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打造一流学科 服务健康需求
2023-10-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
国内领先的数字一体化脊柱康复中心
|
![]() |
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全景图
|
为鼓励和支持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22年,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了首批101个医药卫生重点学科、40个重点实验室。为立榜样树标杆,本报推出巡礼栏目。今天聚焦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张发东
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以下简称“省一康”)依托中国四大天然甲级温泉之首汤头温泉而建,以优美的医疗环境、先进的设施设备、省内领先的智慧病房等优越条件,令业界瞩目,获群众赞誉。
经过近70年的历史积淀,特别是自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转隶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管理后一年余,在省卫生健康委党组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新一届院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实干担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医院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成为省卫生健康系统又一张亮丽的名片。
学科建设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和核心动力。多年积淀发展,近年来奋发图强,省一康着力打造的康复医学特色山高峰显,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科建设成就卓著。在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山东省重症医学及急救医学领域领军人物、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科带头人李丕宝教授的带领下,聚焦百姓健康需求,聚力建设医疗、教学、科研协同发展的山东省首批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如今,学科以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服务等提升品牌形象,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乘势而上
学科发展不断攀登新高峰
近年来,省一康党委把握天时地利人和,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科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一流学科发展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我院康复医学发展始终跟随时代步伐,在新时代抢抓学科跨越发展新机遇,学科建设再登新高。”党委书记李丕宝介绍道,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近年来康复医疗市场爆发式增长,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康复需求不断增加,康复医学大有可为。
去年以来,省一康党委根据学科特点凝练学科方向,瞄准重点学科建设目标,着力培育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团队,促进医院建设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紧抓学科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近70年打造的康复医学拳头品牌传统优势,省一康重塑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科新特色,推动学科迈向更高水平。
“天时”已具,兼有独特的“地利”与“人和”——
医院地处临沂市郊,邻近飞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拥有交通便捷的地域优势;优质的温泉、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等天然疗养因子,形成独特的环境优势。
还有人才这个学科发展的关键和根本。作为省一康的拳头品牌,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学科会聚了一批康复医学高端人才,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1人,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双料”获得者1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惠才卡”持有者2人。李丕宝、刘学键、“赵一针”(针灸专家赵宪荣)等一批省内知名专家撑起了医院康复医疗的脊梁,形成了无可替代的技术品牌优势。
另外,医院是中国海洋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和滨州医学院急诊医学、重症医学、普外专业、临床药学研究生培养单位,是山东省医师协会、山东省公共卫生学会等副会长单位,是山东省医学会、山东省医师协会10余个省级学(协)会二级分会主任委员挂靠单位,综合实力雄厚,拥有强大的急诊急救和医疗保障优势,为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独特的区位优势,强大的人才、医疗保障等,让学科发展不断攀登新高峰——
学科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康复、重症康复、慢病康复、盆底康复、儿童康复等治疗康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针灸、推拿技术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服务半径辐射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三维快速牵引、传统中医理疗、现代保守治疗、微创介入、开放手术等五大技术系列、70余种治疗方法的“超市化”治疗格局。
开展的盐岩气溶胶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成为医院一张特色明片;研制的全国首台智能蜡浴治疗系统填补了对手足部位进行蜡疗的空白。
康复大厦和保健大厦设有康复医学专业床位580余张,中央空调、三通系统、自炊餐厅、理疗中心、PTOT治疗室、脊柱康复中心等功能设施先进完善……
