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农商银行支持牡丹产业贷款余额超4亿元
一朵花带火一座城
2024-04-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菏泽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走进大棚了解鲜花种植户金融需求。
|
□ 本报记者 徐佳
本报通讯员 鹿升 徐敏 李亚鲁
一朵花带火一座城、一朵花寄托一份情、一朵花造福一方人。在菏泽,一朵牡丹架起了沟通世界的桥梁、编织出交流的纽带,以花为名串联起古今的脉络,激荡着菏泽高质量发展的澎湃之音。
近年来,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积极落实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结合全省农商银行实际,不断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支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助力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在省农信联社指导下,菏泽农商银行不断创新金融服务,着眼于牡丹产业发展,通过金融活水,为牡丹花农、牡丹商户、牡丹企业等提供信贷支持。截至目前,各类涉农贷款余额160亿元,其中支持牡丹产业贷款余额4.13亿元。
党建引领
优化金融服务抓住产业的“根”
近日,菏泽农商银行皇镇支行的党员服务队来到皇镇街道王桥行政村,刚到村里,一阵浓郁的丹皮味道扑面而来。“丹皮是牡丹的干燥根皮,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眼前正是切割、晾晒的季节。我们王桥村312户居民几乎家家从事牡丹芍药产业,面积达到1万多亩,村头大棚里牡丹芍药鲜切花现在都不够卖的。”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建林说。
“大家看,每束花我都会送大家花损两枝、营养液一包……”走进村里的大棚,村民王铭正在直播,观众在直播间下单后,花农立刻把一枝枝刚刚剪下的鲜切花打包装车送往机场。
2019年,皇镇街道办、皇镇人社所、王桥行政村与菏泽农商银行皇镇支行开展“党建共建”,成立联合金融服务宣传队,组织召开村代会、金融知识进万家、致富能手座谈会等活动,对政府出台的创业扶持政策进行大力宣讲。该支行与王桥行政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由农商银行针对村里的牡丹、芍药种植户、个体户、合作社采取集体授信或单户用信的方式,提供专项金融支持。截至目前,该支行已为127户农户、120余家企业提供了创业担保贷,授信3964万元,带动周边2000余人在牡丹芍药相关产业就业。
利民惠民
特色信贷产品做产业链条的“桥”
“快来看!大棚内的这些都开花了,尤其是这株白色的。”中国牡丹园办公室主任田浩宏高兴地说,这是今年春天该园牡丹首次展露芳容。这株牡丹名为白雪塔,花色洁白,花型呈皇冠状,花朵直径达15厘米左右。为拉长牡丹花期,中国牡丹园搭建了4个暖棚,目前棚内牡丹长势良好,该园内大田牡丹在4月10日前后渐次开放,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
田浩宏说,中国牡丹园景区隶属山东美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占地1200亩,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集牡丹品种保护、繁育和观赏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中国牡丹园开园之初,菏泽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便主动上门对接,询问是否有资金需求。
“2023年,在了解到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后,我们立刻赶往企业,为他们量身定制信贷产品,授信1000万元,同时做好配套的金融服务,确保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菏泽农商银行公司部负责人说。
近年来,为支持牡丹企业高质量发展,菏泽农商银行持续加大对牡丹产业等“十强产业”“现代化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成立了金融辅导队,常态化开展“首贷培植”“千企行”等活动。针对牡丹行业、产业的高精尖专业人才,该行创新推出“人才贷”纯信用贷款,省级人才最高授信额度5000万元;针对牡丹科技型企业,推出“科技成果转换贷”;针对拥有牡丹专利权企业,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有效解决了牡丹科创企业“担保难”问题。
注入动能
润泽实体经济做强产业的“魂”
当牡丹花香与西式咖啡碰撞,一种含香微苦、入喉回甘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近日,在鲁西新区的天宝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6万多条牡丹咖啡陆续出产,准备发往北京。
作为一家专注牡丹功能性研发、深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天宝牡丹不断将牡丹深加工向大健康领域延伸,目前已开发出50多个系列产品,其中,牡丹咖啡、牡丹花蕊茶以及以牡丹为元素的功能性食品备受市场青睐。
“2018年公司成立以来,菏泽农商银行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每次来了都是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推荐的信贷产品非常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公司负责人孙春艳说。
为化解产业痛点,切实降低牡丹产业链主体融资成本,菏泽农商银行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推广包括牡丹林权、专利权在内的多种抵质押融资方式,鼎力支持牡丹产业加快发展,探索推出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融资模式,推出牡丹林权抵押贷款、供应链融资等创新产品,全力支持牡丹产业做大做强。
