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更快更简更优

青岛市崂山区:优化审批服务 赋能城市更新

2023-12-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青岛市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金牌团队为虚拟现实产业园一期项目指导联合验收事项
  □梁太宏 赵洪涛 王霞 葛晓蕾
  
  “在项目推进中,有金牌团队实时和我们保持沟通联系,提供管家式的服务。在关键时间节点,主动提醒我们办理人防变更等手续,让项目快开工早达效。”日前,歌尔科技产业园项目二期工程项目开发部负责人程雅超表示。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生命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背后其实就是营商环境的差距。在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崂山区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以企业的感受度为标准的服务理念,全力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升级重点项目审批服务体系,建立金牌团队抓实一体攻坚、协同联动机制,整合模拟审批、告知承诺等多项服务举措。在高质高效审批服务的护航下,今年以来,崂山区一系列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项目均有了新进展。目前,2023年确定的总投资483亿元的65个项目加速推进。其中,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等17个项目竣工,竣工数量全市第一。东华软件副中心产业园等16个项目进行内外装修;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等11个项目进行主体施工;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等21个项目进行基础施工。今年前三季度,全区生产总值增长7.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4%。
  深化流程再造,跑出审批“加速度”。聚焦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与优者“对标”,与快者“赛跑”,攻坚克难冲在前。青岛钓鱼台·美高梅项目是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作为“崂山第一高”,该区创新了“一张点菜单·集成帮代办”审批服务机制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抓到底”工作模式,推动钓鱼台·美高梅酒店从主体建筑完工到开业运营仅用时3个月,审批时限缩短半年以上,刷新了国内同类型酒店开业审批效率纪录。在总投资100亿元的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建设中,崂山区创造了“从洽谈到签约落地用时10天”“从签约到开工用时4个月”“从开工到首栋建筑封顶用时不足百天”的“崂山速度”,以审批更快赋能城市更新发展。
  深化帮办代办,为企服务“增温度”。营商环境影响着企业、资金和项目的集聚,也检验着一座城市的行政效能、工作作风和政治生态。崂山区坚持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努力为企业解困纾难。营商环境没有旁观者、局外人,只有践行者、参与者。在青岛市城市更新的“主战场”——张村河片区,成立了招投标攻坚队和审批服务攻坚队,精准定制《张村河片区安置区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手册》,将项目服务触角延伸至项目建设一线,提供“上门服务零跑腿、政策解读零距离、项目审批零延时”的“三零”服务,全力破解项目推进中的难题和堵点,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拓宽应用场景,企业办事“更省心”。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带个手机就能领公章和打印档案,确实方便多了。”青岛印澜民宿管理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支先生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在崂山的一次办事的体验。以前他出门办事总得带上执照、介绍信还有公章等材料,不光麻烦还容易丢。“现在我就用电子营业执照扫了3次码,什么材料都没提交,就办完了,真的很省事。”坚持“能简化就简化、能线上办就线上办、能不见面审批就不见面审批”,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崂山区是青岛市率先试点区域,先后上线了“电子营业执照+免费印章申领”“电子营业执照+证章自助领取”“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登记档案‘微查询’”等服务,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
  哪里办事方便,经济运行效率高,哪里就会聚集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数据流,经济就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崂山区实有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企业177个,占全市10亿元以上企业的17.6%,在全市排名第一位。今年以来,全区新引进过亿元项目81个,其中50亿元大项目4个,头部企业大朋VR总部、云天畅想等项目落户崂山。企业“用脚投票”是对崂山区营商环境最直接的肯定。
  □梁太宏 赵洪涛 王霞 葛晓蕾
  
  “在项目推进中,有金牌团队实时和我们保持沟通联系,提供管家式的服务。在关键时间节点,主动提醒我们办理人防变更等手续,让项目快开工早达效。”日前,歌尔科技产业园项目二期工程项目开发部负责人程雅超表示。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生命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背后其实就是营商环境的差距。在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崂山区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以企业的感受度为标准的服务理念,全力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升级重点项目审批服务体系,建立金牌团队抓实一体攻坚、协同联动机制,整合模拟审批、告知承诺等多项服务举措。在高质高效审批服务的护航下,今年以来,崂山区一系列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项目均有了新进展。目前,2023年确定的总投资483亿元的65个项目加速推进。其中,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等17个项目竣工,竣工数量全市第一。东华软件副中心产业园等16个项目进行内外装修;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等11个项目进行主体施工;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等21个项目进行基础施工。今年前三季度,全区生产总值增长7.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4%。
  深化流程再造,跑出审批“加速度”。聚焦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与优者“对标”,与快者“赛跑”,攻坚克难冲在前。青岛钓鱼台·美高梅项目是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作为“崂山第一高”,该区创新了“一张点菜单·集成帮代办”审批服务机制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抓到底”工作模式,推动钓鱼台·美高梅酒店从主体建筑完工到开业运营仅用时3个月,审批时限缩短半年以上,刷新了国内同类型酒店开业审批效率纪录。在总投资100亿元的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建设中,崂山区创造了“从洽谈到签约落地用时10天”“从签约到开工用时4个月”“从开工到首栋建筑封顶用时不足百天”的“崂山速度”,以审批更快赋能城市更新发展。
  深化帮办代办,为企服务“增温度”。营商环境影响着企业、资金和项目的集聚,也检验着一座城市的行政效能、工作作风和政治生态。崂山区坚持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努力为企业解困纾难。营商环境没有旁观者、局外人,只有践行者、参与者。在青岛市城市更新的“主战场”——张村河片区,成立了招投标攻坚队和审批服务攻坚队,精准定制《张村河片区安置区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手册》,将项目服务触角延伸至项目建设一线,提供“上门服务零跑腿、政策解读零距离、项目审批零延时”的“三零”服务,全力破解项目推进中的难题和堵点,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拓宽应用场景,企业办事“更省心”。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带个手机就能领公章和打印档案,确实方便多了。”青岛印澜民宿管理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支先生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在崂山的一次办事的体验。以前他出门办事总得带上执照、介绍信还有公章等材料,不光麻烦还容易丢。“现在我就用电子营业执照扫了3次码,什么材料都没提交,就办完了,真的很省事。”坚持“能简化就简化、能线上办就线上办、能不见面审批就不见面审批”,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崂山区是青岛市率先试点区域,先后上线了“电子营业执照+免费印章申领”“电子营业执照+证章自助领取”“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登记档案‘微查询’”等服务,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
  哪里办事方便,经济运行效率高,哪里就会聚集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数据流,经济就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崂山区实有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企业177个,占全市10亿元以上企业的17.6%,在全市排名第一位。今年以来,全区新引进过亿元项目81个,其中50亿元大项目4个,头部企业大朋VR总部、云天畅想等项目落户崂山。企业“用脚投票”是对崂山区营商环境最直接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