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加码产业链延长
看济南如何发力新能源汽车赛道
2023-08-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飞跃
近日,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中标公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崔寨组团智能制造产业园A-1地块被济南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竞得。该地块位于起步区航天大道以南、青宁沟以西,大致位于现在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的北侧,其面积为1562283平方米,约合2343亩土地。
作为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头部企业,比亚迪项目一期总用地3622亩,一批次2946亩于2021年12月28日拍卖成交,2022年1月办理土地证;二批次676亩于2022年4月挂牌成交。加上本次竞得的2343亩土地,比亚迪在黄河北已经拿了将近6000亩的土地。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头部企业比亚迪再次加码,对济南来说意味着什么?
2022年11月30日,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落地起步区的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实现首台整车下线,创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济南速度。该项目是起步区投资规模最大、示范引领最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之一,主要建设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四大工艺厂房,全部建成后年产15万辆整车以及电动总成和电机等核心零部件。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今年上半年,起步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6.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39.4%,得益于重大项目的带动。
起步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徐春义介绍,今年上半年,起步区强化优质企业培育,助力工业稳增长,新能源汽车项目产量突破10万辆,完成产值107.4亿元,工业增长势头更加巩固。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唯一支持建设的实体性新区,起步区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瞄准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方向,在起步区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平台,推动产业体系升级和基础能力再造,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打造产业链、做大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吸附上下游产业,已成为国内不少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招数”,济南也不例外。济南先投集团资产运营集团总经理解加伟介绍,依托比亚迪汽车项目整车厂,起步区又布局了比亚迪的零部件厂,济阳区还有一家厂商成功入围了比亚迪的供应商体系。
作为济南市智能车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比亚迪汽车项目扩展的过程也是济南市和起步区不断丰富新能源产业链的过程。今年2月,位于起步区太平组团的智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开工建设,这里将建设服务智能车辆的电器部件、车架、构件、仪器仪表、电器总成等生产车间和科研厂房,同时配套建设停车楼及各类园区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能源车上下游产业布局。
2022年,比亚迪集团获得年度中国单一车企国内销量冠军和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济南也成为比亚迪重点投资布局的区域之一。除了崔寨组团和太平组团,高新区也布局了比亚迪半导体项目和弗迪动力电池项目,助力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补链强链。
为了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济南市也制定了发展规划,并持续加强政策集成,以期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赢得一席之地。《济南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以莱芜区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济南高新区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基地、章丘区新能源轻卡及客车产业基地等为核心,以济南高新区、莱芜区、钢城区、章丘区、起步区为重点,集聚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项目,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新能源载货车、客车、乘用车、物流车等产品,加快推进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工厂等项目建设,加强与比亚迪的合作,积极推进比亚迪产业园项目、刀片电池项目落地,促进产业链整体提质提量。到2025年,建设形成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今年6月,起步区印发《关于支持智能车、机器人、元宇宙、中国芯、新会展、新电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在智能车发展方面,起步区将在加强产业空间保障和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给予扶持,在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研发投入等方面给予扶持,在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产业链延伸合作、产业标准制定、创新投融资模式等方面予以支持。
近日,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中标公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崔寨组团智能制造产业园A-1地块被济南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竞得。该地块位于起步区航天大道以南、青宁沟以西,大致位于现在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的北侧,其面积为1562283平方米,约合2343亩土地。
作为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头部企业,比亚迪项目一期总用地3622亩,一批次2946亩于2021年12月28日拍卖成交,2022年1月办理土地证;二批次676亩于2022年4月挂牌成交。加上本次竞得的2343亩土地,比亚迪在黄河北已经拿了将近6000亩的土地。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头部企业比亚迪再次加码,对济南来说意味着什么?
2022年11月30日,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落地起步区的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实现首台整车下线,创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济南速度。该项目是起步区投资规模最大、示范引领最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之一,主要建设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四大工艺厂房,全部建成后年产15万辆整车以及电动总成和电机等核心零部件。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今年上半年,起步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6.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39.4%,得益于重大项目的带动。
起步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徐春义介绍,今年上半年,起步区强化优质企业培育,助力工业稳增长,新能源汽车项目产量突破10万辆,完成产值107.4亿元,工业增长势头更加巩固。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唯一支持建设的实体性新区,起步区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瞄准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方向,在起步区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平台,推动产业体系升级和基础能力再造,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打造产业链、做大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吸附上下游产业,已成为国内不少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招数”,济南也不例外。济南先投集团资产运营集团总经理解加伟介绍,依托比亚迪汽车项目整车厂,起步区又布局了比亚迪的零部件厂,济阳区还有一家厂商成功入围了比亚迪的供应商体系。
作为济南市智能车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比亚迪汽车项目扩展的过程也是济南市和起步区不断丰富新能源产业链的过程。今年2月,位于起步区太平组团的智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开工建设,这里将建设服务智能车辆的电器部件、车架、构件、仪器仪表、电器总成等生产车间和科研厂房,同时配套建设停车楼及各类园区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能源车上下游产业布局。
2022年,比亚迪集团获得年度中国单一车企国内销量冠军和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济南也成为比亚迪重点投资布局的区域之一。除了崔寨组团和太平组团,高新区也布局了比亚迪半导体项目和弗迪动力电池项目,助力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补链强链。
为了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济南市也制定了发展规划,并持续加强政策集成,以期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赢得一席之地。《济南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以莱芜区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济南高新区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基地、章丘区新能源轻卡及客车产业基地等为核心,以济南高新区、莱芜区、钢城区、章丘区、起步区为重点,集聚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项目,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新能源载货车、客车、乘用车、物流车等产品,加快推进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工厂等项目建设,加强与比亚迪的合作,积极推进比亚迪产业园项目、刀片电池项目落地,促进产业链整体提质提量。到2025年,建设形成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今年6月,起步区印发《关于支持智能车、机器人、元宇宙、中国芯、新会展、新电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在智能车发展方面,起步区将在加强产业空间保障和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给予扶持,在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研发投入等方面给予扶持,在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产业链延伸合作、产业标准制定、创新投融资模式等方面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