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
菏泽:对标而行 积势蓄能
2024-03-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陈新振
2月26日至28日,菏泽市委书记张伦,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英率菏泽市党政代表团赴江苏省无锡市、苏州市、常州市、泰州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确保2024年开好头起好步。
为什么要对标长三角城市?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菏泽市实施工业经济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如何主动在“双循环”格局中找准定位,在“新竞合”态势中把握机遇,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以招商的突破引领动能的突破,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厚植未来?
在菏泽新春第一会上,张伦说:“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招商,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长三角是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无锡市、苏州市、常州市、泰州市的高质量发展经验,是菏泽市各级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鲜活教材。
在长三角看什么?
看产业。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被公认为全球高精尖技术竞赛场的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无锡最具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爆发力的“王牌产业”。无锡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中国制造业最具竞争力城市,探究无锡实现高水平新型工业化之路,突出集群发展、在培育产业链上不断实现新作为,是一条重要的经验。这与菏泽市积极推动优势产业向“链”而行,全面推行“链长制”,高位推动串链企业膨胀壮大、聚势而强的做法,不谋而合。
看开放。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苏州是一座开放之城。苏州市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循环、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构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发展格局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菏泽学习思考。
看创新。从“工业重镇”到“智造名城”,常州着力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光伏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代表团先后来到“两湖”创新区规划展示馆、理想汽车常州基地、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仔细听取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当地拓展新空间、培育新动能的好经验好做法。
看转型。泰州聚焦特色产业链、紧盯重点项目,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和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代表团深入了解泰州发展新成就,对泰州市围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抓大项目、大招商、大服务,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做大做强的魄力和举措表示钦佩。
学到了什么?怎么干?
通过学习考察,考察团为长三角的奋进态势、发展成效和拼搏干劲感到“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从4市大手笔推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改革开放、营商环境优化等实践中深受启发,将潜心学习借鉴这些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当好行动派、实干家,推动菏泽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
张伦说,思想境界决定发展层次,抓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开阔眼界、抬高标杆,对标先进、勇攀高峰,敢于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
产业生态赢得未来,抓产业必须坚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要积极挖掘资源潜能、放大比较优势,抢占新赛道、新风口,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强化人才支撑,高度重视创新,着力推动产业升级,努力打造更高层次、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大项目促进大发展,抓招商必须坚持“尽锐出击、以快制胜”。要开展更多专业性、前瞻性、精准性、实效性招商,努力招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环境越优发展越快,抓环境必须坚持“城市提质、干部提能”。要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打造更优法治环境,不断提升干部队伍专业、敬业精神,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通讯员 陈新振
2月26日至28日,菏泽市委书记张伦,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英率菏泽市党政代表团赴江苏省无锡市、苏州市、常州市、泰州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确保2024年开好头起好步。
为什么要对标长三角城市?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菏泽市实施工业经济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如何主动在“双循环”格局中找准定位,在“新竞合”态势中把握机遇,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以招商的突破引领动能的突破,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厚植未来?
在菏泽新春第一会上,张伦说:“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招商,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长三角是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无锡市、苏州市、常州市、泰州市的高质量发展经验,是菏泽市各级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鲜活教材。
在长三角看什么?
看产业。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被公认为全球高精尖技术竞赛场的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无锡最具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爆发力的“王牌产业”。无锡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中国制造业最具竞争力城市,探究无锡实现高水平新型工业化之路,突出集群发展、在培育产业链上不断实现新作为,是一条重要的经验。这与菏泽市积极推动优势产业向“链”而行,全面推行“链长制”,高位推动串链企业膨胀壮大、聚势而强的做法,不谋而合。
看开放。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苏州是一座开放之城。苏州市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循环、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构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发展格局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菏泽学习思考。
看创新。从“工业重镇”到“智造名城”,常州着力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光伏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代表团先后来到“两湖”创新区规划展示馆、理想汽车常州基地、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仔细听取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当地拓展新空间、培育新动能的好经验好做法。
看转型。泰州聚焦特色产业链、紧盯重点项目,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和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代表团深入了解泰州发展新成就,对泰州市围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抓大项目、大招商、大服务,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做大做强的魄力和举措表示钦佩。
学到了什么?怎么干?
通过学习考察,考察团为长三角的奋进态势、发展成效和拼搏干劲感到“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从4市大手笔推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改革开放、营商环境优化等实践中深受启发,将潜心学习借鉴这些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当好行动派、实干家,推动菏泽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
张伦说,思想境界决定发展层次,抓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开阔眼界、抬高标杆,对标先进、勇攀高峰,敢于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
产业生态赢得未来,抓产业必须坚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要积极挖掘资源潜能、放大比较优势,抢占新赛道、新风口,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强化人才支撑,高度重视创新,着力推动产业升级,努力打造更高层次、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大项目促进大发展,抓招商必须坚持“尽锐出击、以快制胜”。要开展更多专业性、前瞻性、精准性、实效性招商,努力招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环境越优发展越快,抓环境必须坚持“城市提质、干部提能”。要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打造更优法治环境,不断提升干部队伍专业、敬业精神,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