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坚持党建引领重抓源头防范

邹城市走出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2023-12-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锐
  
  近年来,邹城市立足于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源头防范化解信访问题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聚焦群众需求,促进协同发力,通过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力量下倾,全面掌握各种潜在风险因素,主动防范化解,努力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实现“一网统管全域化、服务群众零距离”,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全市基层基础持续加强、矛盾调处成效明显。
坚持党建引领
构筑一网统筹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
  以“大党委”合理划分“小网格”。邹城市将全市划分为1410个综合网格进行细化治理,选优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和党员网格长。其中,城区以300—500户为单元、农村以党支部为单元设置网格,商圈市场、商务楼宇、门店商超等设立专属网格,所有网格由街道统一编号赋码,做到“一网一码”全域覆盖、边界清晰、不留空白,有效解决多网并立、“网眼过大”等问题。
  建立健全6级严密组织体系。构建“镇街党工委—社区党委—片区(村庄)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6级党组织体系,将排查隐患、化解纠纷、维护稳定与基层党组织书记、网格员年终绩效考核挂钩,逐级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凝聚合力,把重心转移到抓稳定、优服务上来,将村(社区)级党组织打造成维护稳定攻坚克难的“桥头堡”,推动党组织对网格、阵地、人员、服务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促进党建与基层治理双向融合、全域提升。
  升级优化“1+N”党群服务矩阵。按照“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原则,完善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多个网格党群服务站的“1+N”党群服务矩阵。实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标升级行动,建设党群议事厅、信访代办区、自助服务区及阅览室、四点半课堂、新业态先锋站等特色功能区。按照“一网一站”的原则,建设网格党群服务站,网格员全部驻站办公。
凝聚社区合力
打造多元共治服务优化的治理格局
  建强专业专职的网格员队伍。扎实推进网格员专业化、专职化管理,出台网格员管理办法,招聘专兼职网格员1410名,统一配备手机终端,并明确身份、登记造册。制定网格事项清单指导目录,纳入隐患排查、信息上报、文明创建、综合治理、信访事项代办等重点工作,加大培训力度,建强网格员队伍。
  打造多方联动的共治机制。成立由网格员、社区工作者、乡村优秀人才、物业人员、志愿者、热心群众等组成的服务团队,开展矛盾排查、隐患调处、治安巡逻、便民服务,延伸管理服务的“触角”。定期在小区开展信访法规宣传、倾听民声、排忧解难、垃圾分类、清除小广告、清理乱堆物等活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使社区的服务对象变为社区的服务力量。
  开展网格服务工作考核评比。出台《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考核办法》,制定月度评比标准。依据隐患排查、矛盾化解、信访代办情况及巡防次数、群众满意度等对每个网格进行考核评比,对排查隐患好、调解能力强、群众评价高的网格服务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有效提升服务能力,推动网格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优质化、常态化。
聚焦群众需求
提升资源整合惠民便民的服务能力
  多措并举,全方位收集信息。网格员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大提升活动,做到困难人群、流动人口、空巢老人、特殊人群、留守老人、困境妇女儿童“六必访”。通过民意“5”来听、“大接访下访”、“民主议事”、“居民面对面”和网格微信群等渠道,全方位收集群众诉求,建立问题台账,完善“隐患排查、民生诉求、问题化解”三张清单,切实做到倾听民意、化解民忧、为民服务、为党分忧。
  干群共治,高质量解决难题。“大党委”成员单位实行党员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五事”工作法,收集居民所思、所急、所盼的烦心事、困难事等问题隐患,定期开展“网格议事会”,会商研判排忧解难。健全完善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机制,通过“吹哨派单”,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对解决基层矛盾、破解治理难题的新探索新实践及时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在社区、商圈、小区、农村等基层党建领域宣传推广,提高基层源头防范、就地吸附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便民利民,打造一站式服务圈。打造“500米便民服务圈”,实现500米之内有室内调解场所、有室外健身器材、有公园、有超市、有药店、有社区网格服务场所和人员的“7有”目标,并积极建设文体中心、青年之家、妇女儿童家园等。坚持“首问负责、一次办好、信访代办”服务机制,实行“二分之一”工作法,所有工作人员半天的时间在窗口服务,半天的时间下沉小区开展民生信访代办服务,实现“网格集中办,兜底全覆盖”。
  □张锐
  
