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构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全链条体系
让新质生产力更有“知识点”
2024-04-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2023年5月30日,济南第二届知识产权强省会建设创新大赛启动暨济南市知识产权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专家路演)
|
□卢虹 李倩
知识产权是创新链和产业链中最具价值的成果,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济南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主线,凝心聚力抓创新、蓄势赋能促发展、高效推动求突破,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创新发展走在前。
优化知识产权“营商力”
为创新“厚培沃土”
2022年8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确定,济南入列,成功跻身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方阵”,这是国家层面对一座城市知识产权“硬实力”和“软环境”的高度认可。
济南成功争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全市5个区县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试点)县(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群发展试验区。高水平承办第十二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彰显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成就。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经验全国推广。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089笔,融资金额79.55亿元,全省双第一,同比分别增长110.64%和160.39%。济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闭环式管理服务模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三部委作为首批20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保险典型案例之一在全国复制推广,全省唯一。九阳等16个企业商标、章丘铁锅等3个区域商标和14家商标品牌指导站分别入选全国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提升行动名单,数量全省第一。
增强知识产权“硬实力”
为创新“点燃引擎”
启动集合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的专利转化运用平台,揭牌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的投融资路演基地,签约一批高含金量的专利转化项目……在山东·济南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现场,济南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重磅推出一系列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活动。
济南已形成10个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5.97万件,同比增长29.43%;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3.44件,同比增长26.86%;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3.68件,同比增长34.34%;注册商标42.18万件,同比增长10%,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充分显现。
开展知识产权托管服务,139家知识产权托管服务站累计覆盖中小微企业5000家以上;培育建立专利导航服务基地23家,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7项,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120项,培育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单位2747家,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保持领先。
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省级1543家、市级1488家,高新技术企业4397家,全部内设知识产权运营部门。培育知识产权交易中心3个,知识产权交易、许可额增幅30%。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14家重点产业运营服务平台和三大交易服务平台,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更加全面便捷。
激活知识产权“服务力”
为创新“放飞梦想”
济南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全力释放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商标审查协作中心等服务网点优势,形成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制高点。建设重点产业运营中心,切实将知识产权运营融入重点产业发展全链条。建立商标和托管服务站,打造知名“济南品牌”集群。开展第二届“济南市知识产权强省会创新大赛”,评选出获奖高价值专利项目22项,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落地转化。
围绕主导产业,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培育规模较大、布局合理、对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支撑保障作用的高价值专利组合,全面厚植发展优势。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库,实施入库重点培育;建立健全上市企业知识产权辅导机制,助力38家创新型企业跨越科创板门槛。
完善质押融资机制,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全年开展“入园惠企”95场次,辐射企业1500余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挥2亿元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作用,投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12家,带动培育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及专精特新企业3家。
构建四级专利导航体系,部门协同推进导航结果运用。按照“一产业一基地、一高校一基地”匹配原则建立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立专利导航成果社会共享平台,确保成果共享。打造11个省级专利转移转化专项计划项目,实现专利转化运用的加速增效。
知识产权是创新链和产业链中最具价值的成果,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济南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主线,凝心聚力抓创新、蓄势赋能促发展、高效推动求突破,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创新发展走在前。
优化知识产权“营商力”
为创新“厚培沃土”
2022年8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确定,济南入列,成功跻身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方阵”,这是国家层面对一座城市知识产权“硬实力”和“软环境”的高度认可。
济南成功争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全市5个区县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试点)县(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群发展试验区。高水平承办第十二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彰显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成就。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经验全国推广。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089笔,融资金额79.55亿元,全省双第一,同比分别增长110.64%和160.39%。济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闭环式管理服务模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三部委作为首批20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保险典型案例之一在全国复制推广,全省唯一。九阳等16个企业商标、章丘铁锅等3个区域商标和14家商标品牌指导站分别入选全国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提升行动名单,数量全省第一。
增强知识产权“硬实力”
为创新“点燃引擎”
启动集合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的专利转化运用平台,揭牌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的投融资路演基地,签约一批高含金量的专利转化项目……在山东·济南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现场,济南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重磅推出一系列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活动。
济南已形成10个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5.97万件,同比增长29.43%;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3.44件,同比增长26.86%;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3.68件,同比增长34.34%;注册商标42.18万件,同比增长10%,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充分显现。
开展知识产权托管服务,139家知识产权托管服务站累计覆盖中小微企业5000家以上;培育建立专利导航服务基地23家,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7项,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120项,培育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单位2747家,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保持领先。
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省级1543家、市级1488家,高新技术企业4397家,全部内设知识产权运营部门。培育知识产权交易中心3个,知识产权交易、许可额增幅30%。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14家重点产业运营服务平台和三大交易服务平台,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更加全面便捷。
激活知识产权“服务力”
为创新“放飞梦想”
济南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全力释放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商标审查协作中心等服务网点优势,形成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制高点。建设重点产业运营中心,切实将知识产权运营融入重点产业发展全链条。建立商标和托管服务站,打造知名“济南品牌”集群。开展第二届“济南市知识产权强省会创新大赛”,评选出获奖高价值专利项目22项,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落地转化。
围绕主导产业,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培育规模较大、布局合理、对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支撑保障作用的高价值专利组合,全面厚植发展优势。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库,实施入库重点培育;建立健全上市企业知识产权辅导机制,助力38家创新型企业跨越科创板门槛。
完善质押融资机制,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全年开展“入园惠企”95场次,辐射企业1500余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挥2亿元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作用,投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12家,带动培育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及专精特新企业3家。
构建四级专利导航体系,部门协同推进导航结果运用。按照“一产业一基地、一高校一基地”匹配原则建立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立专利导航成果社会共享平台,确保成果共享。打造11个省级专利转移转化专项计划项目,实现专利转化运用的加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