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法学院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

培养涉外法律服务拔尖人才

2024-05-01 作者: 从春龙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王张翼 王超政 报道
  本报烟台讯 “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第127条,ICC可以在S国退约之后继续管辖,但是检察官在S国退约之前只开始了初步审查,是不是可以从退约效力入手研究?”
  近日,烟台大学法学院2022级法学(中外合作)班学生谢依陶和队友正在备战2024年ICC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比赛。烟台大学法学院在此项重量级赛事中曾入围全球总决赛,获得全国总冠军(特等奖)、一等奖以及最佳书状奖、最佳辩手等奖项。
  加快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在涉外法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如何培养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烟台大学法学院给出了答案。
  开展法学教育,核心在于师资队伍。为配合英美法课程教学,烟台大学法学专业所有大学英语课程在大一集中开设,全部聘请外教授课,强化学生交流能力。学院英美法教育每年选派师生赴东吴大学法学院进修、交流,同时聘请一批海外知名学者包括奥地利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侵权法研究院创始院长Helmut Koziol教授等担任客座教授。
  在国际合作领域,学院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2012年与美国西俄勒冈大学合作开展法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引进美国合作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三分之一以上课程由外方开设,每年招生100人,至今已招生10届。中美合作办学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学院法学教育国际化规模与深度,每年至少20名以上毕业生留学海外法学名校。
  学院深化协同育人,与以处理高端涉外法律事务见长的国内头部律师事务所——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展开了全方位合作。双方共同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并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互相委派成员到对方兼职。在协同育人体系下,学院以国际化教育成果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法学教学成果《地方高校法律人才SPI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改革活动应以提升和改善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目标,将学生融入英美法教学体系。”烟台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振武表示,学院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提升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统筹推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和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一体化改革。
  此外,学院在教与学两个维度设置多元化的质量标准,细化保障体系,突出在教师能力标准、经费投入、教学资源、教育管理标准等关键资源要素以及课程、课程设置、教材、实习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教育教学过程的规范性标准。设置质量保障监督小组,对人才培养流程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管理,落实质量预警机制,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确保实现预定培养目标。
  “学院目前拥有教育部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获批法学、知识产权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宋振武表示,学院将持续聚焦国家涉外法治战略需求,建设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形成富有实效的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新模式,造就一批涉外法律服务拔尖人才。
  □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王张翼 王超政 报道
  本报烟台讯 “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第127条,ICC可以在S国退约之后继续管辖,但是检察官在S国退约之前只开始了初步审查,是不是可以从退约效力入手研究?”
  近日,烟台大学法学院2022级法学(中外合作)班学生谢依陶和队友正在备战2024年ICC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比赛。烟台大学法学院在此项重量级赛事中曾入围全球总决赛,获得全国总冠军(特等奖)、一等奖以及最佳书状奖、最佳辩手等奖项。
  加快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在涉外法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如何培养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烟台大学法学院给出了答案。
  开展法学教育,核心在于师资队伍。为配合英美法课程教学,烟台大学法学专业所有大学英语课程在大一集中开设,全部聘请外教授课,强化学生交流能力。学院英美法教育每年选派师生赴东吴大学法学院进修、交流,同时聘请一批海外知名学者包括奥地利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侵权法研究院创始院长Helmut Koziol教授等担任客座教授。
  在国际合作领域,学院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2012年与美国西俄勒冈大学合作开展法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引进美国合作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三分之一以上课程由外方开设,每年招生100人,至今已招生10届。中美合作办学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学院法学教育国际化规模与深度,每年至少20名以上毕业生留学海外法学名校。
  学院深化协同育人,与以处理高端涉外法律事务见长的国内头部律师事务所——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展开了全方位合作。双方共同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并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互相委派成员到对方兼职。在协同育人体系下,学院以国际化教育成果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法学教学成果《地方高校法律人才SPI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改革活动应以提升和改善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目标,将学生融入英美法教学体系。”烟台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振武表示,学院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提升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统筹推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和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一体化改革。
  此外,学院在教与学两个维度设置多元化的质量标准,细化保障体系,突出在教师能力标准、经费投入、教学资源、教育管理标准等关键资源要素以及课程、课程设置、教材、实习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教育教学过程的规范性标准。设置质量保障监督小组,对人才培养流程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管理,落实质量预警机制,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确保实现预定培养目标。
  “学院目前拥有教育部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获批法学、知识产权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宋振武表示,学院将持续聚焦国家涉外法治战略需求,建设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形成富有实效的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新模式,造就一批涉外法律服务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