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回村来
2023-09-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 王靖波
青州市弥河镇下院村的村民祖爱国和陈小丽夫妇,同为1990年生人,今年在青州不夜城内经营着手造馆和汉服馆两个店面。陈小丽之前在青州市区销售家具,祖爱国在一个工厂上班。“不夜城就在我们老家的家门口,公婆帮着看孩子,我们专心经营,现在两个店的营业额和发展态势比预想的好。”陈小丽说。
青州不夜城为弥河镇引进的项目,自2022年国庆节开业以来,夜间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弥河镇乡村旅游的发展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就业创业。2009年,桐峪沟村被列为九龙峪旅游开发建设范围,景村同建启动。2011年全村新建楼房102套,多层单元楼房118套,220户村民全部从老村搬到新村。从那时起,众多在外打工的年轻村民开始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有118位村民在九龙峪景区工作,其中自主创业的有42人。
1987年出生的刘娟和家人住上了150多平方米的楼房,村民每人每年能够得到3000元分红。上楼后,刘娟在九龙峪景区民宿做民宿管家和仓库保管,月收入4000元。她丈夫在景区开发项目中干活能月收入8000元。如今,桐峪沟村在家长期居住、工作的村民增至670人,相比之前留守的153人,增加了3倍多。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我们做大现代农业,做强花卉产业,做优乡村旅游,千方百计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吸引一批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青州市弥河镇党委书记李福建说。
在黄泥沟村,村民段扬波正安排工人把一盆盆的“达丽尔芝英”网红草装箱装车。段扬波的妈妈李书云正在一边拔草,却不知道这草的名字。“现在种植销售都是孩子帮着弄,我们只是给打打下手。”李书云说。段扬波之前在青州一家物流公司上班,看到父母年龄大了,不懂得网络销售,就回家经营花草。之前,李书云种植的都是卫矛、欧石竹这样的“老式”花草。段扬波现在种植的是园晶草、火星花、蓝羊毛、金叶卫矛等新奇的花草。
以前,父母每亩地的投资只有1万多元,而段扬波现在有近20亩花圃,每亩投资就有十四五万元。“高投资才有高产出,现在弥河有完善的花草种植运输销售系统,我们敢于投资创业。”段扬波说。
依托青州花卉规模品牌效应,弥河镇形成打造14个花卉专业村,带动群众从事花卉产销,形成销售收入30亿元的花卉产业集群。
和黄泥沟村相邻的大关营村,32岁的王瑞霞和公婆一起育银瓜苗。青州银瓜是青州市名优特产,原产于弥河沿岸,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王瑞霞家种植着2个温室大棚和8个拱棚的银瓜,是有名的银瓜种植大户。2020年,在机械厂做保管员的王瑞霞看到公婆年龄大了,运输、销售银瓜都困难,就辞去工作。当年,她参加了青州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高素质新农民经济带头人学习培训。回到村里,王瑞霞一边学习银瓜的种植管理,一边利用网络、人际关系,扩大销路。曾经有些滞销的银瓜,在王瑞霞的带动下,线上线上发力,逐步畅销了。
本报通讯员 王靖波
青州市弥河镇下院村的村民祖爱国和陈小丽夫妇,同为1990年生人,今年在青州不夜城内经营着手造馆和汉服馆两个店面。陈小丽之前在青州市区销售家具,祖爱国在一个工厂上班。“不夜城就在我们老家的家门口,公婆帮着看孩子,我们专心经营,现在两个店的营业额和发展态势比预想的好。”陈小丽说。
青州不夜城为弥河镇引进的项目,自2022年国庆节开业以来,夜间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弥河镇乡村旅游的发展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就业创业。2009年,桐峪沟村被列为九龙峪旅游开发建设范围,景村同建启动。2011年全村新建楼房102套,多层单元楼房118套,220户村民全部从老村搬到新村。从那时起,众多在外打工的年轻村民开始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有118位村民在九龙峪景区工作,其中自主创业的有42人。
1987年出生的刘娟和家人住上了150多平方米的楼房,村民每人每年能够得到3000元分红。上楼后,刘娟在九龙峪景区民宿做民宿管家和仓库保管,月收入4000元。她丈夫在景区开发项目中干活能月收入8000元。如今,桐峪沟村在家长期居住、工作的村民增至670人,相比之前留守的153人,增加了3倍多。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我们做大现代农业,做强花卉产业,做优乡村旅游,千方百计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吸引一批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青州市弥河镇党委书记李福建说。
在黄泥沟村,村民段扬波正安排工人把一盆盆的“达丽尔芝英”网红草装箱装车。段扬波的妈妈李书云正在一边拔草,却不知道这草的名字。“现在种植销售都是孩子帮着弄,我们只是给打打下手。”李书云说。段扬波之前在青州一家物流公司上班,看到父母年龄大了,不懂得网络销售,就回家经营花草。之前,李书云种植的都是卫矛、欧石竹这样的“老式”花草。段扬波现在种植的是园晶草、火星花、蓝羊毛、金叶卫矛等新奇的花草。
以前,父母每亩地的投资只有1万多元,而段扬波现在有近20亩花圃,每亩投资就有十四五万元。“高投资才有高产出,现在弥河有完善的花草种植运输销售系统,我们敢于投资创业。”段扬波说。
依托青州花卉规模品牌效应,弥河镇形成打造14个花卉专业村,带动群众从事花卉产销,形成销售收入30亿元的花卉产业集群。
和黄泥沟村相邻的大关营村,32岁的王瑞霞和公婆一起育银瓜苗。青州银瓜是青州市名优特产,原产于弥河沿岸,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王瑞霞家种植着2个温室大棚和8个拱棚的银瓜,是有名的银瓜种植大户。2020年,在机械厂做保管员的王瑞霞看到公婆年龄大了,运输、销售银瓜都困难,就辞去工作。当年,她参加了青州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高素质新农民经济带头人学习培训。回到村里,王瑞霞一边学习银瓜的种植管理,一边利用网络、人际关系,扩大销路。曾经有些滞销的银瓜,在王瑞霞的带动下,线上线上发力,逐步畅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