没有最佳,只有更佳。如今,获批为省级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的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正不断夯实学科根基,蓄势聚力,为八百里沂蒙百姓安康保驾护航。
数字赋能
开启医院脊柱疾病诊疗新时代
3月18日至19日,全国首届脊柱康复高峰论坛暨数字一体化脊柱康复中心启动会在省一康成功举办。数字一体化脊柱康复中心的成立,是省一康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脊柱病患者提供智能化、体系化、信息化、多元化的诊疗手段,标志着山东省脊柱疾病患者的康复进入了规范化治疗新阶段,在山东省乃至全国脊柱疾病诊断治疗领域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集脊柱评定、脊柱治疗、核心稳定训练、脊柱健康管理、远程协作于一体的国家级专业脊柱康复中心,该中心聚焦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评定和非手术治疗,由一个平台和五个功能区域组成。
一个平台:数字一体化脊柱康复平台,由各个诊疗模块组成,通过工作站连接并进行权限和工作流程管理,对所有诊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管理,便于医生、护士、治疗师高效协作。
五个区域:脊柱评定区、物理治疗区、力学治疗区、核心稳定训练区、脊柱侧弯筛查训练区。
这是省一康倾力打造的国内首家、规模大、设备全、实力强的脊柱相关疾病诊疗中心。其启用和成功运营,在省一康发展史上是里程碑式的跨越,开启了医院脊柱疾病诊疗新时代。
中心具备精准评估、综合治疗、远程医疗、线上管理等功能,并设有脊柱康复全国示范基地和全国研发基地,解决了脊柱疾病就诊渠道模糊、诊疗手段不成体系、评估不精确、治疗手段单一等问题,标志着省一康在脊柱疾病诊疗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省在数字一体化脊柱康复领域的空白。
积极回应人民健康新需求,省一康成立的国家级数字一体化脊柱康复中心,分别为脊柱退行性疾病、青少年脊柱侧弯、脊柱亚健康、孕产妇的脊柱健康管理等四大人群提供一流的诊疗服务,造福全省乃至全国脊柱疾病患者。
这是省一康学科建设新的跨越,亦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体现了脊柱康复领域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必将进一步推动脊柱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健全完善脊柱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让更多脊柱疾病患者享受到先进技术带来的高质量服务。
品牌引领
助推医院事业迈上新台阶
着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康复医疗需求,省一康“打造以康复医学为特色,综合实力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省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愿景越来越明晰,步履越来越稳健有力。
如今,以康复医学这个拳头品牌为引领,省一康的综合医疗、疗养保健、健康促进、职业教育等板块多点开花,齐头并进,医院各项事业不断推进。
综合医疗:开设了50多个临床业务科室,每年开展各类手术10000余台,年诊疗量30余万人次;建立了一条真正的“生命健康绿色通道”,为康复医疗和疗养保健提供了强有力的医疗保障和技术支撑,有效缓解周边群众看病难问题。
疗养保健:依托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和省内领先的康复理疗资源,医院承担了省、市两级干部保健工作和劳动模范及一线职工疗休养任务,已成为全省干部保健和劳模疗休养的重要基地。自2010年成为山东省直保健定点医院以来,医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保健工作政策,大力加强保健服务能力建设,持续优化干部保健服务流程,不断提升保健服务质量和水平,维护了干部身心健康,受到省、市各单位和广大保健对象的普遍好评。
健康促进: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需求,设立健康体检科,积极开展健康查体服务,提供终生跟踪健康服务,为受检者搭起坚强屏障,每年服务1万人次以上。
医养结合:以雄厚的医疗资源为保障,充分发挥温泉特色优势和康复理疗优势,发展医养结合事业,每年约有4000余位60岁以上老人来院康复疗养。医院努力打造一个功能完善、医养融合、特色突出、绿色生态,让老人满意、政府放心、受社会欢迎的老人宜居幸福家园。
卫生职业教育:医院所属临沂科技学校,现有在校生近5000名,是山东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和省级规范化职业学校,20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数万名实用型卫生人才。凭借良好的办学声誉、鲜明的办学特色、严格的学生管理、出色的办学业绩,学校成为全省职业教育的一大亮点,形成了“院校合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医教相长”的鲜明办学特色。
沐浴时代东风,成就康复事业。在省卫生健康委党组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省一康新一届院领导班子团结奉献、实干担当,带领全院职工交出了一份上级认可、群众满意的新答卷:
几十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一大批专家教授在康复、医疗、教学、保健等领域享有较高声誉。以出色业绩赢得上级组织和社会各界高度赞誉,相继取得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定点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国家医保定点医院、山东省劳动模范疗休养基地等资质,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全国特色疗休养院、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保健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聚焦新使命,激发新作为。省一康将以获批山东省首批医药卫生重点学科为契机,锚定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学科建设目标,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把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科打造成为疾病防治技术服务、高层次人才培养、卫生健康科研和成果转化推广的国家级基地,以更精湛的医疗技术、更暖心的惠民举措,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奋勇前进,为护佑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