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东路街道

蹄疾步稳谋发展 活力迸发创佳绩

2023-12-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程超
  
  2023年以来,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街道锚定“工作创新年”目标任务,积极融入“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保民生,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抓党建
  释放楼宇党建“红色动能”。依托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孵化“e企·向未来”楼宇党建品牌,实践“e心向党”“e企服务”“e路同行”3个党建工作路径,将中环广场、山6创意园、丽山·美育谷等各大楼宇商圈串点成线,形成“领聚治享”的楼宇党建生态布局。街道工作人员、经济网格员、楼宇企业代表等化身党建指导员、楼宇信息员、招商联络员等“六大员”角色,累计开展“七进双服务”40余场次,助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赓续志愿服务“红色血脉”。充分发挥“党建+邻里帮”志愿服务项目化推广中心集散作用,推动山师大“龄医伴”关爱空巢老人等31个项目常态化开展,获得市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党建+心理学”探索案例被中央党校《用心做党建》刊发。聚力打造“红色业委会”。坚持党建引领,将业委会、物业企业及党员干部纳入社区党建范畴,选好“领头雁”,配强“好班子”,构建起“党建引领、共同参与、业主自治、物业尽责”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有效化解了诚基中心退房办证、恒大帝景使用公共区域收益建设非机动车移动车棚、山师东路6号院电费逾期等问题。
蓄势赋能,蹄疾步稳强经济
  1—11月,文化东路街道区级财政收入8.02亿元,增幅和进度均居全区前列;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6亿元;限额以上贸易业销售额159.8亿元,零售额12.1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完成产值24.05亿元,增幅11.45%,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为深化招商引资,街道开展“四上”企业大走访,助企纾困解难,打造高效便捷、宜居宜业的营商环境,新引入天成华胜网络技术、山科绿森林环保科技等过亿项目9个,其中500强投资项目1个;盛唐世纪电子以6900万元成功拍得已闲置十多年旅科集团办公楼,产生土地增值税、附加税等约1000万元,“米均效益”持续提升。此外,街道狠抓项目建设,全力保障水利厅宿舍A地块等项目清零,强力攻坚铁路智慧产业园城市更新项目征迁,大力推进省中医东院区综合楼项目、立体停车楼项目、历下区人民医院6万平方米综合病房楼项目建设,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融合治理,用心用情促和谐
  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工委+专委”共驻共建机制,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网格精细治理。结合“1+5+N”综合执法模式,抓实网格员主责主业,做到“三必到、六必访”,辖区情况“一口清”,搭建起集信息采集、政策宣传、问题排查、矛盾调解、群众服务于一体的为民服务体系。在2023年度历下区网格考评工作中,街道位列第一名。深化平安建设。加强社会面管控,严防、严控、紧抓,筑牢社会秩序稳定基石。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及重点区域隐患排查,防范化解各类隐患。推进燃气“瓶改管”工程,增配专人,全面摸排,收集用户意见90户,为提升燃气本质安全打牢基础。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安装烟感报警器6230户,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发生。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用好街道“舒心园”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矛调中心,探索“嵌入式”心理服务模式,借助山师大、市心理卫生协会等资源,15个社区心理服务站面向重点群体,定制开展心理干预、纾困帮扶,预防矛盾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增进福祉,扎实有序保民生
  城市更新统筹推进。扎实开展58个小区总面积57.4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快推进74个点位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和内涝治理工程,按期实施师东新村小区全省揭榜挂帅城市体检项目、老旧小区住建部联络点示范项目、智慧社区示范项目建设,城市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优质暖心。全面梳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全部实行网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推广“网上办”“掌上办”。今年11月,街道便民服务大厅被市人社局评为“全市人社优质服务平台”。夯实就业创业服务基础。扎实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岗位推荐、政策咨询宣传,组织专场招聘会2场,登记招聘岗位2500余个。丰富就业创业阵地服务功能,山6创意园被评为“2023年度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养老服务能级提升。拓展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增强资源配置能力,街道拥有2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3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处社区长者助餐服务站等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为居民提供助餐、助行、助医、助浴等6项养老服务,惠及群众约5万人次。兜实民生保障底线。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管理水平,做好低保动态管理,累计发放低保金101余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52余万元,发放孤困儿童保障金27余万元,为辖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040余万元。
  下一步,文化东路街道将继续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为加快建设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贡献文东力量。
  □程超
  
