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新年“战袍”

2024-02-12 作者: 李岳岳 来源: 大众日报
  □ 李岳岳

  龙年伊始,一岁半的女儿穿上了她的新年“战袍”——一件新中式拜年服。红色的马面裙,搭配斜襟白领红棉袄,再戴一顶醒狮帽,背上刺绣龙头小挎包,这一身穿戴下来,简直就是“行走的年味儿”。
  新年买新衣,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感。而今年新衣的年味儿似乎更足一点,带有龙元素的汉服火爆出圈、备受追捧,成为大家的年服首选。打开社交软件,在“晒出你的新年战袍”相关话题中,新中式汉服占据了大半江山。或许是国潮、国风崛起带来的传统文化复归,也或许是“龙”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标识,总之,这个龙年,不少人对新中式汉服情有独钟,想要把浓浓的年味儿穿在身上。
  在古代,新年流行穿“青衣”,是应“立春”之景,有万物生发、勃勃生机之寓意,展现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待与向往。在物质匮乏时期,给旧衣拆洗棉花、打上补丁,或者条件好的能穿上一身新棉袄棉裤,就算是过年。改革开放后,新年新衣的颜色、款式越来越多,韩流、日系、欧美风等文化冲击,开始影响人们的穿衣审美,小西装、羽绒服、牛仔裤等纷纷登场。近几年,传统文化“跨界”参与当代艺术设计、融入现代文化潮流,一股新的“中国风”已成设计风尚。于是,带有中国元素的潮牌、旗袍、新中式汉服等,更多地出现在春节穿搭中。
  在中国人最看重的节庆期间,把“传统文化”穿在身上、化为日常,彰显了我们强烈的文化自信。其实中国人过年,过的就是“文化年”,传承不息的文化味儿也是年味儿的深厚滋养。一件件汉服“战袍”,让流动的传统与生动的当代对接,不仅构建起人们与历史的连接,也构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显示出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的复归,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古。今天汉服之所以能够走进大众,不仅因为其浓厚的文化气息,还在于其兼具时尚与便捷,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场景。现在看看,大街小巷、古镇景区、甚至通勤的地铁,国外的街头,都有汉服的身影。我们的传统服饰,是复古的,也是时尚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正是因为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创造,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传统节日赋能,汉服才能散发持久的文化魅力。
  这两天,我也在网上给自己下单了一件马面裙,虽然春节期间不能发货,但是跃跃欲试的心情却是等不及了。等到了货,我也要穿上它去景区、博物馆、古街古巷,体验一把穿越时空的感觉。
  □ 李岳岳

  龙年伊始,一岁半的女儿穿上了她的新年“战袍”——一件新中式拜年服。红色的马面裙,搭配斜襟白领红棉袄,再戴一顶醒狮帽,背上刺绣龙头小挎包,这一身穿戴下来,简直就是“行走的年味儿”。
  新年买新衣,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感。而今年新衣的年味儿似乎更足一点,带有龙元素的汉服火爆出圈、备受追捧,成为大家的年服首选。打开社交软件,在“晒出你的新年战袍”相关话题中,新中式汉服占据了大半江山。或许是国潮、国风崛起带来的传统文化复归,也或许是“龙”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标识,总之,这个龙年,不少人对新中式汉服情有独钟,想要把浓浓的年味儿穿在身上。
  在古代,新年流行穿“青衣”,是应“立春”之景,有万物生发、勃勃生机之寓意,展现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待与向往。在物质匮乏时期,给旧衣拆洗棉花、打上补丁,或者条件好的能穿上一身新棉袄棉裤,就算是过年。改革开放后,新年新衣的颜色、款式越来越多,韩流、日系、欧美风等文化冲击,开始影响人们的穿衣审美,小西装、羽绒服、牛仔裤等纷纷登场。近几年,传统文化“跨界”参与当代艺术设计、融入现代文化潮流,一股新的“中国风”已成设计风尚。于是,带有中国元素的潮牌、旗袍、新中式汉服等,更多地出现在春节穿搭中。
  在中国人最看重的节庆期间,把“传统文化”穿在身上、化为日常,彰显了我们强烈的文化自信。其实中国人过年,过的就是“文化年”,传承不息的文化味儿也是年味儿的深厚滋养。一件件汉服“战袍”,让流动的传统与生动的当代对接,不仅构建起人们与历史的连接,也构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显示出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的复归,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古。今天汉服之所以能够走进大众,不仅因为其浓厚的文化气息,还在于其兼具时尚与便捷,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场景。现在看看,大街小巷、古镇景区、甚至通勤的地铁,国外的街头,都有汉服的身影。我们的传统服饰,是复古的,也是时尚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正是因为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创造,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传统节日赋能,汉服才能散发持久的文化魅力。
  这两天,我也在网上给自己下单了一件马面裙,虽然春节期间不能发货,但是跃跃欲试的心情却是等不及了。等到了货,我也要穿上它去景区、博物馆、古街古巷,体验一把穿越时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