该行以牡丹特色产业扶持为抓手,大力推动农产品储藏保鲜、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物流配送全产业链发展,同时辐射带动周围数千人就业。在产品上,该行量身打造了“丹彩微贷”“幸福种养贷”等信贷品种,全方位满足“三农”、小微企业贷款“短、小、频、快”需求,全力助力牡丹产业兴旺。
本报通讯员 鹿升 徐敏 李亚鲁
一朵花带火一座城、一朵花寄托一份情、一朵花造福一方人。在菏泽,一朵牡丹架起了沟通世界的桥梁、编织出交流的纽带,以花为名串联起古今的脉络,激荡着菏泽高质量发展的澎湃之音。
近年来,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积极落实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结合全省农商银行实际,不断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支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助力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在省农信联社指导下,菏泽农商银行不断创新金融服务,着眼于牡丹产业发展,通过金融活水,为牡丹花农、牡丹商户、牡丹企业等提供信贷支持。截至目前,各类涉农贷款余额160亿元,其中支持牡丹产业贷款余额4.13亿元。
党建引领
优化金融服务抓住产业的“根”
近日,菏泽农商银行皇镇支行的党员服务队来到皇镇街道王桥行政村,刚到村里,一阵浓郁的丹皮味道扑面而来。“丹皮是牡丹的干燥根皮,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眼前正是切割、晾晒的季节。我们王桥村312户居民几乎家家从事牡丹芍药产业,面积达到1万多亩,村头大棚里牡丹芍药鲜切花现在都不够卖的。”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建林说。
“大家看,每束花我都会送大家花损两枝、营养液一包……”走进村里的大棚,村民王铭正在直播,观众在直播间下单后,花农立刻把一枝枝刚刚剪下的鲜切花打包装车送往机场。
2019年,皇镇街道办、皇镇人社所、王桥行政村与菏泽农商银行皇镇支行开展“党建共建”,成立联合金融服务宣传队,组织召开村代会、金融知识进万家、致富能手座谈会等活动,对政府出台的创业扶持政策进行大力宣讲。该支行与王桥行政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由农商银行针对村里的牡丹、芍药种植户、个体户、合作社采取集体授信或单户用信的方式,提供专项金融支持。截至目前,该支行已为127户农户、120余家企业提供了创业担保贷,授信3964万元,带动周边2000余人在牡丹芍药相关产业就业。
利民惠民
特色信贷产品做产业链条的“桥”
“快来看!大棚内的这些都开花了,尤其是这株白色的。”中国牡丹园办公室主任田浩宏高兴地说,这是今年春天该园牡丹首次展露芳容。这株牡丹名为白雪塔,花色洁白,花型呈皇冠状,花朵直径达15厘米左右。为拉长牡丹花期,中国牡丹园搭建了4个暖棚,目前棚内牡丹长势良好,该园内大田牡丹在4月10日前后渐次开放,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
田浩宏说,中国牡丹园景区隶属山东美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占地1200亩,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集牡丹品种保护、繁育和观赏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中国牡丹园开园之初,菏泽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便主动上门对接,询问是否有资金需求。
“2023年,在了解到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后,我们立刻赶往企业,为他们量身定制信贷产品,授信1000万元,同时做好配套的金融服务,确保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菏泽农商银行公司部负责人说。
近年来,为支持牡丹企业高质量发展,菏泽农商银行持续加大对牡丹产业等“十强产业”“现代化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成立了金融辅导队,常态化开展“首贷培植”“千企行”等活动。针对牡丹行业、产业的高精尖专业人才,该行创新推出“人才贷”纯信用贷款,省级人才最高授信额度5000万元;针对牡丹科技型企业,推出“科技成果转换贷”;针对拥有牡丹专利权企业,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有效解决了牡丹科创企业“担保难”问题。
注入动能
润泽实体经济做强产业的“魂”
当牡丹花香与西式咖啡碰撞,一种含香微苦、入喉回甘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近日,在鲁西新区的天宝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6万多条牡丹咖啡陆续出产,准备发往北京。
作为一家专注牡丹功能性研发、深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天宝牡丹不断将牡丹深加工向大健康领域延伸,目前已开发出50多个系列产品,其中,牡丹咖啡、牡丹花蕊茶以及以牡丹为元素的功能性食品备受市场青睐。
“2018年公司成立以来,菏泽农商银行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每次来了都是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推荐的信贷产品非常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公司负责人孙春艳说。
为化解产业痛点,切实降低牡丹产业链主体融资成本,菏泽农商银行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推广包括牡丹林权、专利权在内的多种抵质押融资方式,鼎力支持牡丹产业加快发展,探索推出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融资模式,推出牡丹林权抵押贷款、供应链融资等创新产品,全力支持牡丹产业做大做强。
该行以牡丹特色产业扶持为抓手,大力推动农产品储藏保鲜、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物流配送全产业链发展,同时辐射带动周围数千人就业。在产品上,该行量身打造了“丹彩微贷”“幸福种养贷”等信贷品种,全方位满足“三农”、小微企业贷款“短、小、频、快”需求,全力助力牡丹产业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