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教育让受处分干部从有错变有为

2024-03-22 作者: 从春龙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张霞 徐慧 报道
  本报烟台讯 “刚受到处分时,思想包袱很重,总感觉走到哪里都抬不起头。但让我非常感动的是纪检监察干部在不停鼓励我,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组织并没有放弃我,我会尽力消除心理负担,重整行装再出发。”近日,福山区纪委监委对一名受处分干部回访时,他如释重负,感慨颇多。
  近年来,福山区纪委监委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把回访教育作为日常监督的经常性工作,多措并举提升回访教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在帮助受处分党员干部提高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同时,促使他们强化责任担当,规范履职用权。
  为把回访教育做到点子上、做进心坎里,该区纪委监委根据受处分人员的错误性质和情节、处分类型、处分期间个人表现等,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综合采取“访、谈、评、荐”深度回访措施,通过座谈、电话、走访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和释纪释法工作。回访中,对因受处分有抵触情绪的,工作人员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引导其认识错误走出思想误区;对因受处分思想包袱过重的,引导其解开心结,实现轻装前行;对认错悔错态度诚恳的,勉励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让他们在组织关爱中重塑自我再出发,实现从“有错”到“有为”转变。
  “近期结合回访了解和综合评价情况,我们出台了受处分干部教育管理鉴定暂行办法,实事求是评价受处分干部的综合表现,适时将回访意见向相关单位党组织及组织人事部门反馈,作为恢复党员权利、考核评比、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使受处分人员放下思想包袱,增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该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张霞 徐慧 报道
  本报烟台讯 “刚受到处分时,思想包袱很重,总感觉走到哪里都抬不起头。但让我非常感动的是纪检监察干部在不停鼓励我,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组织并没有放弃我,我会尽力消除心理负担,重整行装再出发。”近日,福山区纪委监委对一名受处分干部回访时,他如释重负,感慨颇多。
  近年来,福山区纪委监委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把回访教育作为日常监督的经常性工作,多措并举提升回访教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在帮助受处分党员干部提高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同时,促使他们强化责任担当,规范履职用权。
  为把回访教育做到点子上、做进心坎里,该区纪委监委根据受处分人员的错误性质和情节、处分类型、处分期间个人表现等,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综合采取“访、谈、评、荐”深度回访措施,通过座谈、电话、走访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和释纪释法工作。回访中,对因受处分有抵触情绪的,工作人员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引导其认识错误走出思想误区;对因受处分思想包袱过重的,引导其解开心结,实现轻装前行;对认错悔错态度诚恳的,勉励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让他们在组织关爱中重塑自我再出发,实现从“有错”到“有为”转变。
  “近期结合回访了解和综合评价情况,我们出台了受处分干部教育管理鉴定暂行办法,实事求是评价受处分干部的综合表现,适时将回访意见向相关单位党组织及组织人事部门反馈,作为恢复党员权利、考核评比、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使受处分人员放下思想包袱,增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该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