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期货扎实推进寻标对标行动
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2023-12-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苗鹏
中泰期货自2020年开始坚持对标对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公司经营管理质效不断提升。2023年,中泰期货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将开展“寻标对标 争创一流”行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坚持高标定位、高点谋划,积极发挥期货专业优势,强化创新驱动,引导公司上下拿出奋发有为的状态、开拓进取的勇气,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取得实效。
坚持高点谋划,强化组织保障
中泰期货高度重视“寻标对标 争创一流”行动,公司党委通过行业调研,并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将行业头部公司确定为对标对象,并明确具体对标内容和目标。经公司党委会审议通过,制定并印发《中泰期货“寻标对标 争创一流”行动方案》和对标提升工作清单,明确了8个方面13项重点任务。为确保寻标对标行动取得实效,中泰期货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寻标对标争创一流行动领导小组,负责整体统筹、组织领导和协调推动寻标对标行动。
开展实地调研,加强学习转化
做好对标提升工作,中泰期货坚持双向发力,加强外学内化,持续提升对标质效,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除现场调研学习对标对象南华期货、海通期货、新湖期货之外,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还带队前往广发期货、银河期货、徽商期货、浙商期货等多家行业优秀公司现场调研学习,形成多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并通过领导班子周例会、总经理办公会组织相关条线学习交流。结合公司实际加以借鉴,形成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设立产融发展事业总部,由其管理对接部分经营主体,找到了立足产业深度研究、精准摸清企业痛点、针对性提供个性化综合方案、以“研究+”模式推动各经营主体向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转型的有效路径。2023年1—11月,产融发展事业总部所辖经营主体日均权益及净利润占比分别提升4.65和5.4个百分点。
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直播、培训以及新媒体平台,强化公司总部赋能,打造全程陪伴式客户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中小客户服务能力。10—11月,日均开户数量较8月增长59%。
优化期现业务和货权管理组织架构、制度流程,完善界定货权管理职责,建立与货权管理体系相适应的期现业务经营体制机制,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期现业务转型。目前,工作成效逐步显现。7—11月,期现业务月均收益较上半年增长211.97%。
在公司内部经营主体层面,选取淄博营业部、深圳分公司、金融机构业务部、青岛分公司、德州营业部5家先进经营主体进行经验分享,召开6场经营主体负责人系列业务培训暨对标提升现场会议。通过对标分析,相互学习,把脉问诊,促进工作,进一步擦亮经营主体各自亮点、发挥各自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公司整体经营发展水平。
强化督导考核,加大落实力度
按照项目管理模式,制定对标工作台账,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发挥考核指标牵引作用,将对标提升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寻标对标工作专班办公室对对标提升工作的范围、进度、质量、风险等开展全方位管控,每半月调度寻标对标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查找指标差距,分析短板弱项,剖析原因、制定追赶举措,并不定期在党委会上进行通报,确保对标工作加快落实、尽早见效。
夯实责任担当,服务国家战略
作为省属国有金融企业,中泰期货深刻认识国有企业“六个力量”的历史定位,牢牢把握金融行业“回归本源、脱虚向实”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紧跟国家和山东省发展战略,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度服务实体经济,为我省“走在前、开新局”贡献期货力量。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业强国农业强省建设。中泰期货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践行金融企业服务“三农”使命,利用“保险+期货”模式保障农户稳收增收,推动乡村产业健康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2023年1—11月,中泰期货累计落地“保险+期货”项目同比增长137.36%,涉及鸡蛋、生猪、玉米、花生、苹果等11个涉农品种,农户理赔金额同比增长127.18%。
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打造助推沿黄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期货样板”。印发《支持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成立由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任副组长的工作小组,明确重点举措,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取得实效。2023年1—11月,中泰期货服务山东省沿黄地区企业数量820家,同比增长32.47%。利用期现业务累计服务山东省企业40家,实现贸易量27.38万吨,贸易额9.27亿元。
发挥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助力山东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泰期货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区域优势,利用场外期权等创新金融工具持续加大对我省工业企业的风险管理服务力度。2023年1—11月,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实现省内工业品类成交名义本金规模78.48亿元,为企业原材料采购、库存保值等生产经营环节保驾护航,化解其可能面临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与66家省内涉及黑色金属、煤炭、塑料、纸浆等品种的工业企业开展了大宗商品期现业务,实现现货贸易额10.55亿元,有效帮助企业提前锁定现货采购及销售,助力省内工业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稳健经营。
通过对标提升,中泰期货不断优化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改革发展成效不断显现。今年,中泰期货在国内期货市场最权威、最有公信力的中国最佳期货经营机构评选中荣获“中国最佳期货公司”“最佳乡村振兴服务及社会责任公益奖”“中国最佳衍生品综合服务创新奖”“最佳人才培养机构贡献奖”“最佳数字化转型期货经营机构”“最佳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奖”等21项大奖。2023年1—10月,中泰期货客户权益、净利润行业排名分别为第12名、第23名,分别较2022年提升4名、1名。
下一步,中泰期货将深入推进实施“寻标对标 争创一流”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金融服务工具,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更大程度激发公司内生发展动力,深度融入和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和我省发展大局,努力建成忠诚、合规、创新、美美与共的现代一流金融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期货力量。
