑鸡)。同时,建成了总容量约8万份的济南市农作物种子资源库。
  济南建立了城市绿地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和电子信息平台,普查发现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共计76种。同时,基本摸清了全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发生分布和危害情况。
  济南持续从严打击涉林违法犯罪,尤其是危害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2023年以来,成功破获非法狩猎等破坏森林资源案件2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91人,涉案鸟类等野生动物及时放归自然或收容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