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为脑瘫儿童撑起希望天空
2024-01-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王海涛
“家住冯格庄的小修修是一名‘折翼的天使’,几年前志愿者们打听到他家的时候,2岁半的他连爬都不会,经过志愿者多次走访和上门工作,孩子父母终于同意送孩子来试试看。经过我们志愿服务项目的帮助,孩子一天天有了起色,会爬了、会坐了、能够摇摇晃晃站起来学走路了。每次看到我们的志愿者,孩子都会高兴得唱起歌。”志愿者徐鸿高兴地说。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残疾儿童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关爱。近年来,莱阳市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聚焦脑瘫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由莱阳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共同发起“寻找梨乡脑瘫儿童实施精准救助”志愿服务项目,8年来为228名脑瘫儿童提供帮扶、救助和康复治疗,用志愿服务力量撑起“折翼天使”的“希望天空”。
莱阳市通过精准调研与康复专业数据分析,研判出全市脑瘫儿童的基本状况及康复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文明办统领发布、民政局主体实施、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复健医院技术支撑、志愿组织常态化帮扶的服务体系。有效统筹政府和社会资源力量,为脑瘫儿童的寻找和救助工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整合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和康复治疗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为脑瘫儿童提供个案管理;加大对项目的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关心脑瘫儿童。
在实施环节,莱阳市统筹全市7支义工队和志愿者800余人深入784个村庄进行入户走访摸排寻找,行程3500公里,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册,寻找并发现脑瘫儿童228名。登记入册后,为152名脑瘫儿童在复健医院办理免费康复救治手续,为76名脑瘫儿童进行居家康复指导,做到“一人一策”精准救助。创新运用集现代康复训练与中医传统康复方法于一体的柳氏中医复健技术为脑瘫儿童进行治疗,减免医疗费用18万元。爱心企业、志愿者、媒体记者捐资金、赠物品,发起“拉一把,我就能站起来”和“每天一个蛋一包奶”爱心帮扶活动。组织22名志愿者和心理专家采用个案和小组的方式,对脑瘫儿童及家长提供心理辅导、陪伴关怀等专业服务。
通过精准救助,146名脑瘫儿童实现了能站、能坐、能走,化解了17个家庭的解体危机。为确保脑瘫儿童出院后居家持续康复,市文明办、市民政局联合复健团队开设“腾讯会议”公益讲堂,线上线下向儿童家长、慈善义工、医护人员等进行公益培训,传授柳氏复健技术,累计授课3000多学时,数千人次受益。2023年9月,“寻找梨乡脑瘫儿童实施精准救助”项目获评山东省首届“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本报通讯员 王海涛
“家住冯格庄的小修修是一名‘折翼的天使’,几年前志愿者们打听到他家的时候,2岁半的他连爬都不会,经过志愿者多次走访和上门工作,孩子父母终于同意送孩子来试试看。经过我们志愿服务项目的帮助,孩子一天天有了起色,会爬了、会坐了、能够摇摇晃晃站起来学走路了。每次看到我们的志愿者,孩子都会高兴得唱起歌。”志愿者徐鸿高兴地说。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残疾儿童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关爱。近年来,莱阳市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聚焦脑瘫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由莱阳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共同发起“寻找梨乡脑瘫儿童实施精准救助”志愿服务项目,8年来为228名脑瘫儿童提供帮扶、救助和康复治疗,用志愿服务力量撑起“折翼天使”的“希望天空”。
莱阳市通过精准调研与康复专业数据分析,研判出全市脑瘫儿童的基本状况及康复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文明办统领发布、民政局主体实施、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复健医院技术支撑、志愿组织常态化帮扶的服务体系。有效统筹政府和社会资源力量,为脑瘫儿童的寻找和救助工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整合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和康复治疗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为脑瘫儿童提供个案管理;加大对项目的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关心脑瘫儿童。
在实施环节,莱阳市统筹全市7支义工队和志愿者800余人深入784个村庄进行入户走访摸排寻找,行程3500公里,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册,寻找并发现脑瘫儿童228名。登记入册后,为152名脑瘫儿童在复健医院办理免费康复救治手续,为76名脑瘫儿童进行居家康复指导,做到“一人一策”精准救助。创新运用集现代康复训练与中医传统康复方法于一体的柳氏中医复健技术为脑瘫儿童进行治疗,减免医疗费用18万元。爱心企业、志愿者、媒体记者捐资金、赠物品,发起“拉一把,我就能站起来”和“每天一个蛋一包奶”爱心帮扶活动。组织22名志愿者和心理专家采用个案和小组的方式,对脑瘫儿童及家长提供心理辅导、陪伴关怀等专业服务。
通过精准救助,146名脑瘫儿童实现了能站、能坐、能走,化解了17个家庭的解体危机。为确保脑瘫儿童出院后居家持续康复,市文明办、市民政局联合复健团队开设“腾讯会议”公益讲堂,线上线下向儿童家长、慈善义工、医护人员等进行公益培训,传授柳氏复健技术,累计授课3000多学时,数千人次受益。2023年9月,“寻找梨乡脑瘫儿童实施精准救助”项目获评山东省首届“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