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找回中日韩合作的初心本意

2024-01-0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2023年世界热点回顾与展望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 陈向阳
  中日韩天然具有地理相近、人文相亲、经贸联系密切的合作优势。中日韩合作自1999年成立以来,逐渐发展成为东亚地区机制化程度最高、覆盖领域最广、内涵最丰富的多边合作架构。2023年,中日韩迎来新冠疫情结束新机遇,时隔4年再次举行三边外长会,但日韩私心杂念仍重,制约着中日韩全面恢复三边合作。
  中日韩合作对三国、东北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一,维护三国经济安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日韩合作1999年成立的最初目的就是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日韩合作成立后,三国迅速采取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合作举措。这不仅促使三国很快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经济增长,还帮助三国有效地化解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维护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
  中日韩合作还带动三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1999年,中日韩贸易额仅1300亿美元左右,但2022年经济已超8000亿美元,占全球的20%左右。其中,中日、中韩、日韩贸易额分别为3574.24亿美元、3622.90亿美元、853.18亿美元,中国是日韩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对象国和进口来源国,日韩分别是中国第五和第四大贸易伙伴。截至2022年年底,日韩累计在华投资也分别达到1275.9亿美元和968.3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4.5%和3.4%,日韩是除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和英属维尔京群岛之外第四、第五大投资来源地。近年来,中日韩服务贸易也得到蓬勃发展,尤其中国对日韩服务贸易额由2012年的480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638亿美元左右。
  第二,塑造和平繁荣的东北亚战略格局和全球经济格局。在东北亚,中日韩合作推动冷战时期“美日韩:中苏(俄)朝”的对立格局朝着“美日韩:中日韩”的并立格局转变,在消除东北亚紧张关系、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若中日韩合作持续深化,不排除推动构建地区安全新机制、进一步巩固东北亚和平繁荣的可能性。
  在全球范围内,中日韩国民生产总值(GDP)在1999年为1.09万亿美元、4.64万亿美元、0.50万亿美元,三国之和约占全球(32.75万亿美元)的19.02%,2022年中日韩GDP分别为18.10万亿美元、4.23万亿美元、1.67万亿美元,三国之和占了全球GDP(101.00万亿美元)相当大的比例。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全球美、欧、亚三大经济圈并立的新格局将更加明显。
  第三,推动探索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日韩合作,既学习欧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通过经贸合作促进政治安全合作的理念,又强调平等尊重、求同存异等理念。欧盟以法、德为中心,获得干涉成员国关税、边境等政策的“超国家权力”。北美自由贸易区以美国为中心,根据美国的喜好制定合作规则。如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迫将《北美自贸区协定》修改成《美墨加协定》,以便美国获得更多贸易特权。相反,中日韩却坚持主权独立、平等尊重、求同存异等原则,既不要求三国让渡部分国家主权,也没有将设置三国秘书处的韩国设为中心国家,更不要求三国政治体制或内外政策保持一致。中日韩三国虽然在政治体制、国情民情、发展水平上均在较大的差异性,但三国合作将为国际社会改革美西方恃强凌弱、党同伐异的国际关系提供有益的思路。
  2019年,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公布《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决定“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规划三国合作,打造和平友好、互利共赢、引领未来的合作模式,使中日韩合作成为东亚和平稳定与地区合作的稳固平台和促进世界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
  回溯过去的2023年,展望已经到来的2024年,随着新冠疫情影响逐渐减少,中日韩合作再次提上日程。韩国作为轮值主席国,更是迫切希望重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但日韩在中日韩合作中的私心杂念也必须予以关注和规避。一是不要试图对华联合施压。日韩与美国首次举行三国戴维营峰会,试图强调通过构建意识形态同盟,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如果始终放任对华警惕、敌意与傲慢的心态蔓延,中日韩合作就无法真正深入而持久的开展。二是外交业绩里的私心杂念,急功近利。日本岸田文雄的执政支持率已跌至23%,随时面临倒台危机。韩国尹锡悦的执政支持率长期徘徊在30%生死线,若执政的国民力量党在2024年4月国会选举中失利,可能提早“跛脚鸭化”。鉴此,岸田文雄和尹锡悦都希望通过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营造日韩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的态势,抬升其执政支持率。
