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办”模式提升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质效

2023-11-08 作者: 齐静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齐静 通讯员 范洪艳 报道
  本报济南11月7日讯 劳动能力鉴定是职工享受相关社保待遇的重要依据,是防范基金风险的重要环节。记者今天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获悉,为提升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质效,我省坚持“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创新实施伤情鉴定“精准办”、事项通知“智能办”、鉴定结论“提速办”、方式灵活“暖心办”四个办服务模式,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伤情鉴定方面,我省开发运行省本级劳动能力现场鉴定平台,从人工签到、线下身份核验、手工书写鉴定意见转变为自动签到叫号、系统人脸识别、线上录入专家意见,实现劳动能力现场鉴定全流程快速办理。在事项通知方面,我省实现劳动能力鉴定智能外呼服务,通过外呼系统,将鉴定时间、携带资料、注意事项等信息无间断依次电话通知需要参加现场鉴定的工伤职工及用人单位,工作人员可实时查看电话接通情况及职工回复情况,根据通知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工电话沟通,提升工作效率。针对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最为关心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我省不断优化送达方式:在省人社厅官网和“爱山东”App开通鉴定结论查询功能,鉴定结论作出后第一时间上传;率先设置EMS劳动能力再次鉴定结论书专递,保证鉴定结论能及时准确到达伤病残职工手中。此外,为伤病残职工提供人性化鉴定服务,伤病残职工可以灵活选择鉴定方式,社保经办机构将服务送上门,针对长期卧床或伤病情严重的危重症伤病残职工,经过医疗卫生组专家评估后上门鉴定。
  □记者 齐静 通讯员 范洪艳 报道
  本报济南11月7日讯 劳动能力鉴定是职工享受相关社保待遇的重要依据,是防范基金风险的重要环节。记者今天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获悉,为提升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质效,我省坚持“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创新实施伤情鉴定“精准办”、事项通知“智能办”、鉴定结论“提速办”、方式灵活“暖心办”四个办服务模式,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伤情鉴定方面,我省开发运行省本级劳动能力现场鉴定平台,从人工签到、线下身份核验、手工书写鉴定意见转变为自动签到叫号、系统人脸识别、线上录入专家意见,实现劳动能力现场鉴定全流程快速办理。在事项通知方面,我省实现劳动能力鉴定智能外呼服务,通过外呼系统,将鉴定时间、携带资料、注意事项等信息无间断依次电话通知需要参加现场鉴定的工伤职工及用人单位,工作人员可实时查看电话接通情况及职工回复情况,根据通知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工电话沟通,提升工作效率。针对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最为关心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我省不断优化送达方式:在省人社厅官网和“爱山东”App开通鉴定结论查询功能,鉴定结论作出后第一时间上传;率先设置EMS劳动能力再次鉴定结论书专递,保证鉴定结论能及时准确到达伤病残职工手中。此外,为伤病残职工提供人性化鉴定服务,伤病残职工可以灵活选择鉴定方式,社保经办机构将服务送上门,针对长期卧床或伤病情严重的危重症伤病残职工,经过医疗卫生组专家评估后上门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