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出新出彩 百姓入脑入心

2023-12-22 作者: 杨秀萍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徐盛世 报道
  本报海阳讯 寒冬时节,海阳经济开发区中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一场围绕共话社区治理新格局的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吸引了社区居民代表和社区干部到场聆听。宣讲员紧紧围绕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核心要义,结合实际畅谈发生在居民群众身边的事,让这场精彩的宣讲活动成为冬日里最暖的对话。
  宣讲入脑入心,道理讲活讲新。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全市上下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往深里走、往实处走,今年以来,海阳市着眼于把准宣讲方向、焕新宣讲队伍、夯实阵地建设、活化宣讲形式,全方位、立体化打造“雷乡细语”理论宣讲品牌,在为广大干部群众送上文化大餐的同时,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入脑入心,真正让党的“好声音”唱响基层。
  如何让理论宣讲出新又出彩?海阳市坚持把群众身边人、身边事同党的创新理论结合起来,从群众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实现“靶向宣讲”,切实满足不同群众的个性化需求。走进乡村,向村民们讲绿色致富、果业技术护理等;走进校园,向学生们讲交通安全、国防教育等;走进社区,向居民们讲反诈骗、文明城市创建等。宣讲过程中,宣讲员们在宣传政策的同时,还和群众进行深入交流,不仅将党的声音传播到群众身边,也用实际行动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把实事办进百姓心坎里。
  为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提档升级,海阳市还集聚全市优质宣讲资源,坚持“市-镇-村”三级联动,针对不同群体,遴选出8支优秀宣讲队伍,优化组建了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百姓宣讲员为主体、各行各业专业人员参与的“1+8+N”宣讲队伍。各宣讲队伍常态化开展各类宣讲活动,使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我们还积极打造各类宣讲阵地,持续推进理论宣讲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涌现出多个具有典型代表的宣讲阵地。”海阳市委宣传部分管负责人杨国芳介绍。其中,龙山街道鲁古埠社区面向社区群众,结合创意手工、插花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趣味十足的群众性宣讲;郭城镇战场泊村依托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邀请红色宣讲员、英雄后代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感人至深的故事,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红色宣讲上展现出了独特优势。
  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积极开展大秧歌进校园非遗体验式宣讲;依托地雷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开展“快板+情景剧”互动式宣讲;依托现代京剧《秧歌魂》《雷乡母亲》等优秀红色文艺作品,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式宣讲;依托乡村大喇叭,持续开展海阳媳妇喊话了、大喇叭讲理论等“空中课堂”式宣讲……海阳市还积极探索特色化理论宣讲模式,力求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宣讲实效最大化。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徐盛世 报道
  本报海阳讯 寒冬时节,海阳经济开发区中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一场围绕共话社区治理新格局的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吸引了社区居民代表和社区干部到场聆听。宣讲员紧紧围绕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核心要义,结合实际畅谈发生在居民群众身边的事,让这场精彩的宣讲活动成为冬日里最暖的对话。
  宣讲入脑入心,道理讲活讲新。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全市上下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往深里走、往实处走,今年以来,海阳市着眼于把准宣讲方向、焕新宣讲队伍、夯实阵地建设、活化宣讲形式,全方位、立体化打造“雷乡细语”理论宣讲品牌,在为广大干部群众送上文化大餐的同时,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入脑入心,真正让党的“好声音”唱响基层。
  如何让理论宣讲出新又出彩?海阳市坚持把群众身边人、身边事同党的创新理论结合起来,从群众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实现“靶向宣讲”,切实满足不同群众的个性化需求。走进乡村,向村民们讲绿色致富、果业技术护理等;走进校园,向学生们讲交通安全、国防教育等;走进社区,向居民们讲反诈骗、文明城市创建等。宣讲过程中,宣讲员们在宣传政策的同时,还和群众进行深入交流,不仅将党的声音传播到群众身边,也用实际行动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把实事办进百姓心坎里。
  为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提档升级,海阳市还集聚全市优质宣讲资源,坚持“市-镇-村”三级联动,针对不同群体,遴选出8支优秀宣讲队伍,优化组建了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百姓宣讲员为主体、各行各业专业人员参与的“1+8+N”宣讲队伍。各宣讲队伍常态化开展各类宣讲活动,使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我们还积极打造各类宣讲阵地,持续推进理论宣讲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涌现出多个具有典型代表的宣讲阵地。”海阳市委宣传部分管负责人杨国芳介绍。其中,龙山街道鲁古埠社区面向社区群众,结合创意手工、插花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趣味十足的群众性宣讲;郭城镇战场泊村依托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邀请红色宣讲员、英雄后代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感人至深的故事,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红色宣讲上展现出了独特优势。
  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积极开展大秧歌进校园非遗体验式宣讲;依托地雷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开展“快板+情景剧”互动式宣讲;依托现代京剧《秧歌魂》《雷乡母亲》等优秀红色文艺作品,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式宣讲;依托乡村大喇叭,持续开展海阳媳妇喊话了、大喇叭讲理论等“空中课堂”式宣讲……海阳市还积极探索特色化理论宣讲模式,力求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宣讲实效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