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经济主战场、改革最前沿作为淬炼干部的首选课堂

日照:“链”上炼就能为善为干部

2023-12-19 作者: 吴宝书 丁兆霞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通讯员 孙向阳 贾俊颖 朱雪娇 报道
  本报日照讯 日照紧盯经济发展主战场和改革最前沿,实施干部专业能力素养分链培养提升计划,让各级党政干部在工作实战中不断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准公益性定位,日照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不向小微企业收取任何融资费用,这也导致了升级软件和开发新功能没有资金来源。在日照市财金控股集团了解到这一问题后,日照市财政局经济建设科副科长王娜积极与日照市财政相关科室研究政策,帮助平台争取省财政厅地方科技平台建设试点奖励。最终,平台成功入选省地方金融科技平台建设试点,获得省级专项资金300万元支持。目前,平台已进驻金融机构39家,上线85款金融产品,注册企业9.1万家,帮助企业实现融资120.6亿元。
  为提升干部队伍专业能力素养,今年初,日照市出台《关于实施干部专业能力素养分链培养提升计划的意见》,聚焦乡村振兴、“双招双引”、项目建设、财政金融、安全发展等五条重点工作链,择优选调247名学员开展研学。王娜便是财政金融工作链中的一名学员,而日照市财金控股集团是她实训体悟期间的锻炼单位。
  为何要对干部队伍实施“分链培养”?这源于日照市委组织部的一份调研报告。报告指出:在日照,仅23.2%的市直部门正职全日制所学专业为单位业务相关专业,仅37.6%的市级机关科长是“科班出身+工作经历”型干部。
  干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于是,自去年开始,日照市便在全市各区县、功能区以及市直各部门单位、国有企业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建立“5+N”能力提升工作体系,拓展提升各层级、各行业领域干部的岗位工作能力。
  日照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公务员局局长张涛解释,“5+N”中的“5”是指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应急处突能力和抓落实能力,这是各层级每名干部都应当具备的能力;“N”是留出空间,各部门单位结合行业特点、实际需求,提出针对性强的能力提升目标措施,防止千篇一律、大水漫灌。
  3964场次的“线上+线下”的专题培训,1600余场次的知识竞赛、擂台比武等活动;近200名优秀年轻干部,同时在各行业领域不同岗位实践锻炼;组织建立1864项重点任务落实清单,构建决策、推进、督导、考核工作闭环……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点燃了日照市广大干部炼就过硬本领、服务产业链发展、推动工作创新突破的热情。去年,日照市直81个单位的319项工作在全省、全国推广,182人获省级以上表扬奖励。
  今年的干部专业能力素养分链培养计划,是日照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的一个深化。张涛介绍,分链培养计划设置乡村振兴、“双招双引”、项目建设、财政金融、安全发展等五个工作链,“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让参与的学员围绕着一条链学深、学透,从而弥补能力短板。
  看干部炼就了“几把刷子”,关键要看是否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硬本领。根据日照市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干部专业能力素养分链培养提升计划的意见》要求,分链培养提升计划除设置高端师资培训、开办周末讲堂、组织业务沙龙等内容,更将实践调研贯穿整个提升计划的始终。
  自6月份开始,一场“大调研、大服务、大比武”在5个工作链上的200多位学员中展开,5个工作链的研学专班分别设置4至6个调研小组,创新“攻坚项目+研习清单”模式,聚焦日照高质量发展的热点问题和现实需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最近,随着分链培养提升计划的开展,经过专业培训后的学员进入实训体悟阶段。日照市委组织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重点工作,选派干部到产业链招商、重点项目推进、安全生产、安保维稳等改革发展最前沿和重大斗争第一线进行沉浸式岗位锻炼,推动干部在身临其境中学实招、取真经。
  目前,5条链共确定54个攻坚项目,85项研学内容清单,组织高端师资培训180余次,选派干部到先进地区、重点院校、乡村一线、高新技术企业等开展对标研学、现场教学、蹲点调研148次,研究破解发展难题60余个,撰写68篇调研报告,提出意见建议300余条。其中,48条被上级部门采纳推广,25条进入市委、市政府决策程序。
  “把想法变成办法,将成果化为成效,这正是干部专业能力素养分链培养提升计划的初衷。”日照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经济主战场、改革最前沿是淬炼干部的首选课堂,我们坚持‘链’上炼干部,推动年轻干部由‘温室培育’向‘沙场练兵’转变,就是希望用更广舞台、更高平台,培养能为、善为、敢为的年轻干部,锻造一支堪当时代重任的过硬干部队伍。”日照市委组织部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全程跟踪、动态掌握学员现实表现,研学期满后,对学员进行综合评定,考评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先树优、晋升职务职级的重要参考。
