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构建全环境心理育人体系
2023-12-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本报通讯员 郭茜茜
蒋衍玺 刘泽宇
近年来,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常态化召开学生心理专题会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擦亮“贴心服务”育人品牌,全力保障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五育中植入“育心”元素,
筑牢心理健康防护网
土木工程学院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与“育心”相结合,全方位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
该学院通过“砼学堂”系列积极心理学讲座,开展人际沟通技巧、挫折应对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党课》专栏、线下理论宣讲等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定理想信念,以德育心;定期开展的班主任心理健康主题培训,面向班主任等一线教师的减压团辅在丰富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强化了心理健康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教书“育心”,以智慧心;土木杯足球赛、春蕾杯篮球赛、“青春献礼二十大、魅力舞动新征程”舞蹈大赛,“砼心童趣、乐享夜晚”捉迷藏等,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中享受乐趣、调解情绪、锤炼意志,以体强心;《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排练与展演、《学习时间》有声电台、春日摄影大赛、宿舍vlog比赛,深挖美育中的心理育人元素,发挥美育丰富精神、温润心灵作用,用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感染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创造美,以美润心;“实践创未来”社区实践、“就业引航”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课程相辅相成,在拓展劳动教育途径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劳动习惯,以劳健心。该学院在五育中植入“育心”元素,在活动开展中营造“育心”氛围,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搭建三级网络工作体系,
健全心理健康监测网
土木工程学院一直将心理健康监测与学生心理状况排查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同时精准建立动态更新的工作台账,将心理健康监测与心理状况排查落到实处。
为健全心理健康监测网,该学院建立了“学院—班级—宿舍”三级网络工作体系,联动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毕业设计导师百余名教师群体,以及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晴联络员等朋辈群体搭建线下心理监测网,充分实现实时信息联动、协同发力,主动引导,力争在发生心理危机事件前抢占先机,解开学生心理症结。
同时,抓重点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并根据常见的学生心理困惑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帮扶;抓重点时段,在春季开学、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考试前夕、假期离校等时段开展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学生心理支持;抓重点群体,朋辈互助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抓手,分层次分批次、分主题定期对心理委员和宿舍心晴联络员开展培训,提升朋辈群体的沟通、观察能力,畅通信息渠道。除此之外,该学院还开设专门场所用作心理咨询与辅导室,全天候开放,为学生提供谈心服务。
建立两个台账,
织密心理健康安全网
该学院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提高主动干预能力和化解危机风险能力,织牢织密心理健康工作的安全网。
该学院根据心理健康监测与谈心谈话,分别建立重点关注学生台账与危机预警学生台账。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与中学阶段有心理疾病史的学生,并为其提供困难补贴、学业帮扶、就业帮扶、心理健康讲座等“贴心服务”。对于危机预警学生实施“一生一档”、“一人一策”、一对一明确信息联络员,辅导员每周开展“三陪伴”贴心服务,即陪吃一次饭、陪逛一次校园、陪谈一次心,敏锐捕捉学生思想动态,守护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土木工程学院力争全方位、全覆盖、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依托“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土木年华”育人品牌、“心理健康月”等契机积极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依托心理健康活动课,创设活动场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依托朋辈队伍积极开展趣味心理活动,增强同伴支持。该学院将继续着眼于提升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扎实构建全环境心理育人体系。
蒋衍玺 刘泽宇
近年来,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常态化召开学生心理专题会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擦亮“贴心服务”育人品牌,全力保障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五育中植入“育心”元素,
筑牢心理健康防护网
土木工程学院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与“育心”相结合,全方位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
该学院通过“砼学堂”系列积极心理学讲座,开展人际沟通技巧、挫折应对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党课》专栏、线下理论宣讲等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定理想信念,以德育心;定期开展的班主任心理健康主题培训,面向班主任等一线教师的减压团辅在丰富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强化了心理健康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教书“育心”,以智慧心;土木杯足球赛、春蕾杯篮球赛、“青春献礼二十大、魅力舞动新征程”舞蹈大赛,“砼心童趣、乐享夜晚”捉迷藏等,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中享受乐趣、调解情绪、锤炼意志,以体强心;《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排练与展演、《学习时间》有声电台、春日摄影大赛、宿舍vlog比赛,深挖美育中的心理育人元素,发挥美育丰富精神、温润心灵作用,用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感染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创造美,以美润心;“实践创未来”社区实践、“就业引航”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课程相辅相成,在拓展劳动教育途径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劳动习惯,以劳健心。该学院在五育中植入“育心”元素,在活动开展中营造“育心”氛围,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搭建三级网络工作体系,
健全心理健康监测网
土木工程学院一直将心理健康监测与学生心理状况排查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同时精准建立动态更新的工作台账,将心理健康监测与心理状况排查落到实处。
为健全心理健康监测网,该学院建立了“学院—班级—宿舍”三级网络工作体系,联动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毕业设计导师百余名教师群体,以及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晴联络员等朋辈群体搭建线下心理监测网,充分实现实时信息联动、协同发力,主动引导,力争在发生心理危机事件前抢占先机,解开学生心理症结。
同时,抓重点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并根据常见的学生心理困惑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帮扶;抓重点时段,在春季开学、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考试前夕、假期离校等时段开展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学生心理支持;抓重点群体,朋辈互助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抓手,分层次分批次、分主题定期对心理委员和宿舍心晴联络员开展培训,提升朋辈群体的沟通、观察能力,畅通信息渠道。除此之外,该学院还开设专门场所用作心理咨询与辅导室,全天候开放,为学生提供谈心服务。
建立两个台账,
织密心理健康安全网
该学院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提高主动干预能力和化解危机风险能力,织牢织密心理健康工作的安全网。
该学院根据心理健康监测与谈心谈话,分别建立重点关注学生台账与危机预警学生台账。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与中学阶段有心理疾病史的学生,并为其提供困难补贴、学业帮扶、就业帮扶、心理健康讲座等“贴心服务”。对于危机预警学生实施“一生一档”、“一人一策”、一对一明确信息联络员,辅导员每周开展“三陪伴”贴心服务,即陪吃一次饭、陪逛一次校园、陪谈一次心,敏锐捕捉学生思想动态,守护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土木工程学院力争全方位、全覆盖、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依托“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土木年华”育人品牌、“心理健康月”等契机积极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依托心理健康活动课,创设活动场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依托朋辈队伍积极开展趣味心理活动,增强同伴支持。该学院将继续着眼于提升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扎实构建全环境心理育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