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一流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2024-04-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2023年6月,全国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泰安召开
|
□褚刚 王万斌
2023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把“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作为第一理念,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服务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通过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力打造一流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我省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中连续3年获得优秀等次,连续多年在国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中被通报表扬。
优化统筹协调机制
服务重大战略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持续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局与省政府合作会商机制,把知识产权纳入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总体布局,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对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省委省政府督查检查考核计划,5项政策措施被纳入省政府“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行政管理效能大幅提升。调整加强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印发实施了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全省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坚强领导和有力保障。
围绕知识产权工作,我省加强部门间统筹协调,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版权部门举行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会同省医保局、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署医药集中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联合省司法厅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通报表扬,部门间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健全推进运行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
去年,省政府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山东省2023—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计划》,提出了81条具体措施,37个责任部门协同推进落实,进一步完善了常态化工作制度措施。
聚焦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推进《山东省专利条例》的修订,制定出台省政府规章《山东省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和行政调解办法》,制定知识产权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人民调解工作规程等规范性文件,印发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行政裁决案件繁简分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与省法院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行政裁决与司法衔接机制,配合省人大财经委开展《专利法》等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全面推进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工作,依法依规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惩戒,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机制建设不断健全。
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优化营商环境
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深入开展全省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治理效能提升、商品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保护、跨区域重点地理标志联合保护行动等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各类商标恶意注册案件,国家知识产权局转办的商标恶意注册申请案件5件全部按时办理,多措并举规制专利申请工作,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有力规范了市场秩序。
推进“互联网+”监管模式,对线上侵权线索实时监测、在线识别后,向各市推送涉嫌侵权线索46条,新型监管体系更加完备。扎实推进专利行政裁决工作,2023年全省办理专利纠纷案件2753件,同比增长15.96%,其中裁决类案件749件,办案效率大幅提升。
制定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建设,组织开展外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调查,一体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涉外风险防控机制,布局知识产权公益服务机构海外公益服务点21个,办理海外纠纷应对指导案件40余件,实施海外知识产权保险扶持,对267家企业补贴保险保费1112.6万元,有力破解了企业海外维权成本高的难题。
构建系统保护体系
筑牢“严大快同”保护格局
为筑牢“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我省布局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8家、快速维权中心3家、海外知识产权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3家、商标审协中心1家,形成了覆盖全省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建立省、市、县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159家,2023年办理人民调解案件2737件、调解成功1777件,“三位一体”纠纷调解工作模式典型案例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推广,有力维护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持续推进示范创建和先行先试,新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1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1家,遴选确定省级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7家。推进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核准改革试点,完成15批次70家企业用标核准工作,经营主体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覆盖率达到74.7%。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并遴选了11家建设单位。专利行政裁决和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试点高分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获得优秀等次。
夯实基础保障工作
营造知识产权保护良好氛围
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加强宣传引导,注重综合施策,及时通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工作进展,发布2022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承办第十二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举办中非地理标志国际交流会和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知识产权闭门会议,讲好山东知识产权故事,营造良好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氛围。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和政策宣贯,全省共举办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办案培训班232次,解读加强新时代专利行政裁决工作的意见、知识产权鉴定、人民调解等有关政策50余次。指导实施相关国家标准,覆盖知识产权执法管理人员、调解组织、鉴定机构、代理机构、商品交易市场等相关人员2万余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系列活动,不断厚植全社会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文化理念。
2023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把“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作为第一理念,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服务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通过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力打造一流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我省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中连续3年获得优秀等次,连续多年在国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中被通报表扬。
优化统筹协调机制
服务重大战略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持续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局与省政府合作会商机制,把知识产权纳入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总体布局,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对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省委省政府督查检查考核计划,5项政策措施被纳入省政府“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行政管理效能大幅提升。调整加强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印发实施了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全省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坚强领导和有力保障。
围绕知识产权工作,我省加强部门间统筹协调,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版权部门举行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会同省医保局、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署医药集中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联合省司法厅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通报表扬,部门间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健全推进运行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
去年,省政府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山东省2023—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计划》,提出了81条具体措施,37个责任部门协同推进落实,进一步完善了常态化工作制度措施。
聚焦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推进《山东省专利条例》的修订,制定出台省政府规章《山东省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和行政调解办法》,制定知识产权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人民调解工作规程等规范性文件,印发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行政裁决案件繁简分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与省法院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行政裁决与司法衔接机制,配合省人大财经委开展《专利法》等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全面推进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工作,依法依规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惩戒,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机制建设不断健全。
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优化营商环境
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深入开展全省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治理效能提升、商品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保护、跨区域重点地理标志联合保护行动等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各类商标恶意注册案件,国家知识产权局转办的商标恶意注册申请案件5件全部按时办理,多措并举规制专利申请工作,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有力规范了市场秩序。
推进“互联网+”监管模式,对线上侵权线索实时监测、在线识别后,向各市推送涉嫌侵权线索46条,新型监管体系更加完备。扎实推进专利行政裁决工作,2023年全省办理专利纠纷案件2753件,同比增长15.96%,其中裁决类案件749件,办案效率大幅提升。
制定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建设,组织开展外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调查,一体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涉外风险防控机制,布局知识产权公益服务机构海外公益服务点21个,办理海外纠纷应对指导案件40余件,实施海外知识产权保险扶持,对267家企业补贴保险保费1112.6万元,有力破解了企业海外维权成本高的难题。
构建系统保护体系
筑牢“严大快同”保护格局
为筑牢“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我省布局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8家、快速维权中心3家、海外知识产权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3家、商标审协中心1家,形成了覆盖全省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建立省、市、县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159家,2023年办理人民调解案件2737件、调解成功1777件,“三位一体”纠纷调解工作模式典型案例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推广,有力维护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持续推进示范创建和先行先试,新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1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1家,遴选确定省级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7家。推进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核准改革试点,完成15批次70家企业用标核准工作,经营主体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覆盖率达到74.7%。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并遴选了11家建设单位。专利行政裁决和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试点高分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获得优秀等次。
夯实基础保障工作
营造知识产权保护良好氛围
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加强宣传引导,注重综合施策,及时通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工作进展,发布2022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承办第十二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举办中非地理标志国际交流会和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知识产权闭门会议,讲好山东知识产权故事,营造良好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氛围。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和政策宣贯,全省共举办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办案培训班232次,解读加强新时代专利行政裁决工作的意见、知识产权鉴定、人民调解等有关政策50余次。指导实施相关国家标准,覆盖知识产权执法管理人员、调解组织、鉴定机构、代理机构、商品交易市场等相关人员2万余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系列活动,不断厚植全社会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文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