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不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
向科技赋能要内生动力
2023-11-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石如宽
过去,企业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多数采用人工的方式,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容易产生隐患。位于寿光软件园的山东康吉诺技术有限公司,可以通过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技术,为企业设备进行“病情诊断”。
“我们自行研发的AI诊断传感器等,不仅能精准判断设备运行问题的根源和部位,还可以提前预判设备‘病症’,已在造纸、数字油井、陶瓷生产等领域使用。”山东康吉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卞万良说。
近年来,寿光市不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向科技赋能要内生动力,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打造了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山东祥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生科技)管件生产车间,从原材料到成型管件仅需2分钟时间,一台设备只需一人操作。从最初的原材料加工企业,到国内唯一一家全产业链管道企业,祥生科技用了20多年。
这背后离不开祥生科技在创新发展路上的持续投入。目前,该企业拥有潍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北京化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及行业协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国外顶尖设备供应商共建联合研发中心。
目前,寿光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82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116家,省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个。
围绕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寿光引导更多中小企业以“专精特新”为方向,从“铺天盖地”量的扩张,迈向“顶天立地”质的提升。
英凌半导体新材料(潍坊)有限公司生产的部分石英配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广泛应用于LED控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目前,英凌半导体新材料(潍坊)有限公司已与比亚迪半导体、华为海思、海康威视等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订单已经排到2024年。“我们每年投入超5000万元,对扩散设备的多个关键环节进行自主创新。”英凌半导体新材料(潍坊)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说。
专精特新企业持续积累技术优势,成为推动寿光制造到“智造”的重要力量。今年,山东力创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了4.0智能自动化、3D打印产业化应用项目,购置金属五轴加工中心、七轴关节臂机器人、工业激光3D打印机等设备共163台(套),可年产高精度轮胎模具3000套。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自动化设备调试,年底前可竣工投产,将成为国内首条轮胎模具4.0智能自动化生产线。
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企业是主体,政府服务引导是关键。今年,寿光开展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和智能改造,实施技改项目155个,重新建立优质企业培育库,成功培育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瞪羚”企业、52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47家省专精特新企业。
过去,企业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多数采用人工的方式,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容易产生隐患。位于寿光软件园的山东康吉诺技术有限公司,可以通过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技术,为企业设备进行“病情诊断”。
“我们自行研发的AI诊断传感器等,不仅能精准判断设备运行问题的根源和部位,还可以提前预判设备‘病症’,已在造纸、数字油井、陶瓷生产等领域使用。”山东康吉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卞万良说。
近年来,寿光市不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向科技赋能要内生动力,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打造了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山东祥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生科技)管件生产车间,从原材料到成型管件仅需2分钟时间,一台设备只需一人操作。从最初的原材料加工企业,到国内唯一一家全产业链管道企业,祥生科技用了20多年。
这背后离不开祥生科技在创新发展路上的持续投入。目前,该企业拥有潍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北京化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及行业协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国外顶尖设备供应商共建联合研发中心。
目前,寿光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82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116家,省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个。
围绕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寿光引导更多中小企业以“专精特新”为方向,从“铺天盖地”量的扩张,迈向“顶天立地”质的提升。
英凌半导体新材料(潍坊)有限公司生产的部分石英配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广泛应用于LED控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目前,英凌半导体新材料(潍坊)有限公司已与比亚迪半导体、华为海思、海康威视等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订单已经排到2024年。“我们每年投入超5000万元,对扩散设备的多个关键环节进行自主创新。”英凌半导体新材料(潍坊)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说。
专精特新企业持续积累技术优势,成为推动寿光制造到“智造”的重要力量。今年,山东力创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了4.0智能自动化、3D打印产业化应用项目,购置金属五轴加工中心、七轴关节臂机器人、工业激光3D打印机等设备共163台(套),可年产高精度轮胎模具3000套。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自动化设备调试,年底前可竣工投产,将成为国内首条轮胎模具4.0智能自动化生产线。
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企业是主体,政府服务引导是关键。今年,寿光开展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和智能改造,实施技改项目155个,重新建立优质企业培育库,成功培育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瞪羚”企业、52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47家省专精特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