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周末人物

能做到高产且时刻新鲜的创作,靠的就是“死磕”。她把没有写作的日子比作“好像生了一场大病”——

赵冬苓:全国写得最“快”的编剧

2023-12-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把职场写出“地狱式开局”,将主角设置成“不谈恋爱专注搞事业”的“大女主”,群像充满律师的职业风采和人性褶皱,对现实题材的创作以及角色的塑造,编剧赵冬苓有自己的判断。
  从业三十余年,赵冬苓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鲁剧标兵、正剧大户,以劳模编剧闻名业界,两年内四五部剧登上荧屏,最近又打算将《无所畏惧》做成国内首个季播剧。近日,赵冬苓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能做到高产且时刻新鲜的创作,靠的就是“死磕”。她把没有写作的日子比作“好像生了一场大病”,“我属于离开写作就不能‘活’的人”,这是赵冬苓对自己的剖析。

  □ 宋说
离开写作不能“活”的人
  “我可能是全国写得最‘快’的编剧了吧,365天全年无休,除了写作,就是在采访的路上。今年11月10日去旅游,有两天没写东西,就像生了场大病似的。每天都不知道干什么,甚至开始怀疑生存的意义了。”
  赵冬苓近几年确实高产,由她编剧的《幸福到万家》《警察荣誉》《父辈的荣耀》等多部大热剧集作品在此前密集开播,当下电视剧《无所畏惧》正在热播,手里还“藏着”《老家伙》等一些已经写完的待播剧,电影《北上》则在前段时间杀青。采访时赵冬苓还说,电视剧《警察荣誉2》剧本已经完成,而且电影《扫鼠岭》的剧本也交了。
  从业以来,赵冬苓已经拥有超过50部的影视剧创作量,曾获得飞天、金鸡、华表奖优秀编剧奖的大满贯,高产的速度甚至令人诧异“她是不是有团队”,她说才不会,“别人写的东西我看不上”,她曾在17天写了20集《沂蒙》的剧本,在去美国的飞机上写出《红高粱》整1集的戏,如此质速兼备,赵冬苓说是因为和自己“死磕”。
  用当下网络流行的“社恐”可以形容赵冬苓,她不爱社交,每天集中5个小时写作,经常一个大纲写十几稿,大年初一就开始工作,遇到心情不好,没有灵感,写得不满意也一稿一稿地改提纲,“最多写了15稿,像《无所畏惧》一开始我写的是男主角,改了几稿觉得观众不会喜欢这样一个形象,又把男主角改成女主角,故事调整了很多。”
  赵冬苓提到的《无所畏惧》是她最新的一部律师题材剧,该剧最近在网络引起广泛讨论。在这部新剧的创作中,赵冬苓以律师职业刻画入手,写出了刑辩律师的无所畏惧,也关注到了悬在律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刑法306条“律师伪证罪”。赵冬苓把对辩护制度的现实观察与思考融入戏剧表达,显露出现实主义的创作锋芒,但《无所畏惧》中的第一个案件,就引来很多观众对案件诉讼流程的争议,办案人员罔顾被告人喊冤,用假签名的房屋居然抵押办成了一千万元的贷款……赵冬苓仔细看过观众的评价,亲自发文回复观众对剧情专业性的质疑。她说,其实这些剧情都有据可依,团队里还有两位职业律师把关,“大部分案子都是我认识的律师真实打过的,我在写的时候特别注意专业性。无论是前期创作还是后期拍摄过程中,我们都再三强调专业性问题,请专业律师把关,让剧情严谨。包括前期我要和专业律师接触,对他们的工作生活进行研究、对案例进行研究,有的案子我还去旁听过。说一点瑕疵没有也不大可能,但我们尽可能地减少。”
写季播剧“酣畅淋漓”
