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占比超80%,建成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

济南蝉联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试点评估第一名

2024-04-18 作者: 李丽 黄鑫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丽 黄鑫

  日前,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大力深化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9场,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红薇介绍大力深化项目建设情况。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

  2023年,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全方位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加快扩容优质资源。公共卫生“六大中心”、市中医医院东院区、市三院和市五院康养楼等项目相继建成。截至2023年底,辖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136所,实有床位8.25万张,在岗执业医师4.71万人、注册护士5.62万人,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保持副省级城市首位,医疗机构数、千人口床位数居副省级城市前列。社区医院增至71家,数量居全省第一。
  持续做优健康服务。新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科(中心)3个、省级特色专科5个,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通过国家互联互通“五级乙等”测评,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综合排名列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组第4位,卫生健康信息化治理水平指数列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组第5位。
  不断强化民生保障。建成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医养结合机构床位达1.6万余张。“泉心托”品牌以及预防儿童贫血“小铁人”、儿童眼保健“小瞳人”、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小星星”等行动经验全国推广。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实现全覆盖,蝉联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试点评估第一名。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5.32%,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2.67/10万、1.46‰、2.12‰,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打造国内领先的
托育综合体服务中心

  马红薇介绍,2024年,将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集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促进卫生健康服务更加系统连续、公平可及、优质高效,为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筑牢健康根基。
  聚力强化公共卫生屏障。济南市将持续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快建设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2.0版,区县应用覆盖率超过90%,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占比超80%,切实守牢安全底线。全面完成市县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快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提升医防融合协作水平。深化“健康济南”15个专项行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超过36%,保持全省首位。
  聚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强化项目支撑,加强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速济南医院迁建,市一院、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起步区整合型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建强基层网底,出台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健康发展措施,启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全面补齐基层服务短板,年内所有县和有条件的区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街道全覆盖。提升诊疗能力,争创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实施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持续改善市民就医体验。强化数字赋能,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建设,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攻坚行动,实现三级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调阅共享。
  聚力推动中医传承创新。擦亮“扁鹊故里 康养济南”名片,实施“身边中医”工程,创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各1个。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评选扁鹊精品专科20个、市级中医药名医30名,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1-2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1-2个。完善“借船出海,鲁澳中医药协同发展”模式,力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落地济南。
  聚力抓好全龄健康保障。抓好为民办实事项目“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持续做好二孩三孩生育补贴发放工作,积极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办托、用人单位办托、社会力量办托,打造国内领先的托育综合体服务中心,千人口托位数增至4.70个,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新建儿童友好医院1-2所、儿童保健标准化门诊50所。推进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基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比例超过50%;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全覆盖。
  □ 本报记者 李丽 黄鑫

  日前,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大力深化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9场,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红薇介绍大力深化项目建设情况。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

  2023年,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全方位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加快扩容优质资源。公共卫生“六大中心”、市中医医院东院区、市三院和市五院康养楼等项目相继建成。截至2023年底,辖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136所,实有床位8.25万张,在岗执业医师4.71万人、注册护士5.62万人,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保持副省级城市首位,医疗机构数、千人口床位数居副省级城市前列。社区医院增至71家,数量居全省第一。
  持续做优健康服务。新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科(中心)3个、省级特色专科5个,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通过国家互联互通“五级乙等”测评,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综合排名列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组第4位,卫生健康信息化治理水平指数列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组第5位。
  不断强化民生保障。建成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医养结合机构床位达1.6万余张。“泉心托”品牌以及预防儿童贫血“小铁人”、儿童眼保健“小瞳人”、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小星星”等行动经验全国推广。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实现全覆盖,蝉联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试点评估第一名。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5.32%,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2.67/10万、1.46‰、2.12‰,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打造国内领先的
托育综合体服务中心

  马红薇介绍,2024年,将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集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促进卫生健康服务更加系统连续、公平可及、优质高效,为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筑牢健康根基。
  聚力强化公共卫生屏障。济南市将持续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快建设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2.0版,区县应用覆盖率超过90%,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占比超80%,切实守牢安全底线。全面完成市县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快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提升医防融合协作水平。深化“健康济南”15个专项行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超过36%,保持全省首位。
  聚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强化项目支撑,加强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速济南医院迁建,市一院、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起步区整合型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建强基层网底,出台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健康发展措施,启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全面补齐基层服务短板,年内所有县和有条件的区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街道全覆盖。提升诊疗能力,争创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实施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持续改善市民就医体验。强化数字赋能,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建设,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攻坚行动,实现三级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调阅共享。
  聚力推动中医传承创新。擦亮“扁鹊故里 康养济南”名片,实施“身边中医”工程,创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各1个。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评选扁鹊精品专科20个、市级中医药名医30名,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1-2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1-2个。完善“借船出海,鲁澳中医药协同发展”模式,力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落地济南。
  聚力抓好全龄健康保障。抓好为民办实事项目“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持续做好二孩三孩生育补贴发放工作,积极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办托、用人单位办托、社会力量办托,打造国内领先的托育综合体服务中心,千人口托位数增至4.70个,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新建儿童友好医院1-2所、儿童保健标准化门诊50所。推进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基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比例超过50%;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