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直播,小心陷入侵权风险

2023-10-23 作者: 李梦馨 来源: 大众日报
  □ 李梦馨

  前不久,歌手周杰伦在上海举办演唱会,一票难求。虽然手里没票,场馆外仍有不少歌迷聚集,想要体验现场氛围。似乎是为了满足那些无法到现场的歌迷,不少场内观众开启线上同步直播,据相关报道,当晚有接近30万人涌入某直播间观看。其实,不光是知名歌手的演唱会,音乐演出直播这种现象现在已经相当普遍,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搜索最近正在举办的音乐节、演唱会,基本都能找到对应的直播间,虽然直播的视角算不上好,画质清晰度也较低,但并不妨碍歌迷的热情围观。
  的确,用手机拍摄视频、分享记录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拍摄演唱会视频或者直播,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留存纪念的方式。对不能到场的歌迷来说,有人愿意现场直播,也算是弥补了不能到场的缺憾,蹲守在直播间听歌,既节省了经济成本,还能共享演唱会热烈的氛围,这种十足的便利让他们对直播行为普遍赞成。而博主只需要付出一张门票钱,便可以架上手机、坐享其成收割直播间的流量和粉丝。双方各取所需,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很多人认可的便利,并不意味着演唱会直播行为是被允许的。有法律人士提醒,拍摄并发布演唱会现场视频,存在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风险。这在《著作权法》中能找到明确的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使用作品,或未经表演者同意,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等行为,都存在侵权的风险。
  这种侵权行为能够普遍存在,还是因为识别和监管的难度相当之大,很难通过强硬的手段进行有效限制和事后追究。不管是演唱会还是音乐节,动辄是万人以上的场子,人人有手机,识别侵权行为很难具体到个人。直播行为只能随着演唱会开始和结束,时效也有限。
  抵制演唱会直播侵权行为,只能从普及常识、督促歌迷自觉抵制上发力。因此,每一个歌迷都应具备提防这种不自知侵权行为的意识,尊重著作权人的劳动,自觉拒绝收看并及时举报这种未经授权的直播行为。另一头的重任则要依托于直播平台。直播平台更应该履行监管的职责,根据版权方或者网友的投诉及时进行直播间排查并及时斩断传播源头。当然,面对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更需要依赖的还是相关规范层面的完善和落实,与时俱进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 李梦馨

  前不久,歌手周杰伦在上海举办演唱会,一票难求。虽然手里没票,场馆外仍有不少歌迷聚集,想要体验现场氛围。似乎是为了满足那些无法到现场的歌迷,不少场内观众开启线上同步直播,据相关报道,当晚有接近30万人涌入某直播间观看。其实,不光是知名歌手的演唱会,音乐演出直播这种现象现在已经相当普遍,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搜索最近正在举办的音乐节、演唱会,基本都能找到对应的直播间,虽然直播的视角算不上好,画质清晰度也较低,但并不妨碍歌迷的热情围观。
  的确,用手机拍摄视频、分享记录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拍摄演唱会视频或者直播,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留存纪念的方式。对不能到场的歌迷来说,有人愿意现场直播,也算是弥补了不能到场的缺憾,蹲守在直播间听歌,既节省了经济成本,还能共享演唱会热烈的氛围,这种十足的便利让他们对直播行为普遍赞成。而博主只需要付出一张门票钱,便可以架上手机、坐享其成收割直播间的流量和粉丝。双方各取所需,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很多人认可的便利,并不意味着演唱会直播行为是被允许的。有法律人士提醒,拍摄并发布演唱会现场视频,存在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风险。这在《著作权法》中能找到明确的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使用作品,或未经表演者同意,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等行为,都存在侵权的风险。
  这种侵权行为能够普遍存在,还是因为识别和监管的难度相当之大,很难通过强硬的手段进行有效限制和事后追究。不管是演唱会还是音乐节,动辄是万人以上的场子,人人有手机,识别侵权行为很难具体到个人。直播行为只能随着演唱会开始和结束,时效也有限。
  抵制演唱会直播侵权行为,只能从普及常识、督促歌迷自觉抵制上发力。因此,每一个歌迷都应具备提防这种不自知侵权行为的意识,尊重著作权人的劳动,自觉拒绝收看并及时举报这种未经授权的直播行为。另一头的重任则要依托于直播平台。直播平台更应该履行监管的职责,根据版权方或者网友的投诉及时进行直播间排查并及时斩断传播源头。当然,面对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更需要依赖的还是相关规范层面的完善和落实,与时俱进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