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
山东公路技师学院被授予“山东省技工教育优质校”
2023-11-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吴荣欣 邱学文
吕安涛 刘永凯 郭秀芹
在日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2023年度技工教育优质校和优质专业项目建设单位名单”中,山东公路技师学院被授予“山东省技工教育优质校”。近年来,该学院以党建为引领,开展“四引领三融合”品牌活动,构建了“一体四翼”专业布局和30余个交通特色专业体系,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更高起点、更深层次、更大力度精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是学院的中心工作,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该院党委书记马庆雷说。
探索“党建+”,
党建与业务工作深融合
山东公路技师学院坚持党建引领,按照“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思想引领、组织引领、文化引领、示范引领、党建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党建与管理融合、党建与行业服务融合的‘四引领三融合’品牌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的运行机制,深入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创建“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工作法,积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该学院连续三年被评为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获批山东省技工教育特色名校等荣誉称号。
该学院院长郭志云介绍:“目前,我们的校企合作单位达到300余家,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据统计,山东省交通公路一线技术员工中,30%以上为该院毕业生;有40余名毕业生获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感动公路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这些活跃在交通一线的劳动模范、企业明星已成为该学院一张张亮丽的名片。
突出交通特色,
完善专业体系
该学院对“工匠源”大型户外实训基地进行智慧化提升,利用大数据、GIS+BIM、物联网、GPS等技术手段,将“工匠源”大型户外实训基地打造成省内高水平、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实习实训基地。该基地先后被评为“中国交通建设监理检测人才培训实验基地暨技能竞赛基地”“省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公共实训基地”“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等。
“我院是省内唯一一家‘中国交通建设监理检测人才培训实验基地暨技能竞赛基地’,而且是全国十二家基地中唯一一所技工院校,这证明我们的办学特色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郭志云说。
在专业体系建设上,该院不断完善专业体系,建立了以公路工程类专业为主体,运输工程、汽车工程、智能控制、信息技术类专业为四翼的“一体四翼”专业布局,构建了公路施工与养护、土建检测、汽车检测与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等30余个交通特色专业体系。2022年至2023年,该学院连续两年获批人社部工学一体化项目建设院校;“公路专业群”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群建设项目;“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被批准为山东省重点专业;公路施工与养护、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维修、计算机动画制作等专业获批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工业机械自动化装调专业获批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参与单位。
坚持以赛促学,
取得累累硕果
近几年来,该学院始终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方针,先后承办了数届全国交通运输系统院校路桥专业、筑路机械专业师生技能竞赛决赛和山东省交通运输系统公路水运工程试验工、测量工、电工技能竞赛决赛;2021—2023年连续三年承办山东省“技能兴鲁”公路养护工、试验检测工、电工职业技能竞赛等,为省内外交通运输行业职工和学校师生提供了切磋技艺、展示风采的平台。
承办竞赛的同时,该学院积极鼓励师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目前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二等奖以上名次的共计200余人次。在11月4日结束的第十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桥隧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该院公路工程系3名学生代表山东省参赛,获得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在9月份的山东省“技能兴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该院代表队分别斩获团体一等奖第一名,个人一等奖第一名、第二名,学院荣获突出贡献奖,两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10月份在陕西举办的2023第七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技能竞赛决赛中,该学院公路工程系的6名学生分别斩获中职组团队一等奖和二等奖,学院荣获最佳组织奖和优秀组织奖,4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组队后,我们利用课余时间、晚上、周末加班等分析比赛方案,制定严格的训练计划和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操技能辅导。6名参赛学生刻苦训练,力求每个知识点、每个施工模块、每个操作步骤都做到最好。”参加第七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技能竞赛决赛的指导老师吴之伟说。
“代表学院参加第七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技能竞赛决赛并获奖,既是个人努力和队友之间团结协作的结果,更是学校领导和老师悉心培养的结果。”参赛队员李伟明说。
“经过3至5年的培养,让每一名学生都掌握一门实操技能,毕业就能工作,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技能人才。”郭志云说。
