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8%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2023-11-16 作者: 任戌盈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任戌盈 黄鑫 本报通讯员 范海波

  日照山海相依,风光秀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不只是环境优美,近几年,日照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满意度也一直位居全省前列。11月2日至3日,大众日报记者跟随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媒体走进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基层采访活动团队一起走进日照,探索基层医疗的“日照实践”。
管理智能化
乡镇卫生院聚力服务提升

  床头屏幕显示医嘱、输液大厅全程监控、人员出入实时记录……在东港区日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基层医疗机构也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东港区日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使用的智能管理系统涵盖行政后勤、财务运行、绩效评价、医护质量和公共卫生管理等模块。在行政后勤模块,请假、外勤打卡、申请报修、会议室预订等业务均可线上完成,真正实现“无纸化”。在医疗管理模块中,住院患者工作量统计、诊断证明书、入院证、四类药品销售台账等信息也都可以实时查询。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医院租了10个T的云上存储空间,目前医院内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实现永久保存。”
  通过精细化管理,今年1-8月,日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人次同比增长55%、医疗收入同比增长86%。各项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也有效降低了医院运行成本。据工作人员介绍,仅办公用品一项年节约采购费用就达30余万元,耗材成本降低50%以上。
  目前,日照市通过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一类事业,二类管理”,聚力服务提升,98%达到国家基本标准,89%达到省提升标准。
标准“十统一”
村卫生室加强医疗保障

  在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南草坡村卫生室150余平方米的空间里,门诊室、中医阁、药房、治疗室、观察室、值班室、档案室、公共卫生室、健康教育室和自助式健康监测点“十室分开”、井井有条,空调、电视、办公桌椅、药架、远程心电图机等办公设施和医疗器械也摆放得整整齐齐。
  这家按照岚山区“十统一”一体化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新模式打造的村卫生室,于2020年11月被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山东省改革和发展委员会评为“省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
  岚山区卫健局创建的“十统一”一体化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新模式,要求辖区内卫生室实现从规划建设、门牌标识、文化内涵、设备配备、厕所卫生到队伍建设、制度规范、药械管理、财务管理和业务考核的“十统一”,通过不断加强标准化建设来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
  在南草坡村卫生室,记者看到墙上挂着几面为医生送来的锦旗。一位因崴脚来卫生室就诊的大娘向记者说道:“这边医生看病看得好,服务态度也好,我家离卫生室有三四里地,有什么毛病都来这里找医生看。”
  除了基本诊疗服务,南草坡村卫生室还配备远程心电图机,今年以来已经完成远程心电300余人次,极大方便了辖区居民看病就医需求。南草坡村卫生室还积极开展“居家长期护理”,对失能、半失能人群进行入门、入户护理,给予送药上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开展中医药适宜康复技术、心理疏导等,真正让弱势老年群体实现“老有所依、病有所医”。
建设医共体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再次提出发展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医共体成为未来乡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组织的主要模式。
  在日照,目前已成立8个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牵头,55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1729处一体化村卫生室全部纳入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动县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二级以上医院的诊疗服务和基层卫生院标准的报销待遇。
  岚山区人民医院巨峰分院是岚山区医疗服务的次中心,也是岚山区人民医院医共体的成员单位。目前,该院已经建设完成医共体远程影像、远程检验、远程心电、远程会诊、后勤服务等五大分中心,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该院远程影像中心,分院的CT、DR和胸透室与区医院影像中心无缝对接,实现分院操作检查即时上传、区医院诊断并发报告回传。在远程检验中心,检验科通过后勤服务中心的物流将标本送至总院检验中心,检查结果通过院内系统同步呈现。在远程心电中心,巨峰心电工作站实现实时上传心电图资料由区医院判读回传报告。影像中心的医生告诉记者:“从我们医院上传的报告一般在一小时左右就可以收到区医院的回传结果。”
  □ 本报记者 任戌盈 黄鑫 本报通讯员 范海波

  日照山海相依,风光秀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不只是环境优美,近几年,日照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满意度也一直位居全省前列。11月2日至3日,大众日报记者跟随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媒体走进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基层采访活动团队一起走进日照,探索基层医疗的“日照实践”。
管理智能化
乡镇卫生院聚力服务提升

  床头屏幕显示医嘱、输液大厅全程监控、人员出入实时记录……在东港区日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基层医疗机构也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东港区日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使用的智能管理系统涵盖行政后勤、财务运行、绩效评价、医护质量和公共卫生管理等模块。在行政后勤模块,请假、外勤打卡、申请报修、会议室预订等业务均可线上完成,真正实现“无纸化”。在医疗管理模块中,住院患者工作量统计、诊断证明书、入院证、四类药品销售台账等信息也都可以实时查询。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医院租了10个T的云上存储空间,目前医院内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实现永久保存。”
  通过精细化管理,今年1-8月,日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人次同比增长55%、医疗收入同比增长86%。各项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也有效降低了医院运行成本。据工作人员介绍,仅办公用品一项年节约采购费用就达30余万元,耗材成本降低50%以上。
  目前,日照市通过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一类事业,二类管理”,聚力服务提升,98%达到国家基本标准,89%达到省提升标准。
标准“十统一”
村卫生室加强医疗保障

  在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南草坡村卫生室150余平方米的空间里,门诊室、中医阁、药房、治疗室、观察室、值班室、档案室、公共卫生室、健康教育室和自助式健康监测点“十室分开”、井井有条,空调、电视、办公桌椅、药架、远程心电图机等办公设施和医疗器械也摆放得整整齐齐。
  这家按照岚山区“十统一”一体化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新模式打造的村卫生室,于2020年11月被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山东省改革和发展委员会评为“省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
  岚山区卫健局创建的“十统一”一体化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新模式,要求辖区内卫生室实现从规划建设、门牌标识、文化内涵、设备配备、厕所卫生到队伍建设、制度规范、药械管理、财务管理和业务考核的“十统一”,通过不断加强标准化建设来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
  在南草坡村卫生室,记者看到墙上挂着几面为医生送来的锦旗。一位因崴脚来卫生室就诊的大娘向记者说道:“这边医生看病看得好,服务态度也好,我家离卫生室有三四里地,有什么毛病都来这里找医生看。”
  除了基本诊疗服务,南草坡村卫生室还配备远程心电图机,今年以来已经完成远程心电300余人次,极大方便了辖区居民看病就医需求。南草坡村卫生室还积极开展“居家长期护理”,对失能、半失能人群进行入门、入户护理,给予送药上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开展中医药适宜康复技术、心理疏导等,真正让弱势老年群体实现“老有所依、病有所医”。
建设医共体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再次提出发展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医共体成为未来乡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组织的主要模式。
  在日照,目前已成立8个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牵头,55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1729处一体化村卫生室全部纳入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动县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二级以上医院的诊疗服务和基层卫生院标准的报销待遇。
  岚山区人民医院巨峰分院是岚山区医疗服务的次中心,也是岚山区人民医院医共体的成员单位。目前,该院已经建设完成医共体远程影像、远程检验、远程心电、远程会诊、后勤服务等五大分中心,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该院远程影像中心,分院的CT、DR和胸透室与区医院影像中心无缝对接,实现分院操作检查即时上传、区医院诊断并发报告回传。在远程检验中心,检验科通过后勤服务中心的物流将标本送至总院检验中心,检查结果通过院内系统同步呈现。在远程心电中心,巨峰心电工作站实现实时上传心电图资料由区医院判读回传报告。影像中心的医生告诉记者:“从我们医院上传的报告一般在一小时左右就可以收到区医院的回传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