  《无所畏惧》应该是赵冬苓近期最具争议的一部作品,面对观众褒贬不一的评价,她认为有些评价和批评是“千金难求”,因为此前《警察荣誉》第一部播出后,观众反响特别好,促使她决定开始筹备写《警察荣誉2》,当时困于不知道还能从哪个方向去开掘主题,一位网友的评价让她觉得“突然眼前有了一条路”,为她下一部作品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来源。《无所畏惧》播出后,面对“罗英子有圣母心”的评价,虽然存在一部分被误解的情况,却同样引起了赵冬苓的重视,“我们这一段剧情可能没交代清楚,其实罗英子是对是非利害有非常清晰判断的一位女性。”
  赵冬苓对法治领域保持着很高的研究热情,她近年来的作品深耕法治题材领域,《因法之名》平反冤错案件,《冷案》对准陈年积案,《猎狐》聚焦海外追逃,每部剧都在社会痛点和法治进步上做文章,包括《幸福到万家》《警察荣誉》都涉及一些法律相关的内容,谈到对法治、律政题材的创作热情,赵冬苓说,这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热爱,“我曾经想如果有来生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当律师。”
  在动笔写《无所畏惧》的剧本之前,赵冬苓将海外律政题材剧《傲骨贤妻》全7季看了至少3遍,“《傲骨贤妻》里每个人物对案件的推动都有各自命运的发展,这对我启发很大。”她已经做好了要做国产季播剧的准备,“《无所畏惧》或许会有很多季,已有的剧本在五六年前已经完成,创作也用了五六年,写起来确实酣畅淋漓。”赵冬苓说。目前《无所畏惧》第二季拍摄已开机,依然由原班人马出演,角色人物将继续带着案件跟随命运发展,“比如观众谈论比较多的刑辩部主任老韩,会在第二季中加大戏份。”《无所畏惧》第三部也在规划之中,赵冬苓在等待前两季播出之后更多观众的反馈。
一直在进步
  不断转身!跳出去!或许是赵冬苓身上的另一个标签。
  成为编剧前,赵冬苓一边在经济单位工作,一边写小说。因为整天看书、写东西,给人不务正业的感觉。后来,领导说出委婉劝退的话,“这里不适合你,有没有更好的单位去?”这促成了她在1987年加入新组建的山东影视制作中心。此后创作首部个人担任编剧的电视剧《大地缘》(1992年),1995年的电视剧《孔繁森》,2004年的电影《郑培民》,2005年的电影《任长霞》,2006年的电影《真水无香》,赵冬苓笔下踏出的主旋律创作之路已经走得很自如。
  以写“正剧”和“弘扬主旋律”见长,在2005年前后赵冬苓却决定转型。之后赵冬苓一系列以大时代为背景写家庭变迁的情感史诗陆续问世,又遇到战争题材电视剧《沂蒙》,“鲁剧标兵”随之成为她的标签之一,《红高粱》由她编剧,她还写过充满老济南特色风土人情的《北方有佳人》,青岛“第一代移民”奋斗史的《青岛往事》……彼时她笔下的剧作从人物到情节已经显露出很强的生活质感。而在《沂蒙》之后的一系列创作中,赵冬苓对塑造女性形象愈发有了更深的感触。
  从2019年开始,赵冬苓继续完成“触网”转型,创作了《冷案》《因法之名》《猎狐》等多部法治主题相关的类型剧。有趣的是,在赵冬苓创作的作品中,很少出现标准的男、女主角的搭配,拍《幸福到万家》的时候制片人曾问赵冬苓“男主角是谁?”,她回复说,“没有标准的男主角”。《无所畏惧》也一样,王阳饰演的陈硕戏份不多,主要视角都放在了三位女性身上,她们将在后续几季中继续发展出不同的成长线。
