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深处,清线工在行动
2024-01-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贾瑞君
本报通讯员 陈俊 蒋云龙 张新峰
冬日清晨七点,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是漆黑一片。但在沙漠腹地的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公司SGC2110队营地,却已是灯火通明,一派繁忙。
简短的安全晨会后,十几名穿戴着防护服和头盔的清线工快步跨上沙漠摩托车,驶向大漠深处。这一天,每个小组要清查地震测线115公里。这样的工作,清线工汤荣平已经整整干了十个年头。
从徒步到“越野腾飞”
“刚组建那两年,我们手拿GPS,沿旧测线徒步找点,一天最多干20公里,还累得很。自从有了沙漠摩托,再也不愁翻沙梁了,工作效率翻了近六倍。”55岁的汤荣平,黝黑的脸庞上写满自豪。
几年前,SGC2110队配备了16台沙漠全地形摩托车,清线作业实现了机械化。“现在使用的全地形车是2023年6月列装的第三代车型。”SGC2110队经理姜崇伟介绍。
在大沙漠地区清线,不仅要拼装备,更得拼技术、拼管理。SGC2110队自主研发了“电热销毁法”,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无人机AI识别、北斗导航定位的自动存储数据软件等技术的创新应用更是为清线施工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
SGC2110队聚焦“策划、保障、管控”三大环节探索科学管理模式,驰而不息加强“三基”建设,形成了“施工指导、推路搬迁、现场清查、资料整理”标准化清线作业体系,确保清线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发挥特长,守护一方平安
“你们在沙漠边缘清除销毁了一大批历史遗留勘探物品,进一步消除了治安隐患,为社会稳定作出突出贡献……”这是一封来自新疆巴楚县有关部门的感谢信。
“那是2022年10月份,巴楚县有关部门邀请我们去清查处置遗留物品。”姜崇伟回忆,当时队伍施工的区域离巴楚县比较远,顺公路出发距离长,还有疫情风险。经过多次方案论证,他们果断选择横穿沙漠无人区。8名党员和业务骨干,乘坐4台全地形车,穿越沙漠260公里,到达目的地后,立即配合有关部门搜索排查。累了,钻进帐篷眯一会儿,饿了,就吃方便面充充饥。最终,仅用三天时间就出色完成任务。
10年间,像这样的应急任务,SGC2110队先后协助当地有关部门排查排爆49次,被上级部门授予清查整治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荣誉称号。
大漠深处安个家
2023年11月20日,完成当年清线项目后,清线工李海军拆卸下电瓶,给心爱的全地形车做本年度最后一次保养,以便来年继续投入新的战斗。
他身后,一座集宿舍、餐厅、洗澡房、洗衣房、健身房等于一身的营地矗立在荒漠中。这就是SGC2110队员们的家。
清线施工要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作业小组每天要返回营地补充油料、饮用水与食物等,路途遥远、道路复杂颠簸。恶劣的作业环境,考验着队员的意志和作风。
“在寥无人烟的荒漠清线,首先要建好队员们的家。”SGC2110队党支部书记纪昌庆说,他们积极推进“宾馆式营地、物业式管理、家政式服务”的“三式”管理建设,提升员工幸福指数。该支部还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强化一人一事思想工作,增强员工向心力和凝聚力。一系列人性化的贴心举措,让队员们在大漠深处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保证了工作的干劲和动力。
本报通讯员 陈俊 蒋云龙 张新峰
冬日清晨七点,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是漆黑一片。但在沙漠腹地的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公司SGC2110队营地,却已是灯火通明,一派繁忙。
简短的安全晨会后,十几名穿戴着防护服和头盔的清线工快步跨上沙漠摩托车,驶向大漠深处。这一天,每个小组要清查地震测线115公里。这样的工作,清线工汤荣平已经整整干了十个年头。
从徒步到“越野腾飞”
“刚组建那两年,我们手拿GPS,沿旧测线徒步找点,一天最多干20公里,还累得很。自从有了沙漠摩托,再也不愁翻沙梁了,工作效率翻了近六倍。”55岁的汤荣平,黝黑的脸庞上写满自豪。
几年前,SGC2110队配备了16台沙漠全地形摩托车,清线作业实现了机械化。“现在使用的全地形车是2023年6月列装的第三代车型。”SGC2110队经理姜崇伟介绍。
在大沙漠地区清线,不仅要拼装备,更得拼技术、拼管理。SGC2110队自主研发了“电热销毁法”,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无人机AI识别、北斗导航定位的自动存储数据软件等技术的创新应用更是为清线施工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
SGC2110队聚焦“策划、保障、管控”三大环节探索科学管理模式,驰而不息加强“三基”建设,形成了“施工指导、推路搬迁、现场清查、资料整理”标准化清线作业体系,确保清线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发挥特长,守护一方平安
“你们在沙漠边缘清除销毁了一大批历史遗留勘探物品,进一步消除了治安隐患,为社会稳定作出突出贡献……”这是一封来自新疆巴楚县有关部门的感谢信。
“那是2022年10月份,巴楚县有关部门邀请我们去清查处置遗留物品。”姜崇伟回忆,当时队伍施工的区域离巴楚县比较远,顺公路出发距离长,还有疫情风险。经过多次方案论证,他们果断选择横穿沙漠无人区。8名党员和业务骨干,乘坐4台全地形车,穿越沙漠260公里,到达目的地后,立即配合有关部门搜索排查。累了,钻进帐篷眯一会儿,饿了,就吃方便面充充饥。最终,仅用三天时间就出色完成任务。
10年间,像这样的应急任务,SGC2110队先后协助当地有关部门排查排爆49次,被上级部门授予清查整治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荣誉称号。
大漠深处安个家
2023年11月20日,完成当年清线项目后,清线工李海军拆卸下电瓶,给心爱的全地形车做本年度最后一次保养,以便来年继续投入新的战斗。
他身后,一座集宿舍、餐厅、洗澡房、洗衣房、健身房等于一身的营地矗立在荒漠中。这就是SGC2110队员们的家。
清线施工要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作业小组每天要返回营地补充油料、饮用水与食物等,路途遥远、道路复杂颠簸。恶劣的作业环境,考验着队员的意志和作风。
“在寥无人烟的荒漠清线,首先要建好队员们的家。”SGC2110队党支部书记纪昌庆说,他们积极推进“宾馆式营地、物业式管理、家政式服务”的“三式”管理建设,提升员工幸福指数。该支部还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强化一人一事思想工作,增强员工向心力和凝聚力。一系列人性化的贴心举措,让队员们在大漠深处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保证了工作的干劲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