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窗
渐行渐远的“猜拳”
2024-02-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孙德明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迭,历史上的“觞政”之令,逐渐被淘汰,遗留下来的只有寥寥几个单薄而简单的酒游戏。历经各朝代文人墨客的润色修正,渐渐演变为现代饮酒助兴的猜拳和形式多样的搏酒之酒游戏,传衍至今。然而近些年来,酒桌上却几乎没人划猜拳了。致使该拳濒临失传的边缘。
所谓猜拳,民间又称之为“响拳”和“压拳”。其形式多种多样,是我国酒文化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人们往往在婚礼、节日等喜庆时刻进行;尤其在春节期间,亲朋团聚,大伙儿欢聚一堂之时,便时常猜拳行令,以示助兴。响亮响亮人财两旺。“响拳”自古有着吉祥之寓意,故被人们所广泛推崇。
我们淄博地区的“响拳”口诀是:拳头为零;一心敬你;哥俩好(二)呀;三桃源(三星高照)呀;四喜来财(四红四喜);五魁首(五福同寿)呀;六六大顺(六顺财);七个巧(巧到七)呀;醉八仙(发发发)呀;快喝酒(九)呀;满堂红(十全福)呀。
该“响拳”只是“响拳”中有代表性的一种;往往用第一二句作客套,以示礼貌。譬如:一心敬你,哥俩好呀。故又得名“哥俩好拳”。而后,可酌情任意出拳伸指喊数,且双方每划出一拳,必喊出一个数,同时伸指比画一个数。若甲所喊之数,恰好乃双方出拳之数相加之和,则输赢立判,甲胜;反之则乙胜;输者喝酒。若双方所喊之数,都非出拳表示之数,则输赢未定;直至决出胜负。如喊出数未出拳,或伸出拳未喊出数,均为失拳;口拳不一,所喊之数非出拳之数,一般情况亦为失拳。按惯例,定会被罚酒。此乃我地区至今仍流行的猜拳游戏。双方对峙,贵在揣测、把握对方心理;根据经验和掌握的对手信息,灵活机动取胜。在亲朋畅所欲言、欢欢乐乐之际,行猜拳之令,客人增添酒兴的同时,也将喜庆的气氛推向高潮。
还有一种酒席上的拳,只出拳不发声,名叫“压拳”。在乡村广为流行。
此拳比起“响拳”来较为简单。甲乙双方只在那里出拳伸指而已。且每划一拳,伸出一根手指。正式开始之时,甲乙双方各自伸出二拇指,以示礼貌后,便可随意出拳伸指。即:大拇指压二拇指,二拇指压中指,中指压无名指,无名指(有时用拳头代替)压小拇指,小拇指压大拇指,后以此类推,衔接不断,待甲乙双方出拳相近(除小拇指与大拇指外),大的为赢,反之为输。此拳也可以多人参与,并同时出拳相搏。其规则基本不变。
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时,酒场上往往有好事者,为了惩罚某个狂妄之徒,或者只是想追求刺激,看个热闹而已,如此便主动牵头,合伙商量好“拳策”后,玩起了多人出拳的“蒙人”游戏。譬如按其既定顺序出拳伸指,即:大拇指、二拇指、中指、无名指等,以此类推,失误者为输云云。于是那位被设计者,由于无法按其路数出拳,便频频失误,连连饮酒。末了,便在众人的笑噱声中,喝得云里雾里、酩酊大醉了,自己还未弄明白咋回事呢。为此,曾有人赋诗曰:“指头乱舞招招错,诡客顺序步步灵;无乃飘摇回身卧,糟糠痛骂至天明。”
总之,如此逞一时之快的“恶作剧”,一旦出了大问题,全桌人难辞其咎!
亲朋相聚,划“响拳”也好,划“压拳”也罢,皆是为了高兴,应切实把握好分寸才是。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迭,历史上的“觞政”之令,逐渐被淘汰,遗留下来的只有寥寥几个单薄而简单的酒游戏。历经各朝代文人墨客的润色修正,渐渐演变为现代饮酒助兴的猜拳和形式多样的搏酒之酒游戏,传衍至今。然而近些年来,酒桌上却几乎没人划猜拳了。致使该拳濒临失传的边缘。
所谓猜拳,民间又称之为“响拳”和“压拳”。其形式多种多样,是我国酒文化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人们往往在婚礼、节日等喜庆时刻进行;尤其在春节期间,亲朋团聚,大伙儿欢聚一堂之时,便时常猜拳行令,以示助兴。响亮响亮人财两旺。“响拳”自古有着吉祥之寓意,故被人们所广泛推崇。
我们淄博地区的“响拳”口诀是:拳头为零;一心敬你;哥俩好(二)呀;三桃源(三星高照)呀;四喜来财(四红四喜);五魁首(五福同寿)呀;六六大顺(六顺财);七个巧(巧到七)呀;醉八仙(发发发)呀;快喝酒(九)呀;满堂红(十全福)呀。
该“响拳”只是“响拳”中有代表性的一种;往往用第一二句作客套,以示礼貌。譬如:一心敬你,哥俩好呀。故又得名“哥俩好拳”。而后,可酌情任意出拳伸指喊数,且双方每划出一拳,必喊出一个数,同时伸指比画一个数。若甲所喊之数,恰好乃双方出拳之数相加之和,则输赢立判,甲胜;反之则乙胜;输者喝酒。若双方所喊之数,都非出拳表示之数,则输赢未定;直至决出胜负。如喊出数未出拳,或伸出拳未喊出数,均为失拳;口拳不一,所喊之数非出拳之数,一般情况亦为失拳。按惯例,定会被罚酒。此乃我地区至今仍流行的猜拳游戏。双方对峙,贵在揣测、把握对方心理;根据经验和掌握的对手信息,灵活机动取胜。在亲朋畅所欲言、欢欢乐乐之际,行猜拳之令,客人增添酒兴的同时,也将喜庆的气氛推向高潮。
还有一种酒席上的拳,只出拳不发声,名叫“压拳”。在乡村广为流行。
此拳比起“响拳”来较为简单。甲乙双方只在那里出拳伸指而已。且每划一拳,伸出一根手指。正式开始之时,甲乙双方各自伸出二拇指,以示礼貌后,便可随意出拳伸指。即:大拇指压二拇指,二拇指压中指,中指压无名指,无名指(有时用拳头代替)压小拇指,小拇指压大拇指,后以此类推,衔接不断,待甲乙双方出拳相近(除小拇指与大拇指外),大的为赢,反之为输。此拳也可以多人参与,并同时出拳相搏。其规则基本不变。
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时,酒场上往往有好事者,为了惩罚某个狂妄之徒,或者只是想追求刺激,看个热闹而已,如此便主动牵头,合伙商量好“拳策”后,玩起了多人出拳的“蒙人”游戏。譬如按其既定顺序出拳伸指,即:大拇指、二拇指、中指、无名指等,以此类推,失误者为输云云。于是那位被设计者,由于无法按其路数出拳,便频频失误,连连饮酒。末了,便在众人的笑噱声中,喝得云里雾里、酩酊大醉了,自己还未弄明白咋回事呢。为此,曾有人赋诗曰:“指头乱舞招招错,诡客顺序步步灵;无乃飘摇回身卧,糟糠痛骂至天明。”
总之,如此逞一时之快的“恶作剧”,一旦出了大问题,全桌人难辞其咎!
亲朋相聚,划“响拳”也好,划“压拳”也罢,皆是为了高兴,应切实把握好分寸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