  赵冬苓一直尝试在每个阶段的创作中,力图添加一点新的尝试。比如她改编的《红高粱》,不同于电影版九儿的那种原始古朴的野性泼辣,赵冬苓凸显了主角作为女性的阴柔宽广和生存智慧,还为她增加了一位文质彬彬的初恋。在《沂蒙》中,赵冬苓写出的一群战火硝烟中的女性形象立体饱满,并让妇救会主任于宝珍成为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的核心……赵冬苓曾被称作“最懂中国女人的编剧”,但她笔下女性角色的塑造也多遭争议。在《北方有佳人》和《雾都》播出时,一个主角被观众称之为“白眼狼”,一个被称作“圣母”,她说“被观众骂惨了”,但在《幸福到万家》里她塑造的何幸福,虽然性格执拗,认直理,但能巧妙看到商机,有致富能力,是一个乡村女强人式的人物。近日热播的《无所畏惧》,“大女主”罗英子浓缩写实了现代女性的普遍困境。剧中,罗英子出身于高知家庭,父母都是文化人,极其通情达理,作为中产阶级更是追求“体面”,因此即便被刘铭一家人算计欺骗,自己背上巨额外债,罗英子还在考虑公婆没有住处,甚至工资不够花,还在花钱请保姆。“这个剧本是我五六年前写的,那会儿环境和现在有些不一样,那会儿中产阶级都有点儿钱,希望可以体面地活着。”不过剧集播出后,有些观众不太认同罗英子要活得体面的生活态度,赵冬苓迅速意识到,这两年的社会情绪已悄然发生变化,在之后几季的剧情中还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贴近观众的心理。
  谈到写作之余的生活,赵冬苓笑称自己是个活在网络上的人,她关注的事情很多,看到网上有评论说《无所畏惧》就像是“爽剧”,因为开篇丈夫不仅出轨,卷走了所有财产,还留了一屁股债,赵冬苓其实费了很大劲去设计,“我不想写一般的出轨,因为这对内心比较强大的女性来说不足以形成打击。”
  对于创新的季播模式,赵冬苓说,第一次做季播剧,挑战巨大但很有意思,她透露自己在第二季的剧本中挖了好几个“大坑”,等待后续的写作再去“填坑”。2023年行将结束,赵冬苓还在继续琢磨下一部剧本如何突破,她给国产剧带来了律政题材季播剧,也在用高产的创作抒写时代精神,丰富着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把职场写出“地狱式开局”,将主角设置成“不谈恋爱专注搞事业”的“大女主”,群像充满律师的职业风采和人性褶皱,对现实题材的创作以及角色的塑造,编剧赵冬苓有自己的判断。
  从业三十余年,赵冬苓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鲁剧标兵、正剧大户,以劳模编剧闻名业界,两年内四五部剧登上荧屏,最近又打算将《无所畏惧》做成国内首个季播剧。近日,赵冬苓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能做到高产且时刻新鲜的创作,靠的就是“死磕”。她把没有写作的日子比作“好像生了一场大病”,“我属于离开写作就不能‘活’的人”,这是赵冬苓对自己的剖析。

  □ 宋说
离开写作不能“活”的人
  “我可能是全国写得最‘快’的编剧了吧,365天全年无休,除了写作,就是在采访的路上。今年11月10日去旅游,有两天没写东西,就像生了场大病似的。每天都不知道干什么,甚至开始怀疑生存的意义了。”
  赵冬苓近几年确实高产,由她编剧的《幸福到万家》《警察荣誉》《父辈的荣耀》等多部大热剧集作品在此前密集开播,当下电视剧《无所畏惧》正在热播,手里还“藏着”《老家伙》等一些已经写完的待播剧,电影《北上》则在前段时间杀青。采访时赵冬苓还说,电视剧《警察荣誉2》剧本已经完成,而且电影《扫鼠岭》的剧本也交了。
  从业以来,赵冬苓已经拥有超过50部的影视剧创作量,曾获得飞天、金鸡、华表奖优秀编剧奖的大满贯,高产的速度甚至令人诧异“她是不是有团队”,她说才不会,“别人写的东西我看不上”,她曾在17天写了20集《沂蒙》的剧本,在去美国的飞机上写出《红高粱》整1集的戏,如此质速兼备,赵冬苓说是因为和自己“死磕”。
