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吟诵上“村晚”

2024-02-19 作者: 孟一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孟一
   本报通讯员 徐雪峰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2月10日农历大年初一,新春的暖阳斜掠过曲阜市陵城镇星家村刚搭起没多久的舞台,与一段充满音律感的古诗文唱词完美融合在了一起。10岁的星梓琳穿着喜庆的大红衣裳,精神饱满地站在舞台中央,用一段悠扬的吟诵,为喜庆的中国年平添了一抹儒风雅韵。
  “咦!这些小娃娃咋这么能?还能把诗词唱成‘歌’!”因为吟诵的韵律简单明了、朗朗上口,一些村民听了几遍就开始跟着哼唱起来,这突如其来的“合唱”,不仅把“村晚”的气氛烘上了高潮,更从一个小切口印证了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
  曲阜人的春节,怎么能少了传统文化节目?听说村里要办“村晚”,在城里当语文老师的村民张维玉主动请缨,临时从街坊邻居家“借”来了15名小学生,想要做一次《诗经》吟诵与《论语》诵读的混搭尝试。说“借”,是因为张维玉心里并没有底,不知道这紧急拼凑的“小草台班子”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把节目顺利、完整地呈现出来。
  好在小演员们对传统文化都很熟悉,不仅各所小学都设有经典诵读等传统文化课,村里的助教所还会定期请来结对高校——济宁学院的大学生们给孩子们上中国鼓、古筝等艺术兴趣班,村娃们远超预期的文化和文艺“底子”,很快打消了张维玉的疑虑。
  “听说要上台表演传统文化节目,孩子们在排练时一个比一个认真、一个比一个努力。特别是梓琳,为了站好自己的‘C位’,一下午就把要吟诵的段落唱了几十遍。”谈到小演员们紧急“备战”时的专注表现,张维玉直言不可思议。紧急替补登台的“救火员”可以读诗读半宿,5岁的小娃娃也能为了舞好龙在土里滚三天……孩子们小小身体里蕴含的巨大能量和传承好传统文化的自觉使命感,超乎了张维玉的想象。
  村民们的吆喝和掌声是演出效果最真实的反映,在这场名为“满天星”的“村晚”上,孩子们的表演不仅很顺利、很出彩,还很有文化影响力。
  “‘唱’比‘读’更有吸引力。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诗经》读出来,可能很难引起大家对内容的兴趣。现在改用唱的,我刚下台就有小朋友和叔叔阿姨问我‘歌词’是什么意思,我就把投桃报李、珍重情意永相好的《诗经》故事讲给他们听。我觉得我们比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更懂传统文化,所以想用自己的表演感染和影响他们!”说起在“村晚”中当上主角的感受,目前在曲阜市实验小学读5年级的星梓琳说话一副“小大人”的语调,她说,“我们村大多数人都姓星,凑在一起就是一条星河,今天,我们都是这条星河中最闪亮的那一颗!”
  □ 本报记者 孟一
   本报通讯员 徐雪峰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2月10日农历大年初一,新春的暖阳斜掠过曲阜市陵城镇星家村刚搭起没多久的舞台,与一段充满音律感的古诗文唱词完美融合在了一起。10岁的星梓琳穿着喜庆的大红衣裳,精神饱满地站在舞台中央,用一段悠扬的吟诵,为喜庆的中国年平添了一抹儒风雅韵。
  “咦!这些小娃娃咋这么能?还能把诗词唱成‘歌’!”因为吟诵的韵律简单明了、朗朗上口,一些村民听了几遍就开始跟着哼唱起来,这突如其来的“合唱”,不仅把“村晚”的气氛烘上了高潮,更从一个小切口印证了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
  曲阜人的春节,怎么能少了传统文化节目?听说村里要办“村晚”,在城里当语文老师的村民张维玉主动请缨,临时从街坊邻居家“借”来了15名小学生,想要做一次《诗经》吟诵与《论语》诵读的混搭尝试。说“借”,是因为张维玉心里并没有底,不知道这紧急拼凑的“小草台班子”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把节目顺利、完整地呈现出来。
  好在小演员们对传统文化都很熟悉,不仅各所小学都设有经典诵读等传统文化课,村里的助教所还会定期请来结对高校——济宁学院的大学生们给孩子们上中国鼓、古筝等艺术兴趣班,村娃们远超预期的文化和文艺“底子”,很快打消了张维玉的疑虑。
  “听说要上台表演传统文化节目,孩子们在排练时一个比一个认真、一个比一个努力。特别是梓琳,为了站好自己的‘C位’,一下午就把要吟诵的段落唱了几十遍。”谈到小演员们紧急“备战”时的专注表现,张维玉直言不可思议。紧急替补登台的“救火员”可以读诗读半宿,5岁的小娃娃也能为了舞好龙在土里滚三天……孩子们小小身体里蕴含的巨大能量和传承好传统文化的自觉使命感,超乎了张维玉的想象。
  村民们的吆喝和掌声是演出效果最真实的反映,在这场名为“满天星”的“村晚”上,孩子们的表演不仅很顺利、很出彩,还很有文化影响力。
  “‘唱’比‘读’更有吸引力。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诗经》读出来,可能很难引起大家对内容的兴趣。现在改用唱的,我刚下台就有小朋友和叔叔阿姨问我‘歌词’是什么意思,我就把投桃报李、珍重情意永相好的《诗经》故事讲给他们听。我觉得我们比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更懂传统文化,所以想用自己的表演感染和影响他们!”说起在“村晚”中当上主角的感受,目前在曲阜市实验小学读5年级的星梓琳说话一副“小大人”的语调,她说,“我们村大多数人都姓星,凑在一起就是一条星河,今天,我们都是这条星河中最闪亮的那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