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退改签是否有完美解法?
2023-11-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李梦馨
电影票的退改签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社交平台上相关的讨论未曾停止过,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引起热议。最近,电影票退改签又登上热搜。作为一个老大难问题,电影票的退改签至今仍然困扰着很多观众。买了票临时有事去不了、看错信息想取消订单,为此多付几块钱的手续费是常有的事,碰上更加麻烦的情况则要跟客服周旋,还有人因为网购电影票不能退改签起诉电影院。为了退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绝不是夸张的形容。
放眼当前的影院,能改不能退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在某售票平台上检索济南电影院,目前绝大部分影院都支持改签,但仍有一部分影院不支持退票。对于支持退改签的电影院,也存在一定门槛。退改签环节所产生的额外手续费,按照距离开场时间远近有一定浮动,皆由观众买单。通常情况下,距离开场时间一个小时以内的电影票不支持退改签。
电影票退改签为何这么难?这里有电影行业自身属性的限制。电影票是具有时效性的产品,从购买到消费的时间一般比较短,观众一旦购票完成,对应的座位就会被锁定,无法再次出售。因此,越临近开场时间退票,越可能对电影院利益造成损害。退票行为的不可控,有过前车之鉴:前几年某影片上映时,出现大量恶意购票锁场,开场前又大规模退票的事件,涉及票房约1300万元。这也给部分黄牛可乘之机:大量购入电影票,高价卖给消费者,赚取中间差价;卖不掉的电影票,也能通过退票让电影院兜底。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量,电影院不予退改签是为了规避退票行为的大规模发生,有一定存在的理由。
随着网购电影票的普及,退票行为涉及观众、电影院和第三方购票平台,据业内人士透露,退改签收取的费用,影院与购票平台双方基本遵循5:5分账制,这也加剧了退票流程的复杂性。种种因素导致电影院和购票平台将恶性商业竞争的风险通过只改不退甚至不改不退的方式转嫁给了消费者。但这样的做法,事实上也有违公平原则。
在观众的呼声下,电影票退改签规则已经逐渐得到落实。2019年,深圳市消委会推出了全国首个电影票退改签行业自律标准《电影票退改签标准》,确定了“阶梯式”退费的规则,基本参照火车票退改签规则,如今已被各大电影院广泛采纳。不过,当前围绕电影票退改签的争议声不断,说明相关规则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全面“退改签”仍任重道远。如何兼顾影院、购票平台和消费者三方的利益,这仍然需要依托相关法律规定的健全,推动统一的退改签规则落实,不断完善电影票“退改签”制度,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电影票的退改签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社交平台上相关的讨论未曾停止过,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引起热议。最近,电影票退改签又登上热搜。作为一个老大难问题,电影票的退改签至今仍然困扰着很多观众。买了票临时有事去不了、看错信息想取消订单,为此多付几块钱的手续费是常有的事,碰上更加麻烦的情况则要跟客服周旋,还有人因为网购电影票不能退改签起诉电影院。为了退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绝不是夸张的形容。
放眼当前的影院,能改不能退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在某售票平台上检索济南电影院,目前绝大部分影院都支持改签,但仍有一部分影院不支持退票。对于支持退改签的电影院,也存在一定门槛。退改签环节所产生的额外手续费,按照距离开场时间远近有一定浮动,皆由观众买单。通常情况下,距离开场时间一个小时以内的电影票不支持退改签。
电影票退改签为何这么难?这里有电影行业自身属性的限制。电影票是具有时效性的产品,从购买到消费的时间一般比较短,观众一旦购票完成,对应的座位就会被锁定,无法再次出售。因此,越临近开场时间退票,越可能对电影院利益造成损害。退票行为的不可控,有过前车之鉴:前几年某影片上映时,出现大量恶意购票锁场,开场前又大规模退票的事件,涉及票房约1300万元。这也给部分黄牛可乘之机:大量购入电影票,高价卖给消费者,赚取中间差价;卖不掉的电影票,也能通过退票让电影院兜底。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量,电影院不予退改签是为了规避退票行为的大规模发生,有一定存在的理由。
随着网购电影票的普及,退票行为涉及观众、电影院和第三方购票平台,据业内人士透露,退改签收取的费用,影院与购票平台双方基本遵循5:5分账制,这也加剧了退票流程的复杂性。种种因素导致电影院和购票平台将恶性商业竞争的风险通过只改不退甚至不改不退的方式转嫁给了消费者。但这样的做法,事实上也有违公平原则。
在观众的呼声下,电影票退改签规则已经逐渐得到落实。2019年,深圳市消委会推出了全国首个电影票退改签行业自律标准《电影票退改签标准》,确定了“阶梯式”退费的规则,基本参照火车票退改签规则,如今已被各大电影院广泛采纳。不过,当前围绕电影票退改签的争议声不断,说明相关规则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全面“退改签”仍任重道远。如何兼顾影院、购票平台和消费者三方的利益,这仍然需要依托相关法律规定的健全,推动统一的退改签规则落实,不断完善电影票“退改签”制度,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