  用当下网络流行的“社恐”可以形容赵冬苓,她不爱社交,每天集中5个小时写作,经常一个大纲写十几稿,大年初一就开始工作,遇到心情不好,没有灵感,写得不满意也一稿一稿地改提纲,“最多写了15稿,像《无所畏惧》一开始我写的是男主角,改了几稿觉得观众不会喜欢这样一个形象,又把男主角改成女主角,故事调整了很多。”
  赵冬苓提到的《无所畏惧》是她最新的一部律师题材剧,该剧最近在网络引起广泛讨论。在这部新剧的创作中,赵冬苓以律师职业刻画入手,写出了刑辩律师的无所畏惧,也关注到了悬在律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刑法306条“律师伪证罪”。赵冬苓把对辩护制度的现实观察与思考融入戏剧表达,显露出现实主义的创作锋芒,但《无所畏惧》中的第一个案件,就引来很多观众对案件诉讼流程的争议,办案人员罔顾被告人喊冤,用假签名的房屋居然抵押办成了一千万元的贷款……赵冬苓仔细看过观众的评价,亲自发文回复观众对剧情专业性的质疑。她说,其实这些剧情都有据可依,团队里还有两位职业律师把关,“大部分案子都是我认识的律师真实打过的,我在写的时候特别注意专业性。无论是前期创作还是后期拍摄过程中,我们都再三强调专业性问题,请专业律师把关,让剧情严谨。包括前期我要和专业律师接触,对他们的工作生活进行研究、对案例进行研究,有的案子我还去旁听过。说一点瑕疵没有也不大可能,但我们尽可能地减少。”
写季播剧“酣畅淋漓”
  《无所畏惧》应该是赵冬苓近期最具争议的一部作品,面对观众褒贬不一的评价,她认为有些评价和批评是“千金难求”,因为此前《警察荣誉》第一部播出后,观众反响特别好,促使她决定开始筹备写《警察荣誉2》,当时困于不知道还能从哪个方向去开掘主题,一位网友的评价让她觉得“突然眼前有了一条路”,为她下一部作品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来源。《无所畏惧》播出后,面对“罗英子有圣母心”的评价,虽然存在一部分被误解的情况,却同样引起了赵冬苓的重视,“我们这一段剧情可能没交代清楚,其实罗英子是对是非利害有非常清晰判断的一位女性。”
  赵冬苓对法治领域保持着很高的研究热情,她近年来的作品深耕法治题材领域,《因法之名》平反冤错案件,《冷案》对准陈年积案,《猎狐》聚焦海外追逃,每部剧都在社会痛点和法治进步上做文章,包括《幸福到万家》《警察荣誉》都涉及一些法律相关的内容,谈到对法治、律政题材的创作热情,赵冬苓说,这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热爱,“我曾经想如果有来生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当律师。”
  在动笔写《无所畏惧》的剧本之前,赵冬苓将海外律政题材剧《傲骨贤妻》全7季看了至少3遍,“《傲骨贤妻》里每个人物对案件的推动都有各自命运的发展,这对我启发很大。”她已经做好了要做国产季播剧的准备,“《无所畏惧》或许会有很多季,已有的剧本在五六年前已经完成,创作也用了五六年,写起来确实酣畅淋漓。”赵冬苓说。目前《无所畏惧》第二季拍摄已开机,依然由原班人马出演,角色人物将继续带着案件跟随命运发展,“比如观众谈论比较多的刑辩部主任老韩,会在第二季中加大戏份。”《无所畏惧》第三部也在规划之中,赵冬苓在等待前两季播出之后更多观众的反馈。
一直在进步
  不断转身!跳出去!或许是赵冬苓身上的另一个标签。
