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首创金融机构参与村庄规划及实施

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沂蒙好例

2024-01-12 作者: 纪伟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纪伟

  金融机构可以参与乡村规划,美德积分能换成真金白银,山林里的好空气成了贷款抵押物,降水指数与气象指数都能上保险……近年来,随着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金改试验区”)建设的推进,一系列推动乡村振兴的金融实招在沂蒙老区落地生根。1月8日,记者从临沂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了解到,经过三年的建设,临沂市积极探索富有沂蒙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形成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沂蒙好例,推动普惠金融为临沂农业农村发展带来全面提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据临沂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佃农介绍,自2023年9月开始,临沂市金改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金改试验区首批“十大创新成果”征集评选活动,共征集成果50余项,评出10项优秀创新成果。分别是:创新探索美德积分金融转化机制、创新开发“四雁振兴类”贷款、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综合信息平台、北方山区县实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新路径——蒙阴县的探索、拓展木业“共保体”新模式助力木业产业风险减量保障增量、金融助力“双社联合”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沂南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三农产品创新基地、基金助力乡村振兴和金融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工作等10项。
  为深入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农村地区,临沂市首创金融机构参与村庄规划及实施。按照临沂市委、市政府“五个连片”总体发展思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村庄规划全过程,兰陵县金融机构发挥经济参谋作用,提出推动美丽乡村经济发展意见建议22条,为“田园新城”村庄项目建设提供担保资金11.1亿元,金融配套资金17亿元。
  为不断扩大涉农领域有效金融供给,临沂市创新“美德+积分+金融”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用贷款规模和融资支持,已实现县(区)和镇(街)全覆盖,累计转化美德积分贷款71.6亿元。
  为创新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临沂市推动蒙阴县、费县入选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其中,费县成立了全省首个生态资源转化赋能中心,创新推出八大系列生态金融产品,办理信贷业务86笔1.28亿元;蒙阴县在全省率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生态资源金融赋能及整合开发等模式路径,依据县、乡、村三级GEP核算结果,创推古树名木“生态贷”、森林资源“碳金融”等绿色金融产品10余项,发放全省首笔碳汇质押贷款7000万元。
  为持续强化金融惠农政策保障,临沂市探索“农业保险+”新模式,创新全省首单民间林长森林碳汇价值保险、蜜蜂养殖降水指数保险、金银花气象指数保险和“生猪保险+期货”“玉米保险+期货”等特色保险业务,累计保额超过180亿元,极大地缓解了农户负担,推动农业保险成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保障。
  下一步,临沂市将坚持“完善、扩面、增效”思路,持续深化改革,破除机制障碍,推进金改试验区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走深走实,推动普惠金融支持沂蒙乡村全面振兴。发扬县(区)首创精神,通过点题派单、揭榜接题等方式,强化市县联动和政银企合作,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提高金融资源配置质效,发挥普惠金融对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色旅游、粮食生产、农村养老和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作用,加大对乡村人才、合作社等重点群体的金融保障力度,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新模式。
  □ 本报记者 纪伟

  金融机构可以参与乡村规划,美德积分能换成真金白银,山林里的好空气成了贷款抵押物,降水指数与气象指数都能上保险……近年来,随着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金改试验区”)建设的推进,一系列推动乡村振兴的金融实招在沂蒙老区落地生根。1月8日,记者从临沂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了解到,经过三年的建设,临沂市积极探索富有沂蒙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形成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沂蒙好例,推动普惠金融为临沂农业农村发展带来全面提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据临沂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佃农介绍,自2023年9月开始,临沂市金改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金改试验区首批“十大创新成果”征集评选活动,共征集成果50余项,评出10项优秀创新成果。分别是:创新探索美德积分金融转化机制、创新开发“四雁振兴类”贷款、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综合信息平台、北方山区县实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新路径——蒙阴县的探索、拓展木业“共保体”新模式助力木业产业风险减量保障增量、金融助力“双社联合”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沂南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三农产品创新基地、基金助力乡村振兴和金融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工作等10项。
  为深入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农村地区,临沂市首创金融机构参与村庄规划及实施。按照临沂市委、市政府“五个连片”总体发展思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村庄规划全过程,兰陵县金融机构发挥经济参谋作用,提出推动美丽乡村经济发展意见建议22条,为“田园新城”村庄项目建设提供担保资金11.1亿元,金融配套资金17亿元。
  为不断扩大涉农领域有效金融供给,临沂市创新“美德+积分+金融”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用贷款规模和融资支持,已实现县(区)和镇(街)全覆盖,累计转化美德积分贷款71.6亿元。
  为创新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临沂市推动蒙阴县、费县入选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其中,费县成立了全省首个生态资源转化赋能中心,创新推出八大系列生态金融产品,办理信贷业务86笔1.28亿元;蒙阴县在全省率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生态资源金融赋能及整合开发等模式路径,依据县、乡、村三级GEP核算结果,创推古树名木“生态贷”、森林资源“碳金融”等绿色金融产品10余项,发放全省首笔碳汇质押贷款7000万元。
  为持续强化金融惠农政策保障,临沂市探索“农业保险+”新模式,创新全省首单民间林长森林碳汇价值保险、蜜蜂养殖降水指数保险、金银花气象指数保险和“生猪保险+期货”“玉米保险+期货”等特色保险业务,累计保额超过180亿元,极大地缓解了农户负担,推动农业保险成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保障。
  下一步,临沂市将坚持“完善、扩面、增效”思路,持续深化改革,破除机制障碍,推进金改试验区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走深走实,推动普惠金融支持沂蒙乡村全面振兴。发扬县(区)首创精神,通过点题派单、揭榜接题等方式,强化市县联动和政银企合作,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提高金融资源配置质效,发挥普惠金融对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色旅游、粮食生产、农村养老和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作用,加大对乡村人才、合作社等重点群体的金融保障力度,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