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的背后——
荣成打造深蓝零碳精致幸福之城
2023-12-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李钟芸 报道
本报荣成讯 日前,由《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23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荣成市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探寻荣成人民的幸福秘诀,可从“深蓝、零碳、精致、幸福”四个维度来审视现代化新荣成。
经济是幸福的基石,深蓝海洋是荣成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多年来,荣成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耕海牧渔,建设海洋牧场、蓝色粮仓。2022年,荣成市水产品产量达173.1万吨,连续41年居全国县级市首位。在荣成市千亿规模的GDP中,养殖捕捞、食品加工、海工装备、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等海洋三次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4.4%,并入选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建设零碳城市,是荣成对于幸福生活的全新追求。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成市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等生态环境治理,推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近年来,荣成市近海水质始终保持国家二类标准以上,空气质量位居全省首位。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已在荣成建成发电,正在建设的两台“国和一号”核电机组也将陆续试运行,荣成主城区明年就可实现核能零碳供暖,新获批的四台“华龙一号”全部建成后每年可生产560亿度的绿电。核能、海上风电、光伏等组成的新型能源体系,夯实了荣成绿色低碳发展的“基底”。
今年,来荣成旅游的人数超2000万人次,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均创新高。游客点赞荣成,得益于精致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近年来,荣成市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建成了樱花湖体育公园等公共空间,100多个口袋公园、街心公园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同时,精致理念也融入优化发展环境的全过程。该市以“城市合伙人”理念,面向荣成本土、外地来荣、荣成在外等各类群体,全面实施“荣归故里”计划,出台关心关爱企业家20条政策措施等,设立企业家日,常态化举办“下午茶”畅聊、“金点子”献策、产业推介会等活动。
暖心食堂是荣成市实施的为老助餐志愿服务项目,以农村8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重点服务对象,通过“志愿+信用”的方式吸引志愿者参与食堂服务。在荣成,514家暖心食堂已建成运营,让1.5万名农村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不只幸福食堂,作为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荣成还把信用融入共建共享的各个“场景”:在农村,将村规民约细化成信用考核办法,并设立农村信用基金,将村民福利变为信用激励,让崇德守信者既有面子、也得实惠;在社区,创新推进治理共同体建设,通过信用赋能,引导市民不仅在单位是好员工、好干部、好老师,回到社区更是好市民、好邻居、好榜样;集成12345热线、智慧社区等15个线上线下渠道,组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对群众诉求一网通办、即来即办,对共性问题问计于民、未病先治,有针对性地办好民生实事和“微实事”。
通讯员 李钟芸 报道
本报荣成讯 日前,由《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23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荣成市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探寻荣成人民的幸福秘诀,可从“深蓝、零碳、精致、幸福”四个维度来审视现代化新荣成。
经济是幸福的基石,深蓝海洋是荣成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多年来,荣成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耕海牧渔,建设海洋牧场、蓝色粮仓。2022年,荣成市水产品产量达173.1万吨,连续41年居全国县级市首位。在荣成市千亿规模的GDP中,养殖捕捞、食品加工、海工装备、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等海洋三次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4.4%,并入选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建设零碳城市,是荣成对于幸福生活的全新追求。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成市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等生态环境治理,推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近年来,荣成市近海水质始终保持国家二类标准以上,空气质量位居全省首位。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已在荣成建成发电,正在建设的两台“国和一号”核电机组也将陆续试运行,荣成主城区明年就可实现核能零碳供暖,新获批的四台“华龙一号”全部建成后每年可生产560亿度的绿电。核能、海上风电、光伏等组成的新型能源体系,夯实了荣成绿色低碳发展的“基底”。
今年,来荣成旅游的人数超2000万人次,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均创新高。游客点赞荣成,得益于精致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近年来,荣成市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建成了樱花湖体育公园等公共空间,100多个口袋公园、街心公园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同时,精致理念也融入优化发展环境的全过程。该市以“城市合伙人”理念,面向荣成本土、外地来荣、荣成在外等各类群体,全面实施“荣归故里”计划,出台关心关爱企业家20条政策措施等,设立企业家日,常态化举办“下午茶”畅聊、“金点子”献策、产业推介会等活动。
暖心食堂是荣成市实施的为老助餐志愿服务项目,以农村8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重点服务对象,通过“志愿+信用”的方式吸引志愿者参与食堂服务。在荣成,514家暖心食堂已建成运营,让1.5万名农村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不只幸福食堂,作为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荣成还把信用融入共建共享的各个“场景”:在农村,将村规民约细化成信用考核办法,并设立农村信用基金,将村民福利变为信用激励,让崇德守信者既有面子、也得实惠;在社区,创新推进治理共同体建设,通过信用赋能,引导市民不仅在单位是好员工、好干部、好老师,回到社区更是好市民、好邻居、好榜样;集成12345热线、智慧社区等15个线上线下渠道,组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对群众诉求一网通办、即来即办,对共性问题问计于民、未病先治,有针对性地办好民生实事和“微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