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五色沃土蕴养五育人才
青岛市城阳区完善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
2023-12-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徐婷
2023年,作为全国德育创新示范区,青岛市城阳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根本任务,该区教育和体育局将“探索‘全环境立德树人’育人体系综合改革”作为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多角度、深层次、进阶性地进行改革,积极打造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样态。
厚植思政教育“红色沃土”
以德铸魂
建设体系与机制,让思政课“活”起来。全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思政名师“同备一堂思政课”,扎实开展“跨学段”思政课教学试点。利用城阳区数字媒体资产等各种资源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思政教研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校长开学第一课”“立德树人大讲堂”“大学生巡回宣讲团”“名家进校园”“思政教师访学团”等教育活动。构建思政教育途径,让思政课“走”起来。全区中小学学生每学期用脚步丈量山河,走进青大社区党史馆、海军驻城阳部队、“只此敦煌”展、国学公园、丹山岭、毛公山等研学基地,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深育名班主任“紫色沃土”
以智赋能
城阳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意见》,从机制增效、专业夯基、平台赋能三方面精准发力,建立“1+x”班主任梯队培养机制,积极举办城阳区班主任主题班会公开课、优质课、基本功专业能力比赛,成立班主任工作区域联盟讲师团,组织教科研工作交流和考核评估等,从点到面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素质素养展示。每年举行“班主任节”,对区级名班主任、功勋班主任进行表彰。全区目前共有25个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遴选了工作室成员近200名。多名班主任荣获省、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深耕活动“橙色沃土”
实践五育融合
城阳区各中小学利用节、赛、会、展、演等各种活动形式,落实“五育融合”。入队教育让红色种子生根,将“十个好习惯”融入学校德育体系,法治教育让法治种子吐绿。创新推进“城阳区中小学宏阅读行动”,形成“导读课”和“成果课”132节。利用开学典礼、读书节、法治文化节、十岁礼、体育节、艺术节、劳动节、毕业典礼、传统节日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习社团”“党史研学社团”等10余个理论研习社团,结合城阳区特色教育活动月,实现五育融合教育,为德育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深入点亮宣讲“蓝色沃土”
走“新”入心
扎实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工作,组建名管理干部宣讲团、名师专家宣讲团、优秀党员教师宣讲团、家庭教育宣讲团、好少年宣讲团,面向干部教师、家长、青少年开展上百场宣讲活动,覆盖全区所有中小学及家长。城阳区仲村小学建立华夏文明耕读馆等10所文化馆,通过“馆读”“馆藏”“馆讲”等形式充分发挥“馆”文化的教育力。白沙湾学校以城阳武工队的成立、战斗故事、英雄人物等为特色教育,唤醒学生的红色基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全区建立全环境立德树人常态化宣传工作机制,区级媒体开设宣传专栏,创新栏目主题,从思政领航、名班主任荟萃等七大主题板块多方面宣传推广全区全环境立德树人亮点工作。
深挖资源“绿色沃土”
优化“生态劳动圈”
城阳区积极建构以劳动为主线的五育融合教育新生态。打造“1+N+X”劳动教育集团,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投入200余万元,开发劳动课程;每年设立740余万元专项经费,开展学工学农实践课程;在全区推介“中小学生家务劳动清单”。承办全国劳动教育现场会,创建为全市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区。各级媒体先后对城阳区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推介。以“青青义教”“职教义工”等志愿服务品牌为引领,结合“学雷锋活动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扩大参与范围,形成常态化的“环保主题日”,实现全环境立德树人目标。目前,城阳区共有中国湿地学校5所,共联共建生态教育学校50余所,4人获评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
城阳区将继续以“五色沃土”为基础,坚持“五育融合”,优化教育全过程,完善“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事事育人”的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拓展全环境立德树人新路径,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持续推动城阳教育的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2023年,作为全国德育创新示范区,青岛市城阳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根本任务,该区教育和体育局将“探索‘全环境立德树人’育人体系综合改革”作为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多角度、深层次、进阶性地进行改革,积极打造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样态。
厚植思政教育“红色沃土”
以德铸魂
建设体系与机制,让思政课“活”起来。全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思政名师“同备一堂思政课”,扎实开展“跨学段”思政课教学试点。利用城阳区数字媒体资产等各种资源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思政教研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校长开学第一课”“立德树人大讲堂”“大学生巡回宣讲团”“名家进校园”“思政教师访学团”等教育活动。构建思政教育途径,让思政课“走”起来。全区中小学学生每学期用脚步丈量山河,走进青大社区党史馆、海军驻城阳部队、“只此敦煌”展、国学公园、丹山岭、毛公山等研学基地,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深育名班主任“紫色沃土”
以智赋能
城阳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意见》,从机制增效、专业夯基、平台赋能三方面精准发力,建立“1+x”班主任梯队培养机制,积极举办城阳区班主任主题班会公开课、优质课、基本功专业能力比赛,成立班主任工作区域联盟讲师团,组织教科研工作交流和考核评估等,从点到面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素质素养展示。每年举行“班主任节”,对区级名班主任、功勋班主任进行表彰。全区目前共有25个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遴选了工作室成员近200名。多名班主任荣获省、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深耕活动“橙色沃土”
实践五育融合
城阳区各中小学利用节、赛、会、展、演等各种活动形式,落实“五育融合”。入队教育让红色种子生根,将“十个好习惯”融入学校德育体系,法治教育让法治种子吐绿。创新推进“城阳区中小学宏阅读行动”,形成“导读课”和“成果课”132节。利用开学典礼、读书节、法治文化节、十岁礼、体育节、艺术节、劳动节、毕业典礼、传统节日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习社团”“党史研学社团”等10余个理论研习社团,结合城阳区特色教育活动月,实现五育融合教育,为德育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深入点亮宣讲“蓝色沃土”
走“新”入心
扎实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工作,组建名管理干部宣讲团、名师专家宣讲团、优秀党员教师宣讲团、家庭教育宣讲团、好少年宣讲团,面向干部教师、家长、青少年开展上百场宣讲活动,覆盖全区所有中小学及家长。城阳区仲村小学建立华夏文明耕读馆等10所文化馆,通过“馆读”“馆藏”“馆讲”等形式充分发挥“馆”文化的教育力。白沙湾学校以城阳武工队的成立、战斗故事、英雄人物等为特色教育,唤醒学生的红色基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全区建立全环境立德树人常态化宣传工作机制,区级媒体开设宣传专栏,创新栏目主题,从思政领航、名班主任荟萃等七大主题板块多方面宣传推广全区全环境立德树人亮点工作。
深挖资源“绿色沃土”
优化“生态劳动圈”
城阳区积极建构以劳动为主线的五育融合教育新生态。打造“1+N+X”劳动教育集团,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投入200余万元,开发劳动课程;每年设立740余万元专项经费,开展学工学农实践课程;在全区推介“中小学生家务劳动清单”。承办全国劳动教育现场会,创建为全市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区。各级媒体先后对城阳区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推介。以“青青义教”“职教义工”等志愿服务品牌为引领,结合“学雷锋活动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扩大参与范围,形成常态化的“环保主题日”,实现全环境立德树人目标。目前,城阳区共有中国湿地学校5所,共联共建生态教育学校50余所,4人获评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
城阳区将继续以“五色沃土”为基础,坚持“五育融合”,优化教育全过程,完善“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事事育人”的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拓展全环境立德树人新路径,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持续推动城阳教育的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