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高中协同育人研讨会在滨州举行

双向奔赴,协商人才贯通选拔

2023-11-03 作者: 程芃芃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本报通讯员 张瑞琦

  日前,驻鲁高校走进滨州高中暨高校与高中协同育人研讨会在滨州举办。研讨会全面分析山东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分析预判2024年山东高校招生考试新趋势,共同探讨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与高校招生录取与培养合作模式,为人才贯通选拔做好对接。
  山东高校与高中协同发展联盟在本次活动中成立,将搭建起驻鲁高校与高中之间信息互通需求交流的桥梁,增进滨州高中与驻鲁高校的合作关系。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管理学院、山东女子学院、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等部分高校与山东省北镇中学、滨州实验中学、邹平一中、无棣一中等签署了优秀生源基地协议。
  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如何选科、高中如何教学、高考如何报考、高校如何招生成为广大师生家长乃至全社会高度关心的热门议题。通过加强联动,增进了解,共同谋划高招工作,为未来人才的发展铺就坦途,亦成为高校、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中应当共同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一直以来,滨州市不断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引导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多样发展,正成为向各高校输送优质生源的重镇城市。全市锚定“办全国一流教育”的目标,着力打造“五大品牌”,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扎实稳健的步伐。强化高中和大学阶段教育衔接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时代命题。“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上大学、上好学,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高校,让高校延揽到能发挥自身培养优势的学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既是国家之需,也是学校之求,更是家庭之盼。此次活动是驻鲁20余所高校与滨州市教育系统领导、骨干教师以及优秀学生代表的一次较为集中的、组团式的对接,是“互相看见,双向奔赴”的育才选才之约,开拓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联合育人、人才贯通选拔的新模式,将促进更多优秀学生迈入高校校园。
  滨州市将与驻鲁各高校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常态化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竭尽全力为各高校在招生、科研、教学、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提供各种协助。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本报通讯员 张瑞琦

  日前,驻鲁高校走进滨州高中暨高校与高中协同育人研讨会在滨州举办。研讨会全面分析山东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分析预判2024年山东高校招生考试新趋势,共同探讨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与高校招生录取与培养合作模式,为人才贯通选拔做好对接。
  山东高校与高中协同发展联盟在本次活动中成立,将搭建起驻鲁高校与高中之间信息互通需求交流的桥梁,增进滨州高中与驻鲁高校的合作关系。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管理学院、山东女子学院、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等部分高校与山东省北镇中学、滨州实验中学、邹平一中、无棣一中等签署了优秀生源基地协议。
  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如何选科、高中如何教学、高考如何报考、高校如何招生成为广大师生家长乃至全社会高度关心的热门议题。通过加强联动,增进了解,共同谋划高招工作,为未来人才的发展铺就坦途,亦成为高校、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中应当共同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一直以来,滨州市不断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引导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多样发展,正成为向各高校输送优质生源的重镇城市。全市锚定“办全国一流教育”的目标,着力打造“五大品牌”,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扎实稳健的步伐。强化高中和大学阶段教育衔接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时代命题。“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上大学、上好学,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高校,让高校延揽到能发挥自身培养优势的学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既是国家之需,也是学校之求,更是家庭之盼。此次活动是驻鲁20余所高校与滨州市教育系统领导、骨干教师以及优秀学生代表的一次较为集中的、组团式的对接,是“互相看见,双向奔赴”的育才选才之约,开拓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联合育人、人才贯通选拔的新模式,将促进更多优秀学生迈入高校校园。
  滨州市将与驻鲁各高校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常态化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竭尽全力为各高校在招生、科研、教学、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提供各种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