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式文艺宣讲暖人心
2024-01-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张健 报道
本报烟台讯 “牟平城南有十里,一个小村挺传奇。村子名叫嵎峡河,山清水秀出英雄。咱这英雄响当当,名字就叫杨子荣。”近日,在牟平区大窑街道北大窑村,牟平区文化馆文艺宣讲员葛海泳正在为村民宣讲杨子荣的事迹,引得阵阵喝彩。
没有搭台、没有布景,一条横幅、一套简易音响,文艺宣讲员们穿着朴素的红马甲,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就开始了。京剧《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吕剧《唱支山歌给党听》、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咱老百姓》……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了群众身边。“我觉得这种形式非常好,一下子就记住了。”村民万宝霞说。
巧用“宣讲+文艺”模式,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这是牟平区推进理论宣讲接地气、有人气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区全面推进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从群众呼声强烈的文化项目中着手,每月为基层群众提供定制菜单,创作、改编一批符合群众口味且有筋骨、有温度的“文化菜肴”。同时,结合“一村一年一场戏”“庄户剧团展演”等活动走进车间、工地、社区、农村等开展沉浸式宣讲1000余场次,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报烟台讯 “牟平城南有十里,一个小村挺传奇。村子名叫嵎峡河,山清水秀出英雄。咱这英雄响当当,名字就叫杨子荣。”近日,在牟平区大窑街道北大窑村,牟平区文化馆文艺宣讲员葛海泳正在为村民宣讲杨子荣的事迹,引得阵阵喝彩。
没有搭台、没有布景,一条横幅、一套简易音响,文艺宣讲员们穿着朴素的红马甲,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就开始了。京剧《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吕剧《唱支山歌给党听》、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咱老百姓》……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了群众身边。“我觉得这种形式非常好,一下子就记住了。”村民万宝霞说。
巧用“宣讲+文艺”模式,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这是牟平区推进理论宣讲接地气、有人气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区全面推进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从群众呼声强烈的文化项目中着手,每月为基层群众提供定制菜单,创作、改编一批符合群众口味且有筋骨、有温度的“文化菜肴”。同时,结合“一村一年一场戏”“庄户剧团展演”等活动走进车间、工地、社区、农村等开展沉浸式宣讲1000余场次,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