吕安涛 刘永凯 郭秀芹
在日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2023年度技工教育优质校和优质专业项目建设单位名单”中,山东公路技师学院被授予“山东省技工教育优质校”。近年来,该学院以党建为引领,开展“四引领三融合”品牌活动,构建了“一体四翼”专业布局和30余个交通特色专业体系,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更高起点、更深层次、更大力度精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是学院的中心工作,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该院党委书记马庆雷说。
探索“党建+”,
党建与业务工作深融合
山东公路技师学院坚持党建引领,按照“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思想引领、组织引领、文化引领、示范引领、党建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党建与管理融合、党建与行业服务融合的‘四引领三融合’品牌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的运行机制,深入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创建“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工作法,积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该学院连续三年被评为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获批山东省技工教育特色名校等荣誉称号。
该学院院长郭志云介绍:“目前,我们的校企合作单位达到300余家,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据统计,山东省交通公路一线技术员工中,30%以上为该院毕业生;有40余名毕业生获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感动公路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这些活跃在交通一线的劳动模范、企业明星已成为该学院一张张亮丽的名片。
突出交通特色,
完善专业体系
该学院对“工匠源”大型户外实训基地进行智慧化提升,利用大数据、GIS+BIM、物联网、GPS等技术手段,将“工匠源”大型户外实训基地打造成省内高水平、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实习实训基地。该基地先后被评为“中国交通建设监理检测人才培训实验基地暨技能竞赛基地”“省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公共实训基地”“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等。
“我院是省内唯一一家‘中国交通建设监理检测人才培训实验基地暨技能竞赛基地’,而且是全国十二家基地中唯一一所技工院校,这证明我们的办学特色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郭志云说。
在专业体系建设上,该院不断完善专业体系,建立了以公路工程类专业为主体,运输工程、汽车工程、智能控制、信息技术类专业为四翼的“一体四翼”专业布局,构建了公路施工与养护、土建检测、汽车检测与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等30余个交通特色专业体系。2022年至2023年,该学院连续两年获批人社部工学一体化项目建设院校;“公路专业群”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群建设项目;“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被批准为山东省重点专业;公路施工与养护、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维修、计算机动画制作等专业获批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工业机械自动化装调专业获批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参与单位。
坚持以赛促学,
取得累累硕果
近几年来,该学院始终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方针,先后承办了数届全国交通运输系统院校路桥专业、筑路机械专业师生技能竞赛决赛和山东省交通运输系统公路水运工程试验工、测量工、电工技能竞赛决赛;2021—2023年连续三年承办山东省“技能兴鲁”公路养护工、试验检测工、电工职业技能竞赛等,为省内外交通运输行业职工和学校师生提供了切磋技艺、展示风采的平台。
承办竞赛的同时,该学院积极鼓励师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目前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二等奖以上名次的共计200余人次。在11月4日结束的第十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桥隧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该院公路工程系3名学生代表山东省参赛,获得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在9月份的山东省“技能兴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该院代表队分别斩获团体一等奖第一名,个人一等奖第一名、第二名,学院荣获突出贡献奖,两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10月份在陕西举办的2023第七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技能竞赛决赛中,该学院公路工程系的6名学生分别斩获中职组团队一等奖和二等奖,学院荣获最佳组织奖和优秀组织奖,4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组队后,我们利用课余时间、晚上、周末加班等分析比赛方案,制定严格的训练计划和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操技能辅导。6名参赛学生刻苦训练,力求每个知识点、每个施工模块、每个操作步骤都做到最好。”参加第七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技能竞赛决赛的指导老师吴之伟说。
“代表学院参加第七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技能竞赛决赛并获奖,既是个人努力和队友之间团结协作的结果,更是学校领导和老师悉心培养的结果。”参赛队员李伟明说。
“经过3至5年的培养,让每一名学生都掌握一门实操技能,毕业就能工作,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技能人才。”郭志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