  成为编剧前,赵冬苓一边在经济单位工作,一边写小说。因为整天看书、写东西,给人不务正业的感觉。后来,领导说出委婉劝退的话,“这里不适合你,有没有更好的单位去?”这促成了她在1987年加入新组建的山东影视制作中心。此后创作首部个人担任编剧的电视剧《大地缘》(1992年),1995年的电视剧《孔繁森》,2004年的电影《郑培民》,2005年的电影《任长霞》,2006年的电影《真水无香》,赵冬苓笔下踏出的主旋律创作之路已经走得很自如。
  以写“正剧”和“弘扬主旋律”见长,在2005年前后赵冬苓却决定转型。之后赵冬苓一系列以大时代为背景写家庭变迁的情感史诗陆续问世,又遇到战争题材电视剧《沂蒙》,“鲁剧标兵”随之成为她的标签之一,《红高粱》由她编剧,她还写过充满老济南特色风土人情的《北方有佳人》,青岛“第一代移民”奋斗史的《青岛往事》……彼时她笔下的剧作从人物到情节已经显露出很强的生活质感。而在《沂蒙》之后的一系列创作中,赵冬苓对塑造女性形象愈发有了更深的感触。
  从2019年开始,赵冬苓继续完成“触网”转型,创作了《冷案》《因法之名》《猎狐》等多部法治主题相关的类型剧。有趣的是,在赵冬苓创作的作品中,很少出现标准的男、女主角的搭配,拍《幸福到万家》的时候制片人曾问赵冬苓“男主角是谁?”,她回复说,“没有标准的男主角”。《无所畏惧》也一样,王阳饰演的陈硕戏份不多,主要视角都放在了三位女性身上,她们将在后续几季中继续发展出不同的成长线。
  赵冬苓一直尝试在每个阶段的创作中,力图添加一点新的尝试。比如她改编的《红高粱》,不同于电影版九儿的那种原始古朴的野性泼辣,赵冬苓凸显了主角作为女性的阴柔宽广和生存智慧,还为她增加了一位文质彬彬的初恋。在《沂蒙》中,赵冬苓写出的一群战火硝烟中的女性形象立体饱满,并让妇救会主任于宝珍成为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的核心……赵冬苓曾被称作“最懂中国女人的编剧”,但她笔下女性角色的塑造也多遭争议。在《北方有佳人》和《雾都》播出时,一个主角被观众称之为“白眼狼”,一个被称作“圣母”,她说“被观众骂惨了”,但在《幸福到万家》里她塑造的何幸福,虽然性格执拗,认直理,但能巧妙看到商机,有致富能力,是一个乡村女强人式的人物。近日热播的《无所畏惧》,“大女主”罗英子浓缩写实了现代女性的普遍困境。剧中,罗英子出身于高知家庭,父母都是文化人,极其通情达理,作为中产阶级更是追求“体面”,因此即便被刘铭一家人算计欺骗,自己背上巨额外债,罗英子还在考虑公婆没有住处,甚至工资不够花,还在花钱请保姆。“这个剧本是我五六年前写的,那会儿环境和现在有些不一样,那会儿中产阶级都有点儿钱,希望可以体面地活着。”不过剧集播出后,有些观众不太认同罗英子要活得体面的生活态度,赵冬苓迅速意识到,这两年的社会情绪已悄然发生变化,在之后几季的剧情中还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贴近观众的心理。
  谈到写作之余的生活,赵冬苓笑称自己是个活在网络上的人,她关注的事情很多,看到网上有评论说《无所畏惧》就像是“爽剧”,因为开篇丈夫不仅出轨,卷走了所有财产,还留了一屁股债,赵冬苓其实费了很大劲去设计,“我不想写一般的出轨,因为这对内心比较强大的女性来说不足以形成打击。”
  对于创新的季播模式,赵冬苓说,第一次做季播剧,挑战巨大但很有意思,她透露自己在第二季的剧本中挖了好几个“大坑”,等待后续的写作再去“填坑”。2023年行将结束,赵冬苓还在继续琢磨下一部剧本如何突破,她给国产剧带来了律政题材季播剧,也在用高产的创作抒写时代精神,丰富着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