  □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通讯员 孙向阳 贾俊颖 朱雪娇 报道
  本报日照讯 日照紧盯经济发展主战场和改革最前沿,实施干部专业能力素养分链培养提升计划,让各级党政干部在工作实战中不断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准公益性定位,日照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不向小微企业收取任何融资费用,这也导致了升级软件和开发新功能没有资金来源。在日照市财金控股集团了解到这一问题后,日照市财政局经济建设科副科长王娜积极与日照市财政相关科室研究政策,帮助平台争取省财政厅地方科技平台建设试点奖励。最终,平台成功入选省地方金融科技平台建设试点,获得省级专项资金300万元支持。目前,平台已进驻金融机构39家,上线85款金融产品,注册企业9.1万家,帮助企业实现融资120.6亿元。
  为提升干部队伍专业能力素养,今年初,日照市出台《关于实施干部专业能力素养分链培养提升计划的意见》,聚焦乡村振兴、“双招双引”、项目建设、财政金融、安全发展等五条重点工作链,择优选调247名学员开展研学。王娜便是财政金融工作链中的一名学员,而日照市财金控股集团是她实训体悟期间的锻炼单位。
  为何要对干部队伍实施“分链培养”?这源于日照市委组织部的一份调研报告。报告指出:在日照,仅23.2%的市直部门正职全日制所学专业为单位业务相关专业,仅37.6%的市级机关科长是“科班出身+工作经历”型干部。
  干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于是,自去年开始,日照市便在全市各区县、功能区以及市直各部门单位、国有企业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建立“5+N”能力提升工作体系,拓展提升各层级、各行业领域干部的岗位工作能力。
  日照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公务员局局长张涛解释,“5+N”中的“5”是指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应急处突能力和抓落实能力,这是各层级每名干部都应当具备的能力;“N”是留出空间,各部门单位结合行业特点、实际需求,提出针对性强的能力提升目标措施,防止千篇一律、大水漫灌。
  3964场次的“线上+线下”的专题培训,1600余场次的知识竞赛、擂台比武等活动;近200名优秀年轻干部,同时在各行业领域不同岗位实践锻炼;组织建立1864项重点任务落实清单,构建决策、推进、督导、考核工作闭环……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点燃了日照市广大干部炼就过硬本领、服务产业链发展、推动工作创新突破的热情。去年,日照市直81个单位的319项工作在全省、全国推广,182人获省级以上表扬奖励。
  今年的干部专业能力素养分链培养计划,是日照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的一个深化。张涛介绍,分链培养计划设置乡村振兴、“双招双引”、项目建设、财政金融、安全发展等五个工作链,“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让参与的学员围绕着一条链学深、学透,从而弥补能力短板。
  看干部炼就了“几把刷子”,关键要看是否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硬本领。根据日照市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干部专业能力素养分链培养提升计划的意见》要求,分链培养提升计划除设置高端师资培训、开办周末讲堂、组织业务沙龙等内容,更将实践调研贯穿整个提升计划的始终。
  自6月份开始,一场“大调研、大服务、大比武”在5个工作链上的200多位学员中展开,5个工作链的研学专班分别设置4至6个调研小组,创新“攻坚项目+研习清单”模式,聚焦日照高质量发展的热点问题和现实需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最近,随着分链培养提升计划的开展,经过专业培训后的学员进入实训体悟阶段。日照市委组织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重点工作,选派干部到产业链招商、重点项目推进、安全生产、安保维稳等改革发展最前沿和重大斗争第一线进行沉浸式岗位锻炼,推动干部在身临其境中学实招、取真经。
  目前,5条链共确定54个攻坚项目,85项研学内容清单,组织高端师资培训180余次,选派干部到先进地区、重点院校、乡村一线、高新技术企业等开展对标研学、现场教学、蹲点调研148次,研究破解发展难题60余个,撰写68篇调研报告,提出意见建议300余条。其中,48条被上级部门采纳推广,25条进入市委、市政府决策程序。
  “把想法变成办法,将成果化为成效,这正是干部专业能力素养分链培养提升计划的初衷。”日照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经济主战场、改革最前沿是淬炼干部的首选课堂,我们坚持‘链’上炼干部,推动年轻干部由‘温室培育’向‘沙场练兵’转变,就是希望用更广舞台、更高平台,培养能为、善为、敢为的年轻干部,锻造一支堪当时代重任的过硬干部队伍。”日照市委组织部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全程跟踪、动态掌握学员现实表现,研学期满后,对学员进行综合评定,考评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先树优、晋升职务职级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