  面对新的一年,希望日韩能尽快改弦易辙,回归合作共赢多赢的初心本意,推动中日韩合作对三国经济发展、东北亚和平繁荣乃至全世界安全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2023年世界热点回顾与展望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 陈向阳
  中日韩天然具有地理相近、人文相亲、经贸联系密切的合作优势。中日韩合作自1999年成立以来,逐渐发展成为东亚地区机制化程度最高、覆盖领域最广、内涵最丰富的多边合作架构。2023年,中日韩迎来新冠疫情结束新机遇,时隔4年再次举行三边外长会,但日韩私心杂念仍重,制约着中日韩全面恢复三边合作。
  中日韩合作对三国、东北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一,维护三国经济安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日韩合作1999年成立的最初目的就是应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日韩合作成立后,三国迅速采取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合作举措。这不仅促使三国很快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经济增长,还帮助三国有效地化解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维护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
  中日韩合作还带动三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1999年,中日韩贸易额仅1300亿美元左右,但2022年经济已超8000亿美元,占全球的20%左右。其中,中日、中韩、日韩贸易额分别为3574.24亿美元、3622.90亿美元、853.18亿美元,中国是日韩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对象国和进口来源国,日韩分别是中国第五和第四大贸易伙伴。截至2022年年底,日韩累计在华投资也分别达到1275.9亿美元和968.3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4.5%和3.4%,日韩是除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和英属维尔京群岛之外第四、第五大投资来源地。近年来,中日韩服务贸易也得到蓬勃发展,尤其中国对日韩服务贸易额由2012年的480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638亿美元左右。
  第二,塑造和平繁荣的东北亚战略格局和全球经济格局。在东北亚,中日韩合作推动冷战时期“美日韩:中苏(俄)朝”的对立格局朝着“美日韩:中日韩”的并立格局转变,在消除东北亚紧张关系、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若中日韩合作持续深化,不排除推动构建地区安全新机制、进一步巩固东北亚和平繁荣的可能性。
  在全球范围内,中日韩国民生产总值(GDP)在1999年为1.09万亿美元、4.64万亿美元、0.50万亿美元,三国之和约占全球(32.75万亿美元)的19.02%,2022年中日韩GDP分别为18.10万亿美元、4.23万亿美元、1.67万亿美元,三国之和占了全球GDP(101.00万亿美元)相当大的比例。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全球美、欧、亚三大经济圈并立的新格局将更加明显。
  第三,推动探索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日韩合作,既学习欧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通过经贸合作促进政治安全合作的理念,又强调平等尊重、求同存异等理念。欧盟以法、德为中心,获得干涉成员国关税、边境等政策的“超国家权力”。北美自由贸易区以美国为中心,根据美国的喜好制定合作规则。如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迫将《北美自贸区协定》修改成《美墨加协定》,以便美国获得更多贸易特权。相反,中日韩却坚持主权独立、平等尊重、求同存异等原则,既不要求三国让渡部分国家主权,也没有将设置三国秘书处的韩国设为中心国家,更不要求三国政治体制或内外政策保持一致。中日韩三国虽然在政治体制、国情民情、发展水平上均在较大的差异性,但三国合作将为国际社会改革美西方恃强凌弱、党同伐异的国际关系提供有益的思路。
  2019年,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公布《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决定“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规划三国合作,打造和平友好、互利共赢、引领未来的合作模式,使中日韩合作成为东亚和平稳定与地区合作的稳固平台和促进世界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
  回溯过去的2023年,展望已经到来的2024年,随着新冠疫情影响逐渐减少,中日韩合作再次提上日程。韩国作为轮值主席国,更是迫切希望重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但日韩在中日韩合作中的私心杂念也必须予以关注和规避。一是不要试图对华联合施压。日韩与美国首次举行三国戴维营峰会,试图强调通过构建意识形态同盟,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如果始终放任对华警惕、敌意与傲慢的心态蔓延,中日韩合作就无法真正深入而持久的开展。二是外交业绩里的私心杂念,急功近利。日本岸田文雄的执政支持率已跌至23%,随时面临倒台危机。韩国尹锡悦的执政支持率长期徘徊在30%生死线,若执政的国民力量党在2024年4月国会选举中失利,可能提早“跛脚鸭化”。鉴此,岸田文雄和尹锡悦都希望通过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营造日韩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的态势,抬升其执政支持率。
  面对新的一年,希望日韩能尽快改弦易辙,回归合作共赢多赢的初心本意,推动中日韩合作对三国经济发展、东北亚和平繁荣乃至全世界安全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