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养生不如量力而行
2023-10-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王臻儒
大批年轻人冲向中药房,只为一杯酸梅汤?近日,中药酸梅汤走红网络,凭借食材可靠、物美价廉等优点,吸引年轻人去中医院“开方”,有一些医院甚至因为下单量暴增,致使酸梅汤处于断货状态。酸梅汤有生津止渴、清心除烦等功效,适合炎热夏季人群短时饮用。相较饮料领域的酸梅汤,中药版本更注重养生食补,且较少添加糖分,一度成为奶茶的有力替代品。
中药酸梅汤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侧面反映了年轻人对健康和养生的追求。然而,中药酸梅汤的热度像风一样来了又去,没过几天,一些门庭若市的中药房又恢复了往日的状态。有人尝试后表示,中药酸梅汤味道苦涩,并不适合作为饮料饮用。重归于平静的酸梅汤,显示的是当代年轻人的养生观——喜爱养生,但“三分钟热度”。
年轻人“急功近利”的养生观,或许可以从类似的现象中略窥一二。与中药酸梅汤同期走红,有自媒体在社交平台上推广一种“防猝死套餐”,该药方由辅酶Q10、鱼油、叶黄素、维生素D3等保健品组成,理论上可以保护心脏、预防猝死,主打的是“朋克养生”精神——熬最长的夜,吃最贵的药。有网友已经按照该药方进行了实践。然而,一时的有效并不代表方法的科学,很多医生已经进行了科学打假,却依然抵挡不住此类帖子的热度居高不下,有网友评论称“吃了这个套餐,还能再熬两小时”。
保温杯里泡养生茶,用中药和木桶泡脚,再到如今“中药版酸梅汤”走红,年轻人越来越喜爱养生的背后,是网络上描述得天花乱坠的偏方,以假乱真的保健品广告,以及字里行间制造的养生焦虑。
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养生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喜欢追随风潮的年轻人或许不会听从按时作息、少喝奶茶等传统的养生建议,但他们会通过药补、食补等快捷的方式,弥补亚健康生活带来的健康漏洞。有医生表示,很多年轻人急于体验中药版酸梅汤,更像是自我安慰,期望通过饮用一些中药功效的饮品来修复弥补平时因为熬夜、饮食作息不规律等习惯对身体的损伤。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中药酸梅汤在秋季走红,但这个季节并非进补酸梅汤的最佳时期。因为口感选择尝试后,量力而行才能真正发挥中药的作用。很多人只是看过别人推荐后盲目跟风,却忽视了养生的真理——真正的养生是一种习惯,要靠长期坚持来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构成、适当的体育运动,搭配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才是最好的“养生套餐”。
大批年轻人冲向中药房,只为一杯酸梅汤?近日,中药酸梅汤走红网络,凭借食材可靠、物美价廉等优点,吸引年轻人去中医院“开方”,有一些医院甚至因为下单量暴增,致使酸梅汤处于断货状态。酸梅汤有生津止渴、清心除烦等功效,适合炎热夏季人群短时饮用。相较饮料领域的酸梅汤,中药版本更注重养生食补,且较少添加糖分,一度成为奶茶的有力替代品。
中药酸梅汤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侧面反映了年轻人对健康和养生的追求。然而,中药酸梅汤的热度像风一样来了又去,没过几天,一些门庭若市的中药房又恢复了往日的状态。有人尝试后表示,中药酸梅汤味道苦涩,并不适合作为饮料饮用。重归于平静的酸梅汤,显示的是当代年轻人的养生观——喜爱养生,但“三分钟热度”。
年轻人“急功近利”的养生观,或许可以从类似的现象中略窥一二。与中药酸梅汤同期走红,有自媒体在社交平台上推广一种“防猝死套餐”,该药方由辅酶Q10、鱼油、叶黄素、维生素D3等保健品组成,理论上可以保护心脏、预防猝死,主打的是“朋克养生”精神——熬最长的夜,吃最贵的药。有网友已经按照该药方进行了实践。然而,一时的有效并不代表方法的科学,很多医生已经进行了科学打假,却依然抵挡不住此类帖子的热度居高不下,有网友评论称“吃了这个套餐,还能再熬两小时”。
保温杯里泡养生茶,用中药和木桶泡脚,再到如今“中药版酸梅汤”走红,年轻人越来越喜爱养生的背后,是网络上描述得天花乱坠的偏方,以假乱真的保健品广告,以及字里行间制造的养生焦虑。
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养生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喜欢追随风潮的年轻人或许不会听从按时作息、少喝奶茶等传统的养生建议,但他们会通过药补、食补等快捷的方式,弥补亚健康生活带来的健康漏洞。有医生表示,很多年轻人急于体验中药版酸梅汤,更像是自我安慰,期望通过饮用一些中药功效的饮品来修复弥补平时因为熬夜、饮食作息不规律等习惯对身体的损伤。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中药酸梅汤在秋季走红,但这个季节并非进补酸梅汤的最佳时期。因为口感选择尝试后,量力而行才能真正发挥中药的作用。很多人只是看过别人推荐后盲目跟风,却忽视了养生的真理——真正的养生是一种习惯,要靠长期坚持来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构成、适当的体育运动,搭配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才是最好的“养生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