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百分之七点七
郓城县上半年经济指标亮眼
2023-08-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赵念东
通讯员 杨静 苏亚 报道
本报郓城讯 7月31日,郓城县召开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对1月至6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情况进行解析。今年以来,郓城县坚持“稳”字当头、“进”字为先,锚定“工业强县”目标不动摇,全力抓招商、抓工业、抓项目、抓投资,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1月至6月,郓城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菏泽市前列,总量和增速实现双提升。其中,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0.16亿元,增长7.7%,分别高于全市、全省0.6个和1.5个百分点,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41亿元,增长5.8%,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其中,税收收入15.32亿元,增长20.7%,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增速高于全市12.4个百分点。纺织业、酒类包装业、木材加工业税收增幅分别达到188.4%、217.7%、344.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5%,居全市第一位。工业用电量18.53亿千瓦时,增长18.5%,总量居全市第一位,增速居全市第三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79.4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位。新纳统“四上”企业数量全市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1%,居全市第三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4.1%,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5%,居全市第二位。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总投资177.5亿元,12个实施类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1.9亿元,截至6月底共完成投资41.6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9.4%。
工业生产加力提速。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4.5%,居全市第一位,高出全市0.8个百分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1家、总数达到452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33.5亿元,增长5.4%。
服务业持续回暖。上半年,47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13.77亿元,增长10.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亿元,增长13.4%。分行业看,批发业增长28.6%、零售业增长16.8%、住宿业增长35.9%、餐饮业增长23.2%。其中,批发业增速高出全市13.3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一位。文旅行业强劲复苏,上半年接待游客187万人次,增长36.2%;实现旅游消费收入13.6亿元,增长28.9%,相关指标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种植业方面,今年小麦收获面积144万亩,较去年增加0.8万亩,平均亩产471.9公斤/亩,总产达67.9万吨。目前全县秋粮播种面积约113万亩,其中玉米播种100万亩、大豆播种8.7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万亩。上半年,蔬菜播种面积14.6万亩,总产量48.1万吨。畜牧业方面,生猪存栏36.06万头,牛存栏7.15万头,羊存栏34.75万头,家禽存栏798.84万只。瓜果类播种面积1万亩,总产量3.4万吨,农副产品供应充足。
通讯员 杨静 苏亚 报道
本报郓城讯 7月31日,郓城县召开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对1月至6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情况进行解析。今年以来,郓城县坚持“稳”字当头、“进”字为先,锚定“工业强县”目标不动摇,全力抓招商、抓工业、抓项目、抓投资,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1月至6月,郓城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菏泽市前列,总量和增速实现双提升。其中,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0.16亿元,增长7.7%,分别高于全市、全省0.6个和1.5个百分点,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41亿元,增长5.8%,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其中,税收收入15.32亿元,增长20.7%,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增速高于全市12.4个百分点。纺织业、酒类包装业、木材加工业税收增幅分别达到188.4%、217.7%、344.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5%,居全市第一位。工业用电量18.53亿千瓦时,增长18.5%,总量居全市第一位,增速居全市第三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79.4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位。新纳统“四上”企业数量全市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1%,居全市第三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4.1%,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5%,居全市第二位。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总投资177.5亿元,12个实施类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1.9亿元,截至6月底共完成投资41.6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9.4%。
工业生产加力提速。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4.5%,居全市第一位,高出全市0.8个百分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1家、总数达到452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33.5亿元,增长5.4%。
服务业持续回暖。上半年,47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13.77亿元,增长10.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亿元,增长13.4%。分行业看,批发业增长28.6%、零售业增长16.8%、住宿业增长35.9%、餐饮业增长23.2%。其中,批发业增速高出全市13.3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一位。文旅行业强劲复苏,上半年接待游客187万人次,增长36.2%;实现旅游消费收入13.6亿元,增长28.9%,相关指标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种植业方面,今年小麦收获面积144万亩,较去年增加0.8万亩,平均亩产471.9公斤/亩,总产达67.9万吨。目前全县秋粮播种面积约113万亩,其中玉米播种100万亩、大豆播种8.7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万亩。上半年,蔬菜播种面积14.6万亩,总产量48.1万吨。畜牧业方面,生猪存栏36.06万头,牛存栏7.15万头,羊存栏34.75万头,家禽存栏798.84万只。瓜果类播种面积1万亩,总产量3.4万吨,农副产品供应充足。