中泰期货自2020年开始坚持对标对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公司经营管理质效不断提升。2023年,中泰期货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将开展“寻标对标 争创一流”行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坚持高标定位、高点谋划,积极发挥期货专业优势,强化创新驱动,引导公司上下拿出奋发有为的状态、开拓进取的勇气,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取得实效。
坚持高点谋划,强化组织保障
中泰期货高度重视“寻标对标 争创一流”行动,公司党委通过行业调研,并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将行业头部公司确定为对标对象,并明确具体对标内容和目标。经公司党委会审议通过,制定并印发《中泰期货“寻标对标 争创一流”行动方案》和对标提升工作清单,明确了8个方面13项重点任务。为确保寻标对标行动取得实效,中泰期货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寻标对标争创一流行动领导小组,负责整体统筹、组织领导和协调推动寻标对标行动。
开展实地调研,加强学习转化
做好对标提升工作,中泰期货坚持双向发力,加强外学内化,持续提升对标质效,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除现场调研学习对标对象南华期货、海通期货、新湖期货之外,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还带队前往广发期货、银河期货、徽商期货、浙商期货等多家行业优秀公司现场调研学习,形成多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并通过领导班子周例会、总经理办公会组织相关条线学习交流。结合公司实际加以借鉴,形成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设立产融发展事业总部,由其管理对接部分经营主体,找到了立足产业深度研究、精准摸清企业痛点、针对性提供个性化综合方案、以“研究+”模式推动各经营主体向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转型的有效路径。2023年1—11月,产融发展事业总部所辖经营主体日均权益及净利润占比分别提升4.65和5.4个百分点。
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直播、培训以及新媒体平台,强化公司总部赋能,打造全程陪伴式客户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中小客户服务能力。10—11月,日均开户数量较8月增长59%。
优化期现业务和货权管理组织架构、制度流程,完善界定货权管理职责,建立与货权管理体系相适应的期现业务经营体制机制,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期现业务转型。目前,工作成效逐步显现。7—11月,期现业务月均收益较上半年增长211.97%。
在公司内部经营主体层面,选取淄博营业部、深圳分公司、金融机构业务部、青岛分公司、德州营业部5家先进经营主体进行经验分享,召开6场经营主体负责人系列业务培训暨对标提升现场会议。通过对标分析,相互学习,把脉问诊,促进工作,进一步擦亮经营主体各自亮点、发挥各自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公司整体经营发展水平。
强化督导考核,加大落实力度
按照项目管理模式,制定对标工作台账,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发挥考核指标牵引作用,将对标提升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寻标对标工作专班办公室对对标提升工作的范围、进度、质量、风险等开展全方位管控,每半月调度寻标对标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查找指标差距,分析短板弱项,剖析原因、制定追赶举措,并不定期在党委会上进行通报,确保对标工作加快落实、尽早见效。
夯实责任担当,服务国家战略
作为省属国有金融企业,中泰期货深刻认识国有企业“六个力量”的历史定位,牢牢把握金融行业“回归本源、脱虚向实”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紧跟国家和山东省发展战略,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度服务实体经济,为我省“走在前、开新局”贡献期货力量。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业强国农业强省建设。中泰期货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践行金融企业服务“三农”使命,利用“保险+期货”模式保障农户稳收增收,推动乡村产业健康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2023年1—11月,中泰期货累计落地“保险+期货”项目同比增长137.36%,涉及鸡蛋、生猪、玉米、花生、苹果等11个涉农品种,农户理赔金额同比增长127.18%。
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打造助推沿黄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期货样板”。印发《支持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成立由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任副组长的工作小组,明确重点举措,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取得实效。2023年1—11月,中泰期货服务山东省沿黄地区企业数量820家,同比增长32.47%。利用期现业务累计服务山东省企业40家,实现贸易量27.38万吨,贸易额9.27亿元。
发挥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助力山东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泰期货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区域优势,利用场外期权等创新金融工具持续加大对我省工业企业的风险管理服务力度。2023年1—11月,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实现省内工业品类成交名义本金规模78.48亿元,为企业原材料采购、库存保值等生产经营环节保驾护航,化解其可能面临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与66家省内涉及黑色金属、煤炭、塑料、纸浆等品种的工业企业开展了大宗商品期现业务,实现现货贸易额10.55亿元,有效帮助企业提前锁定现货采购及销售,助力省内工业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稳健经营。
通过对标提升,中泰期货不断优化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改革发展成效不断显现。今年,中泰期货在国内期货市场最权威、最有公信力的中国最佳期货经营机构评选中荣获“中国最佳期货公司”“最佳乡村振兴服务及社会责任公益奖”“中国最佳衍生品综合服务创新奖”“最佳人才培养机构贡献奖”“最佳数字化转型期货经营机构”“最佳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奖”等21项大奖。2023年1—10月,中泰期货客户权益、净利润行业排名分别为第12名、第23名,分别较2022年提升4名、1名。
下一步,中泰期货将深入推进实施“寻标对标 争创一流”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金融服务工具,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更大程度激发公司内生发展动力,深度融入和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和我省发展大局,努力建成忠诚、合规、创新、美美与共的现代一流金融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期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