  近年来,邹城市立足于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源头防范化解信访问题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聚焦群众需求,促进协同发力,通过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力量下倾,全面掌握各种潜在风险因素,主动防范化解,努力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实现“一网统管全域化、服务群众零距离”,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全市基层基础持续加强、矛盾调处成效明显。
坚持党建引领
构筑一网统筹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
  以“大党委”合理划分“小网格”。邹城市将全市划分为1410个综合网格进行细化治理,选优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和党员网格长。其中,城区以300—500户为单元、农村以党支部为单元设置网格,商圈市场、商务楼宇、门店商超等设立专属网格,所有网格由街道统一编号赋码,做到“一网一码”全域覆盖、边界清晰、不留空白,有效解决多网并立、“网眼过大”等问题。
  建立健全6级严密组织体系。构建“镇街党工委—社区党委—片区(村庄)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6级党组织体系,将排查隐患、化解纠纷、维护稳定与基层党组织书记、网格员年终绩效考核挂钩,逐级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凝聚合力,把重心转移到抓稳定、优服务上来,将村(社区)级党组织打造成维护稳定攻坚克难的“桥头堡”,推动党组织对网格、阵地、人员、服务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促进党建与基层治理双向融合、全域提升。
  升级优化“1+N”党群服务矩阵。按照“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原则,完善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多个网格党群服务站的“1+N”党群服务矩阵。实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标升级行动,建设党群议事厅、信访代办区、自助服务区及阅览室、四点半课堂、新业态先锋站等特色功能区。按照“一网一站”的原则,建设网格党群服务站,网格员全部驻站办公。
凝聚社区合力
打造多元共治服务优化的治理格局
  建强专业专职的网格员队伍。扎实推进网格员专业化、专职化管理,出台网格员管理办法,招聘专兼职网格员1410名,统一配备手机终端,并明确身份、登记造册。制定网格事项清单指导目录,纳入隐患排查、信息上报、文明创建、综合治理、信访事项代办等重点工作,加大培训力度,建强网格员队伍。
  打造多方联动的共治机制。成立由网格员、社区工作者、乡村优秀人才、物业人员、志愿者、热心群众等组成的服务团队,开展矛盾排查、隐患调处、治安巡逻、便民服务,延伸管理服务的“触角”。定期在小区开展信访法规宣传、倾听民声、排忧解难、垃圾分类、清除小广告、清理乱堆物等活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使社区的服务对象变为社区的服务力量。
  开展网格服务工作考核评比。出台《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考核办法》,制定月度评比标准。依据隐患排查、矛盾化解、信访代办情况及巡防次数、群众满意度等对每个网格进行考核评比,对排查隐患好、调解能力强、群众评价高的网格服务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有效提升服务能力,推动网格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优质化、常态化。
聚焦群众需求
提升资源整合惠民便民的服务能力
  多措并举,全方位收集信息。网格员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大提升活动,做到困难人群、流动人口、空巢老人、特殊人群、留守老人、困境妇女儿童“六必访”。通过民意“5”来听、“大接访下访”、“民主议事”、“居民面对面”和网格微信群等渠道,全方位收集群众诉求,建立问题台账,完善“隐患排查、民生诉求、问题化解”三张清单,切实做到倾听民意、化解民忧、为民服务、为党分忧。
  干群共治,高质量解决难题。“大党委”成员单位实行党员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五事”工作法,收集居民所思、所急、所盼的烦心事、困难事等问题隐患,定期开展“网格议事会”,会商研判排忧解难。健全完善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机制,通过“吹哨派单”,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对解决基层矛盾、破解治理难题的新探索新实践及时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在社区、商圈、小区、农村等基层党建领域宣传推广,提高基层源头防范、就地吸附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便民利民,打造一站式服务圈。打造“500米便民服务圈”,实现500米之内有室内调解场所、有室外健身器材、有公园、有超市、有药店、有社区网格服务场所和人员的“7有”目标,并积极建设文体中心、青年之家、妇女儿童家园等。坚持“首问负责、一次办好、信访代办”服务机制,实行“二分之一”工作法,所有工作人员半天的时间在窗口服务,半天的时间下沉小区开展民生信访代办服务,实现“网格集中办,兜底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