  2023年以来,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街道锚定“工作创新年”目标任务,积极融入“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保民生,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抓党建
  释放楼宇党建“红色动能”。依托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孵化“e企·向未来”楼宇党建品牌,实践“e心向党”“e企服务”“e路同行”3个党建工作路径,将中环广场、山6创意园、丽山·美育谷等各大楼宇商圈串点成线,形成“领聚治享”的楼宇党建生态布局。街道工作人员、经济网格员、楼宇企业代表等化身党建指导员、楼宇信息员、招商联络员等“六大员”角色,累计开展“七进双服务”40余场次,助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赓续志愿服务“红色血脉”。充分发挥“党建+邻里帮”志愿服务项目化推广中心集散作用,推动山师大“龄医伴”关爱空巢老人等31个项目常态化开展,获得市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党建+心理学”探索案例被中央党校《用心做党建》刊发。聚力打造“红色业委会”。坚持党建引领,将业委会、物业企业及党员干部纳入社区党建范畴,选好“领头雁”,配强“好班子”,构建起“党建引领、共同参与、业主自治、物业尽责”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有效化解了诚基中心退房办证、恒大帝景使用公共区域收益建设非机动车移动车棚、山师东路6号院电费逾期等问题。
蓄势赋能,蹄疾步稳强经济
  1—11月,文化东路街道区级财政收入8.02亿元,增幅和进度均居全区前列;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6亿元;限额以上贸易业销售额159.8亿元,零售额12.1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完成产值24.05亿元,增幅11.45%,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为深化招商引资,街道开展“四上”企业大走访,助企纾困解难,打造高效便捷、宜居宜业的营商环境,新引入天成华胜网络技术、山科绿森林环保科技等过亿项目9个,其中500强投资项目1个;盛唐世纪电子以6900万元成功拍得已闲置十多年旅科集团办公楼,产生土地增值税、附加税等约1000万元,“米均效益”持续提升。此外,街道狠抓项目建设,全力保障水利厅宿舍A地块等项目清零,强力攻坚铁路智慧产业园城市更新项目征迁,大力推进省中医东院区综合楼项目、立体停车楼项目、历下区人民医院6万平方米综合病房楼项目建设,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融合治理,用心用情促和谐
  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工委+专委”共驻共建机制,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网格精细治理。结合“1+5+N”综合执法模式,抓实网格员主责主业,做到“三必到、六必访”,辖区情况“一口清”,搭建起集信息采集、政策宣传、问题排查、矛盾调解、群众服务于一体的为民服务体系。在2023年度历下区网格考评工作中,街道位列第一名。深化平安建设。加强社会面管控,严防、严控、紧抓,筑牢社会秩序稳定基石。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及重点区域隐患排查,防范化解各类隐患。推进燃气“瓶改管”工程,增配专人,全面摸排,收集用户意见90户,为提升燃气本质安全打牢基础。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安装烟感报警器6230户,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发生。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用好街道“舒心园”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矛调中心,探索“嵌入式”心理服务模式,借助山师大、市心理卫生协会等资源,15个社区心理服务站面向重点群体,定制开展心理干预、纾困帮扶,预防矛盾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增进福祉,扎实有序保民生
  城市更新统筹推进。扎实开展58个小区总面积57.4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快推进74个点位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和内涝治理工程,按期实施师东新村小区全省揭榜挂帅城市体检项目、老旧小区住建部联络点示范项目、智慧社区示范项目建设,城市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优质暖心。全面梳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全部实行网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推广“网上办”“掌上办”。今年11月,街道便民服务大厅被市人社局评为“全市人社优质服务平台”。夯实就业创业服务基础。扎实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岗位推荐、政策咨询宣传,组织专场招聘会2场,登记招聘岗位2500余个。丰富就业创业阵地服务功能,山6创意园被评为“2023年度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养老服务能级提升。拓展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增强资源配置能力,街道拥有2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3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处社区长者助餐服务站等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为居民提供助餐、助行、助医、助浴等6项养老服务,惠及群众约5万人次。兜实民生保障底线。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管理水平,做好低保动态管理,累计发放低保金101余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52余万元,发放孤困儿童保障金27余万元,为辖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040余万元。
  下一步,文化东路街道将继续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为加快建设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贡献文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